郑小丽 甄东兴 管超
摘 要:京津冀城市圈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是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城市圈极其重要的一端,需科学地考虑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对京津产业的承接能力和范围。为此,分析了河北省现在产业结构现状,依据产业区域聚集指数分析了京津两地需要进行转移的产业类型和结构,从而运用产业梯度系数来分析河北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对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聚集系数;产业梯度系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01
1 引言
产业转移发生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区域之间,是指在产业间比较优势的影响下,经济发达区域的部分产业根据政府政策要求通过跨区域直接转移和投资,将部分不符合本地区发展目标产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表现出的产业在空间分布上的转移。河北内环经济中心京津,西接煤矿大省山西,东临渤海,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将华北平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本文通过对京津产业转移趋势及河北省产业承接能力的分析,结合河北现有产业结构和经济情况,提出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两地产业的结构性布局和调整策略。
2 河北产业承接能力的现状
2.1 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
2.1.1 河北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承接产业能力增强
根据河北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河北经济年鉴2013》显示,2008年-2012年,河北省利用外资的项目累计达到1111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298492万美元,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2133347万美元,平均每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长速度為13.51%。尽管相比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利用外资的项目均减少50个,但是利用外资的总额分别增长了20.48%与38%,利用外资的项目呈现出数目精简、投资额增大的良好态势。据河北省商务厅公示,2015年1-2月份河北省合同外资实现快速增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0个,同比增长17.6%;实现合同外资8.1亿美元,同比增长91.5%。
2.1.2 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来源地越来越多
从项目资金主要来源地的增长来看,2007年,河北省外商投资额主要来源地有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开曼群岛等,各地区投资额占总投资比例分别为37.59%、3.95%、5.68%、12.15%;而2012年地区投资额占总投资额比例较大的地区数增长到了8个,分别为中国香港62.12%、中国台湾3.79%、日本2.87%、新加坡3.23%,东南亚联盟4.32%、英国3.60%、英属维尔京群岛6.70%、美国8.41%。从2012年项目数目的分布来看,项目投资地主要有中国香港、中国几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联盟、德国、美国,投资项目数分别为106、10、10、13、8、8、10;实有三资企业中国香港569个,中国台湾106个,日本201个韩国209个,东南亚联盟122个,英属维尔京群岛129个,美国200个。
2.1.3 投资产业结构呈现优化趋势
2012年第二产业投资总额为678095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74.76%,第三产业投资额占总投资额23.32%。反观2007年的情况,第二产业投资额已达557423万美元,占总投资额高达85.17%,第三产业仅占13.15%。主要投资行业为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015年1-2月最新数据也表明,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占外商投资额的61.5%,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占33.2%,总体看来外商投资行业结构趋于优化。
2.2 河北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
2.2.1 河北省内资投资情况
河北省经济年鉴中未统计无引进内资产业数据,因此,引用河北省经济年鉴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内资使用情况来做参考。2007年至2012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中内资投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7.78%、44.39%、20.10%、48.53%、13.23%,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0.10%,由此可见,河北省引进内资金额的增长速度虽然时有波动,但是一直呈现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反映河北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规模的增长趋势。
2.2.2 积极搭建工业全区,构建产业平台以承接京津产业
2014年根据国家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要求,河北省进一步规范和整合了和省内建设开发区的布局结构,共同建设了196个升级开发区整合平台,用来承接北京市和天津市的部分产业的转移。并且河北省公布了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40个功能及定位明确的重点平台,这40个重点园区包括综合类平台6个,公共事业、休闲旅游类5个,生产制造类平台23个,商贸物流园区5个,现代农业类园区1个。
3 产业转移趋势分析
由于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产业区域选择会受到发达地区产业专业的现状与趋势的影响。目前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下文通过对京、津两市依据产业区域聚集指数分析北京市和天津市具有产业转移需求的情况,从而河北省承接北京市和天津市产业布局和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3.1 数据来源及说明
为了剔除价格水平变化因素导致的偏差,统计数据时所采用指标值均为当年价格,在年份一致的前提下选取了目前为止已出版的最新数据。静态指数采用2012年两市数据计算,动态指数采用两市2007-2014年数据计算。选用了表示某行业在各区域间集聚程度的最常用指标之一的Hoover系数,也就是区位商来重新构建专业产业产品静态区域集聚指数模型,并将其延伸为动态指标模型来衡量区域产业集聚的发展前景和态势。
3.2 用产业转移趋势方式来进行产业转移结构调整
依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2015年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产业需要向外转移,产业结构要进行升级转移。另外,依据产业区域聚集指数模型来进行判断产业是否具有转移趋势:第一,区域产业静态集聚指数高于1,而区域产业动态集聚指数低于1,这些数据表明该产业虽然在该地区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是产业格局已经需要调整,而且增长速度非常缓慢,逐渐呈现出需要转移的趋势;第二,动态集聚指数低于于0.8,这表明该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明显小于全国该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说此产业存在明显的萎缩趋势。具体构建的产业转移模型如下:
(1)区域产业构建的静态区域集聚指数。
用于说明某一产业在某个地区的现有生产能力和产值在全国所占比重,是衡量目前该产业生产分布的存量指标。
(2)区域产业构建的动态区域集聚指数。
用于说明某一产业在一定时间段内对某个特定地区的集聚靠拢速度,说明该产业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
4 河北省现有产业结构分析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业转移需要跟产业竞争力的高低、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结合产业衰退性和向外转移的战略性。产业转移经常要选择基础设备良好的发展性区域或朝阳性产业,也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或产业。因此需要分析着重分析各个区域当中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或者行业。
根据各个省市经济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结合北京市和天津市转移产业的特点来计算河北省产业梯度系数。分别将河北省的工业行业数据与全国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筛选出河北省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企业,根据这个系数来衡量其产业承接的潜力和能力。区域之间的产业梯度差和产业梯度系数总是存在差距的,主要受到区域创新因子和专业化生产程度的影响。其中产业梯度系数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效率来表示,专业化生產程度可以用区位商来表示。因此利用二者的乘积来表示产业梯度系数,以综合技术水平与专业水平。熊必琳等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比较资本产出率,以考虑资本的作用。
据可得资料计算产业梯度系数所确定的河北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有:
(1)梯度系数大于3的包括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8.523)、造纸及纸制品业(3.25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287)、金属制品业(4.190);
(2)梯度系数大于1小于3的包括炼焦以及核燃料加工业(1.667)、橡胶及塑料制品业(1.796)、电子及通用电器制造业(1.817)、设备制造业(1.205)、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173)等。
5 结论
根据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产业梯度系数结合产业特点分析了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以及河北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承接潜力的产业,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如下:
北京: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轨道交通建设企业、机械企业、航空航天企业等加工制造企业。
天津: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但是对比近年全国制造业分行业“三废”排放总量情况可发现,造纸及纸制品企业、纺织企业、金属冶炼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常年排在前十。对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及承接,环境保护的影响较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京津向河北迁移的企业主要是一些污染较重的企业,河北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合理的选择与规划,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走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红光等.中国区域肩负产业转移特征、机理与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4:1820.
[2]谢呈阳等.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7476.
[3]韩艳红.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吉林:吉林大学,2013: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