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芳
摘要:毛泽东凝聚民心的思想策略内涵丰富,成功实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价值、制度整合和资源整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树立清廉为民的党员干部形象、公正共享的社会资源分配理念等是毛泽东凝聚民心的主要策略方法。毛泽东凝聚民心的思想策略方法启示我们,要切实贯彻“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提高党治理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和实践水平,持续推进深入民心的党风廉政建设。
关键词:毛泽东;凝聚民心;策略方法;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A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56-04
对于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孙中山发出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感叹。而毛泽东一生追求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从帝国列强和经济贫困这双重灾难中拯救出来,建立一个团结、自由、平等、富裕的公正社会。正是在这种公正理念的指导下,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克服了“一盘散沙”的状态,实现了民心凝聚,完成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价值整合、制度整合和资源整合,使中国这一古老的民族焕发出了盎然的生机与蓬勃的活力。毛泽东关于民心凝聚的思想策略独特,时日长久,内涵丰富,魅力不凡,历久弥新。中国现仍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不断变动、利益格局日益调整、思想观念角逐嬗变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凝聚民心民力、成就民族复兴大业已成当务之急,学习毛泽东关于凝聚民心的思想策略方法及其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凝聚民心思想的基本内涵
1对凝聚民心重要性的认识。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的文章中就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民众大联合的胜利。他开始把“民众的大联合”作为救国救民的“根本的一个方法”。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用最朴实的语言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的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41在毛泽东看来,面对国家衰弱,社会黑暗,人民疾苦,只有实现全体民众的大联合,中华民族才会迎来灿烂光明的前途。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深刻论述指出:“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2]511如果能够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2]511-51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亦深刻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2]645依靠人民战争,国共合作,我们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国门。随之而来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除了中央军委的英明正确指挥、前线全体指战员的奋勇拼搏之外,最根本、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陈毅元帅讲得最形象不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凝聚民心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对凝聚民心一如既往地重视。在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强调指出,新中国建立后,党必须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团结工作。即一方面,要认真团结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没有这种团结,这个专政就不能巩固”。[3]1437另一方面,要团结尽可能多的能够同共产党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知识分子和政治派别,这才能“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生產,对付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1437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重视两个方面的团结工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短短几年内,特别是在很少社会震动的情况下,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完成了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又强调指出:“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4]114
2通过对社会各阶级阶层分析确定凝聚对象、范围和凝聚程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善于对社会各阶级阶层分析,确定各阶级阶层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凝聚对象、范围和凝聚程度,尽可能地最大程度上凝集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对此,毛泽东有诸多丰富深刻的阐述。1925年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一开始就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5]3他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把全国的阶级主要划分为五种: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阐述了他们的构成、地位以及对革命的态度等等,文章最后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5]9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晰地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等。毛泽东认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革命的敌人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一定时期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的反动派。[2]633-634他对中国社会的各阶级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2]637-645毛泽东对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更加深入,随着中国局势的发展,他把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明确区分,认为“资产阶级有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别”。[2]639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民族资产阶级则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的深刻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历史发展情况,对“人民”这一凝聚范围的界定。他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这一界定,对凝聚民心民力、革命和建设力量的积累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凝聚民心的核心理念。毛泽东把对人民群众问题的思考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最早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作的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6]1004他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6]1039在党的七大制定的党章中第一次申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宗旨观。毛泽东在《两个中国之命运》《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许多著作中,论述了这一光辉思想丰富的科学内容。“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毛泽东不仅是这个宗旨的倡导者,更是这个宗旨的践行者和楷模。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和价值取向,成为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广泛联系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的强有力的纽带,是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毛泽东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4]285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特别提倡学习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真心实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
二、毛泽东凝聚民心的策略方法
1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革命思想是革命运动的先导,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他们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任务和目标服务。毛泽东说:“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4]236认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做好经济工作与技术工作的有力保证,强调调动人的积极性,就一定要认真做好各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毛泽东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提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启发引导、调动人们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毛泽东说:“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4]209“一定用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4]279也就是说,解决思想认识的基本方法是采取民主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要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厌其烦地谈心对话,进行疏通引导。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粮食问题、就业问题、住宅问题、建设问题等都涉及人民利益,若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危害社会的犯罪问题,造成人心浮动、社会不稳。毛泽东坚持对人民群众耐心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万众一心,有效防止了城市发展中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和某些犯罪行为的发生。
2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毛泽东说,“许多人,许多事,可以由社会团体想办法,可以由群众直接想办法,他们是能够想出很多好的办法来的。而这也就包括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之内,我们应当指导社会团体和各地群众这样做。”[4]228这体现了毛泽东高度重视社会团体的凝聚作用,充分尊重和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希望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毛泽东时代,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之中,几乎没有游离在组织之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少了一点个人的自由,但焕发出了集体和人民的巨大力量,这是能把全国人民捏成一个拳头的重要保证。毛泽东积极创造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性条件。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通过农民协会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的行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说,农民协会“这种惊人的加速度的发展,是所以使一切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孤立,使社会惊为前后两个世界,使农村造成大革命的原因”。[5]23在建设时期,毛泽东十分关心我国农村社会的平等和发展问题,主张以集体化取代个体私有化,把分散的农民纳入统一的社会组织之中,以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所带来的社会整合效应。将农民置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之中,使农民的家族意识真正让位于国家意识,从根本上摆脱了小农所具有的狭隘性、自我性,在制度的层面上将处于松散状态的旧农民变成了具有利益高度一致性和有着组织性、纪律性的新农民,使中国农村社会整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当然,正如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中指出的那样,农业合作化运动本身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等问题。
3以清廉为民的党员干部形象引领群众。不言而喻,黨员干部是先进分子,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要具有先进性。党员干部只有率先垂范、廉洁自律,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教育和影响群众,才能在群众中形成良好的威望和巨大的影响力,才能有效地动员、组织和指挥群众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毛泽东主张“任人为贤”。贤在哪里?他认为贤在干部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素养,有很纯洁的思想作风,不谋私利。毛泽东通过一次次的整风运动纯洁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党员干部的威信。他说:“我们自己来批评自己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这会不会使我们的党丧失威信呢?我看不会。相反的,会增加党的威信。”[4]274毛泽东时代,官是不好当的,专家精英也不是很自由,工资待遇也都不是很高。为了实现分配的公平,毛泽东反对领导干部搞特权和特殊化。他以身作则,拒绝地方政府在接待中为自己提高生活待遇,甚至自降薪金,不拿一级工资,改拿四级工资。他提出必须在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腐蚀的斗争。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前瞻性地估计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3]1438因此,他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1438-1439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一些党员干部自恃功高,渐渐地脱离了人民群众,滋生了官僚气息,甚至腐化堕落。毛泽东敏锐地体察到了这一严重问题,反复告诫全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能做官老爷、搞特殊化,形成人民所痛恨的腐败分子和特权阶层。他及时严肃指出:“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7]190-191建国之初,在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大案中,就体现了他要求官员清廉自律、反对搞特权的决心。处决刘、张二人,挽救了那些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也有效地遏止了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毛泽东的这些意识和举动,使清廉为民的党员干部形象深入民心,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拥护,有效地团结引领了人民群众。
4坚持公正共享的社会资源分配理念。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已经十分关注起点公正的问题,主张人民应当享有基本的权利。1922年5月1日在纪念国际劳动节时,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载文,呼吁社会各界“请注意到劳工的三件事:一、劳工的生存权,二、劳工的劳动权,三、劳工的劳动全收权。”[8]18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毛泽东提出了较完整的基本权利,即“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9]242建国后,毛泽东为实现公正共享,竭尽全力。在社会各类资源极度匮乏的特定历史时期,毛泽东倾向于向社会各领域实施平均的分配制度,虽然为后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后遗症,但也具有值得重视的重要的正面社会整合凝聚功能。其中主要有这样的一些举措:其一,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毛泽东认为,公有制因为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从根本上铲除了人对人剥削、奴役的基础,能为平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建立创造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毛泽东也曾一度主张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工资分配制度,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某些方面的错误解读,他始终认为这里存在资产阶级法权,会导致两极分化,形成新的不平等。其二,提倡政治上实现人民主权。毛泽东认为这样国家权力才会永远平等地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受人民的支配和控制。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一系列参与制度,为人民提供了适当的政治参与渠道。毛泽东认为,对人民,要用民主的方法,必须让他们参与政治活动,而不是强迫他们做这样做那样。只有直接的政治参与才是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其三,提倡大众教育,使新中国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多的普通民众所共享。在新中国教育制度中,不少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因接受一定程度的知识文化教育而获得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这种流动,对于增进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协调意义。其四,城乡医疗都有基本保障。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城市里的国家干部和职工中,便实行了公费医疗制,农村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医疗问题。作为中国社会群体中向来最缺少社会保障的农民,当时却受着被国际上视为奇迹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并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宣传推广。
三、毛泽东凝聚民心思想的重要现实启示
1切实贯彻“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被接受,是广大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发展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创造者、裁量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瑰宝,这一光辉思想,哺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任,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意义深远,在新时期的现实意义也不言自明。在这里“以民为本”主要强调的是:其一,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必须尊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其二,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关心他们的甘甜和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憎与爱,为他们排忧解难,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像毛泽东强调的那样:“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6]1095其三,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离开了人民立场,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就不成其为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会落空,而且会变得毫无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0]党要制定各方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实现。最基本的是经济利益的实现,同时,建立政府与民众对话的良方,让民众更多参与国家大事要事,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并积极发展和改善民生。赢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信赖、支持和拥护,是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主体即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带领13亿中国人共同创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实现中国梦的根本。
2提高党治理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和实践水平。过去革命时期的经济政治问题,是靠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创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和政策,指导了根据地的建设,支持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又是靠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决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建设和民主制度建设等问题。毛泽东公正共享政治经济理念和实践起到极大的凝聚民心、民力的作用,也给予现实极大启示。我国当前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很突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深层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经济和技术进步并未减少不平等。转轨过程中又面临诸多新问题,加之面临国内外新的历史环境,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遭遇严峻挑战。而城乡居民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保证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也取决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协调各利益群体的矛盾,如何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我们看到,中国的中产阶层不断扩张,但他们愈加推崇西方价值观,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人们的怨恨情绪表现强烈。政治经济发展实践与正统理论之间会产生诸多系统性矛盾。在实践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潜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11]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常态论、五大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内容。创业艰苦守成亦难,在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矛盾问题的情况下,党必须运筹帷幄、协调各方,提高治理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和实践水平,为继续前行寻找依据,丰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3持续推进深入民心的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政干部的廉洁性教育,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重要的课题。在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对领导人的信任仍然会由于特权、腐败现象的存在而减弱。民众的代表们要有良好声望,需要在能力、效率和模范性等方面满足人民期待,这不仅关系到执政党能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继续深入学习毛泽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工作作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治国党风,保持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政风,在现今对于凝聚民心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的制定实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思想、作风、党性上的一次次集中“补钙”和“加油”,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战略之举。治党从严,重拳出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老百姓感到比较满意。2015年国家统计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5%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中国社科院一个问卷调查显示,937%的领导干部、928%的普通干部、879%的企业人员、869%的城乡居民对中国反腐败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12]党员干部要诚心诚意地当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自觉把权力行使的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到严于律己,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和积极的成效、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可信度,共产党才可以把广大群众团结成为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逄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澤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八册[G].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701/c1024-28517259html.
[11]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5-01-25.
[12]中纪委:91.5%的群众对反腐工作成效表示满意[EB/OL].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6/01/id/1791801shtml.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