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莉
摘要:改革是对现实生活的实践批判,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除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外,还有其重要价值取向:改革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导向和着力点,这不仅是唯物史观的理论要求和国内外改革实践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而且是日趋复杂尖锐的民生问题的现实倒逼,更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价值取向;共享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04-04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关键阶段,人民生活虽有提高,但社会利益日渐固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复杂的民生问题越来越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基于此,一些学者和民众对改革产生了质疑甚至否定,认为改革的价值目标发生了“偏移”,它使我国愈来愈“资本主义化”;甚至认为改革已经失败,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面对这种因复杂民生问题而对改革产生动摇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适时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1]这就将改革的价值目标与全体人民、人民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调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种民生导向,不仅是现实问题的倒逼,更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同时是历史的和未来目标的选择。
一、理论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
首先,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社会主义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不断调整利益关系,实现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和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既成的、固定的,而是包含各种矛盾,需要根据历史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形式。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情形,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即生产关系同样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很多论述。马克思虽然尚未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但他曾就“未来社会”的“改革”进行了期许,指出未来社会并不是完美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社会,“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2]217恩格斯同样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693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把社会主义作为完美、理性制度理念的化身,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出发,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与矛盾性,强调需要进行不断变革和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力是人民群众,改革的成果应由人民群众共享,改革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生產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来实现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更是依靠大多数人民群众并且是为他们服务的事业。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人民群众,要依靠人民群众。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与依靠人民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密不可分的。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恩格斯曾表达了对工人阶级和普通民众生活状况的深切关怀,深刻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和普通民众的贫困和异化生活,揭露和分析了资本对劳动的压迫和奴役,而且深刻总结出未来理想社会的最高价值,“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3]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始终重视劳动人民的生存和生活,在他们看来,人的生活和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根本目的,要不断变革社会制度,使民众的生活得到保障和提高,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后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改革进行了深刻论述:“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4]135在此,他点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即通过“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要达到消灭“贫穷”,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这种具有“创新”性的“改革”的目的在于达到体现“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的“共同富裕”。当然,这里的“制度创新”是以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为基点的,是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具体社会体制的变革。显而易见地,改革的本质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价值指引在于“民生”。 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社会主义改革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物”“资本”或者“特殊利益”,而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历史依据:民生建设状况关乎改革进程的成败
众所周知,生存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是基本问题,在任何国家和地区,任何社会发展阶段,都会面临民生问题的困扰,这是每个国家和政党都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历史上的社会改革,大多与民生息息相关,而且民生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持续的社会变革,可以说,社会改革的历史即是民生问题解决的历史,民生问题解决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改革的进程甚至成败。
首先,在国外,许多国家的改革历程充分证明,民生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效果和成败。回顾前苏联,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列宁认识到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实行新经济政策,不断改善民众贫困的生活状况。但在后来的改革进程中,苏联却实行僵化的计划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不重视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5]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民众的日用消费品和食品长期匮乏。他们在取得政权前承诺给民众的“和平”“土地”和“面包”,不仅没有兑现,反而制造了一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高压政治。“人民的福祉,销匿在个人政治奢望的围栏下。”[6]身负执政重任的苏共,把民众的衣食、住、行都忽略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不到满足,生活得不到改善。在苏联解体之前,《莫斯科新闻》上曾刊载过一项民意调查:对“你认为苏共的改革代表谁的利益”这一问题,回答代表工人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利益的,只占2%;回答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只占7%;回答代表党的机关工作人员利益的,高达85%;回答代表除此之外的“其他集团”利益的,占13%。[7]可以看出,人民抛弃苏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共改革没有给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可以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的锐减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没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苏共改革失败和苏联剧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同样,由新自由主义指导的拉美改革,只关心“程序正义”和“行为正义”,不承认“分配公正”和“社会公正”,过于注重“效率”而牺牲“公平”,不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导致贫富悬殊的“拉美困境”“拉美陷阱”,这同样是因忽视民生而使改革进入艰难困境的案例。反观当前欧美一些福利国家,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保持社会稳定,实行诸多保障民生措施改革,内容涉及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贫困救助等,以改善工人阶级和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虽然这些改革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许可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制度所采取的局部调整和改良,是围绕着为“资本”服务的社会调节手段,归根结底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丝毫没有改变剥削和压榨的本质,但也反映出正是由于他们对民生的重视和保障,才能不断地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总之,不管在哪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在改革中政府对民生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效果和成败。只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它作为改革的核心步骤和关键环节,才能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中国,从30多年的改革进程看,民生建设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改革的进行和发展。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立足于解决当时的主要民生矛盾,对大锅饭、平均主义进行变革,要求改变民众贫困的生活状况,以保障民众的生存底线。初期的改革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是普遍性受益的“增量改革”,得到了民众的积极支持和擁护。邓小平看到此种情形高兴地说,“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4]29改革的成功可以说归功于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重视,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共同富裕”,从“以人为本”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具有鲜明的民生指向,其出发点与归宿点皆在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期达于共同富裕、民生幸福。”[8]我们看到,在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因为利益调整的层次较深、力度较大、涉及面广,又产生了诸多新的民生问题,例如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分配不公、利益固化、公平与效率失衡。在某些领域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和效率,忽视民众生活需要和社会公平,导致两极悬殊严重,使改革进入“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改革的复杂性增大,不确定性增加,改革的动力减弱,甚至出现了“改革疲劳症”。改革中出现矛盾和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并不能因此就忽视或抹杀矛盾和问题。改革是民众利益关系的调整,关键要看大多数人民群众是否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表明,三十多年的改革中有许多成功的举措,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也有很多不甚成功的改革,如教育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是否从大多数民众的生活需要出发。人民关切的领域应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战场,人民利益的实现应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目的。全面深化改革应该立足于改变低水平、不平衡的民生,实现高水平、共享式的民生,真正使改革成为“人民的改革”。从以上的改革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民生在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生”是“改革”的“重心”和“目的”,只有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的改革才能成功。这些对我国当前以改善民生为旨归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三、现实因素:日趋复杂的民生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动因
中国改革历经30余年,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解放,物质财富急剧增加,广大民众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民生问题呈现出尖锐化、复杂化的趋势,加上当前中国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倒逼以民生为导向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果矛盾和问题控制和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社会的破坏性力量,影响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反之,问题和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则会成为其构建性力量。正如吉登斯说言:“风险是一个致力于变化的社会的推动力。”[9]
首先,民生问题从单一性趋向复杂性,倒逼全面深化改革以保障和改善民生。过去,中国的民生问题在很长时期内主要集中于满足广大民众的物质生活需求;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利益诉求不再停留在“吃饱”“穿暖”等“生存”层面上,开始向“生活”“发展”层面拓展。从横向上讲,当人们获得经济利益后,政治民主权利、精神文化权利、公共福利和安全等各种社会诉求随之成为新的奋斗的目标。在改革开放初期,民众遇到的大都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生存”民生问题,处于发展关键期的民生问题,其复杂程度已远远超出经济范围,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发展”问题。这些问题是相互关联、相互交错的“系统工程”。如果在改革中不注重民生发展的“新常态”,就无法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只有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真正依靠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使改革顺利进行。从纵向上讲,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之间的民生问题出现不平衡性,呈现“谋生存”“谋发展”“谋身份”等各个层级民生问题共存的局面。民生问题因而从原来的“匮乏型”逐渐向“发展型”和“公平型”进行转换。一部分人通过政策、身份、地位先富起来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在相对意义上变得更加贫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民众的心理失衡。民众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他们对生活改善和社会公平分配的期望值更高,越来越不能忍受民生保障权利的不平等以及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邓小平曾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10]当前,民生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导致了社会关系的不和谐,滋生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尤其是民生资源的不公平供给,使弱势群体无法公平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导致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民生问题不仅预示着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而且倒逼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民生供给从政治性向市场性转变,促使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就已形成一定的民生资源分配方式,可以说当时的民生资源完全是政府性的公共供给,具有一定的普利性和公平性。但由于这种供给和分配方式不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最终造成了民众的普遍贫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人们生活水平从普遍“贫困”向“小康”迈进。但由于对“市场”“效率”“资本”的重视,导致了资本逻辑的蔓延。特别是在民生领域,改革进入一个“怪圈”,好像改革涉及到哪个领域,这个领域的民生问题就会更凸显。例如,教育领域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住房、医疗领域的改革,也同样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都与在改革过程中过分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性密切相关。中国以经济体制为主体的改革,为民众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市场经济是一种物化的经济,它存在着“轻松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现象,物质财富、权力等开始成为民众追求的目标,资本逻辑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资本逻辑相对应的现代性,按照马克思·韦伯所指出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当前中国改革过程中,显然过分强调了工具理性,忽视了价值理性,即忽视了价值主体的根本利益。这不仅不利于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及其公平正义,也逐渐成为阻碍和延缓改革的重大因素。因此,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转变改革思路,从资本逻辑转向生活逻辑,从效率为中心转向以公平为中心,从物本转向人本,以大多数民众的生活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共享式民生,使民众拥护和支持当前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改革的困局。
四、未来维度:共享式民生建设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不仅是历史所昭示、现实问题所决定的,更是未来的发展目标所要求的。众所周知,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的“中国夢”,尤其是实现共享发展,显而易见,这些都是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核心和重点,需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舍弃民生而言它,这些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我们要注重民生建设,特别是共享式民生建设,以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首先,共享式民生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出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共享式民生建设的状况。党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顾名思义,“共享”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最终落脚于实现每个人的利益和需要,更体现了国家对各个阶层之间利益的权衡,以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计划经济时代,在公有制、按劳分配以及集体主义基础上,“平均分配”成为主流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平均分配”逐渐被按劳动、资本、生产要素等进行分配所取代,利益分配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民众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普遍提高,但阶层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导致改革陷入困境。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11]在新阶段,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使改革摆脱复杂的“利益矩阵”和“博弈困局”,就必须实行共享式民生建设。换言之,深化改革不仅要重视民生建设,更要注重民生建设的方式,即民生的公平性及共享性。进行共享式民生建设,通过共建共享,公平分配,不仅要使民众在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民生资料和公共服务,更要让他们在主观上有深刻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以更好地支持和拥护全面深化改革。
其次,推进共享式民生建设的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当前中国民生问题主要源于制度体制缺陷和弊端,不仅表现为庞大的经济体反作用于民生改善的机制缺失,导致民生福祉增进的步伐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民生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平等,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制度体制的缺陷不仅抑制了民生福祉增进的路径,而且拉大了民生建设的不公平,形成了“低水平、不公平民生陷阱”格局。为此,实现高水平的民生共享,首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保证民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享受到最大的成果,又要保证民生问题在现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同时,市场作为改善和发展民生的重要场域,要充分发挥其与资本的积极作用,为民生资源的高水平共享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保证民生问题解决的可持续性。在共享式民生发展过程中,另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社会事业服务碎片化,即社会事业服务存在着身份、区域、单位之间的差异,导致民众社会权利的不同以及民生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要促进社会制度的改革,“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情况”,以此实现“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在《古代法》中明确提出:“所有进步社会的匀称,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12]从民生建设的视角看,是否是现代化的民生建设,根本标准在于民生自由获取资格的认定是依靠身份,还是依靠契约。虽然当前不能一步到位地形成西方这种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但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实现现代化的治理和建设,就必须摆脱传统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在社会体制改革中增强契约精神,按照主体平等、权义对等的原则进行民生分配,使民生保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公平化,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共享式民生,也使全面深化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9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9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5]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931.
[6][俄]叶·库·利加乔夫.警示[M].钱乃成,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64.
[7]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75.
[8]韩剑锋.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3∶190.
[9][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M].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0.
[10]邓小平年谱(1975—1997)[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1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人民出版社,1986∶768.
[12][英]亨利·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97.
【责任编辑: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