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光,薛 征,白 莉,吴 杰,李利清,宋辰斐,虞坚尔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上海 200071)
儿童肺炎急性期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热闭肺、痰热闭肺证为多见,风寒闭肺、痰浊闭肺较少。重症者可表现为毒热闭肺证或心阳虚衰/心阳暴脱证[1-3]。另有少数患儿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为痰浊闭肺/痰湿蕴肺/痰饮郁肺等证型[2,4]。
海派中医徐氏儿科奠基人徐小圃初本主“清”,擅用麻杏石甘汤等剂治疗小儿肺炎喘嗽,其效卓著。在行医过程中,在儿科领域中形成了“温清并举”的独特治疗体系[5],并经历代传承不断发扬光大。
本研究以海派中医徐氏儿科特色疗法及其代表方剂—六味小青龙汤为干预手段,以儿童肺炎为研究目标开展中医临床研究,通过对86例痰饮郁肺证肺炎患儿的症状、体征,中医症候特点进行分析观察,评价六味小青龙汤治疗痰饮郁肺所致的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
86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住院的2-14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男24例,女19例;2-4岁13例,5-7岁22例,8-14岁8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2-4岁15例,5-7岁19例,8-14岁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1 诊断标准
1.2.1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年《四病防治方案》内的儿童肺炎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组2001年制定的肺炎诊断标准[6],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2013年修订)(上、下)[7,8]。
(1)主症:发热、咳嗽、气促,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
(2)体征:呼吸增快,并可见鼻翼煽动和三凹征,可有发绀。肺部呼吸音粗糙、减低,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
(3)辅助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偏低,亦有少数升高者。细菌感染时血清CRP值多上升,而非细菌感染时则上升不明显。条件允许的可行病原学检查,包括细菌学、病毒学、肺炎支原体等。
(4)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斑片状影,或融合成片状阴影,甚至波及节段。
一般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的症状,肺部听到中、细湿啰音或X线有肺炎的改变均可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1.2.1 .2中医诊断标准
(1)中医疾病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医中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9]。
(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痰饮郁肺证:咳嗽,咯痰色白,或泡沫样痰,面色白,咽不红,四肢不温,舌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或指纹紫红位于风关。
脾阳虚证:咳嗽痰多色白或有泡沫、咳声重浊/咳时喉有痰声、面色少华、或有倦怠乏力、四肢欠温、纳少、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滑。
1.2.1 .3病例入选
(1)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支气管肺炎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疾病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者;②年龄2~14周岁,性别不限,能配合完成治疗疗程者;
(2)病例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其它免疫性疾病和/或应用免疫调节剂者;②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者;③伴有严重的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者。
抗感染(根据相应的病原体,选取抗感染药物)。
(1)治疗组:六味小青龙汤(炙麻黄3 g、干姜6 g、细辛3 g、五味子3 g、半夏9 g、甘草3 g。颗粒剂,100 mL开水冲,分二次,早晚饭后30 min温服各一次。疗程为7天)。
(2)对照组:三拗汤(炙麻黄3 g、苦杏仁9 g、甘草3 g。颗粒剂,服用法及疗程同上)。
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各项分析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等)、病史(入组时咳嗽、咯痰、喘促等主症持续时间等)、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喘促等)及体征(肺部啰音)、次要临床症状(恶寒、流涕、面色、饮食、二便等)及体征(舌象、脉象等),及辅助检查结果、主症消失时间等。选取治疗第0、1、3、7天作为治疗期观察时间点,疗程为一周。理化检查指标选取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肝肾功能、心肌酶谱。
采用SPSS17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1.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咳嗽、咯痰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偶有咳嗽,体温正常,其它临床症状消失、明显好转,评分比值下降≥95%。
显效:咳嗽、咯痰症状及肺部体征有明显好转,体温正常,其它临床症状消失、明显好转,评分比值下降>70-95%。
有效:咳嗽、咯痰症状及肺部体征有好转,其它临床症状消失、好转,评分比值下降≥30-70%。
无效:咳嗽、咯痰症状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加重,其它临床症状无改善、加重,评分比值下降不足<30%。
3.1.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中医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证候总积分分值下降≥95%。
显效:证候总积分分值下降>70-95%。有效:证候总积分分值下降≥30-70%。无效:证候总积分分值下降<30%。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证候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 不同证候患儿入组时主症持续时间比较(±s)
表3 不同证候患儿入组时主症持续时间比较(±s)
注:#与本组实证组相比,P<0.05。
表4 不同证候患儿主症消失时间比较(±s)
表4 不同证候患儿主症消失时间比较(±s)
注:#与本组实证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研究中发现,有部分患儿入组时病史提示主症持续时间较长,治疗结束后证候积分较高。经对中医兼证进行分析,发现两组中各有部分患儿入组时兼有脾气虚、阳虚症状。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9],将单纯咳嗽,痰白或泡沫样痰、面白、咽不红、四肢不温、舌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归为实证组,兼有面色少华、倦怠乏力、纳少、便溏等症的患儿归为虚实夹杂(脾虚痰盛)组,对不同证候患儿入组时主症持续时间、主症消失时间进行随访和分析,结果提示:
同一治疗组内,虚实夹杂组患儿入组时主症持续时间均比实证组长,咳嗽、咯痰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证候组内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同一治疗组内,虚实夹杂组患儿主症消失时间均比实证组长,咳嗽、咯痰及喘促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实夹杂组内,治疗组咳嗽、咯痰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社会发展和疾病谱变化,小儿肺炎阴寒类证病例大幅减少。但临床实践中,痰饮郁肺证患儿的正确治疗不容忽视。海派中医徐氏儿科先辈推崇仲景之学,将《伤寒论》经方与小儿生理病理特征相联系,创制六味小青龙汤治疗痰饮郁肺证肺炎患儿。六味小青龙汤(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甘草)[10]系由小青龙汤去桂枝、芍药化裁而成,以炙麻黄宣肺止咳平喘为君;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为臣;半夏燥湿化痰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多用于以咳嗽、喘促,痰多而清稀,或咳吐泡沫样白痰,舌淡苔白,脉弦滑为主要特征的咳喘患儿,在儿童肺炎的防治中具有独特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徐氏六味小青龙汤对痰饮郁肺证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对咳嗽、咯痰、喘促、肺部体征的改善,以及对中医证候的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药物三坳汤。提示六味小青龙汤实为温肺化饮,宣肺平喘的一剂良方。
小儿肺炎喘嗽初起临床热症居多,随病情进展及治疗干预,证候可发生多种转归。证候的转归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如在北方地域,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寒地流派”王有鹏等[11]认为,寒地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小儿感邪初期,寒证、及寒包火证多发,久之则寒邪伤脾,可见里虚寒证,因此临床多用温阳、散寒等法。而以姚晶莹、王雪峰为代表的“清润流派”提出,北方气候寒冷且干燥,呼吸道感染后往往向阴虚肺热证演变,表现为咳而少痰,痰粘难咯,口渴喜饮等阴虚表现较为突出[12]。因而,针对小儿肺炎后阴虚状态,临床应以养阴润肺为主要治疗手段[13]。岭南地区高温多雨,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岭南地区临床常见病,以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故有学者认为在岭南地区研究流感病毒引起的湿热证意义重大[14]。
在江南地域,气候温暖湿润,湿易困脾。加之小儿脾本常虚,脾更易为湿邪所困。有研究发现,小儿易有“感染后脾虚综合证”[15],即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后不久产生一组与“脾虚证”相似,或以“脾虚证”表现为主的综合征候群。表现为厌食、乏力、多汗、口渴、便溏或便秘、睡眠不良、腹痛、消瘦、身高体重落后、面色苍白/萎黄/少华等。
本研究观察对象86名痰饮郁肺证肺炎患儿中,有52名夹杂脾虚证,总体样本数几乎为单纯痰饮郁肺证患儿的2倍。上述患儿在入组时主症持续时间上均比单纯痰饮郁肺证患儿更长,尤以咳嗽、咯痰最为显著。考虑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相关。《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结合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提示小儿不仅更易于因脾虚生痰而致痰饮闭阻肺络,发为肺炎喘嗽,而且在肺炎喘嗽痰饮郁肺证型的病情进展中,较易演变为脾虚痰蕴之虚实夹杂证。
进一步分析提示,六味小青龙汤对单纯痰饮郁肺证的疗效优于对脾虚痰盛证,在咳嗽、咯痰消失时间上优势尤为突出。提示六味小青龙汤长于温肺化饮,宣肺平喘,显著优于对兼有脾虚痰盛者,其应用的最佳时机,应为肺炎发病早期痰饮郁肺实证较著阶段。当病情进展至虚实夹杂阶段时,该方仍然具有较好疗效,但所需时间偏长,临证可加减化裁,灵活运用。
上述发现提示我们,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应注重三因制宜,既要注重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又要注意肺炎发生的地域特征,同时要把握中药方剂的最佳应用时机。
1 姜之炎,姜永红,石李,等.小儿肺炎急性期中医证候与病原体分布规律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2):14-15.
2 徐超,王雪峰.182例儿童咳嗽病原学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中医儿科杂志,2013,9(1):43-45.
3 吕玉霞,吴士明,孙瑭,等.城市与农村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及病原体的临床特点.中医儿科杂志,2009,5(1):16-20.
4 李晓,姜之炎.六味小青龙汤治疗痰饮郁肺型小儿咳喘临床举隅.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5):409-410.
5 徐蓉娟,徐小圃.中医儿科学术流派奠基者的学术经验简介.《中医学术流派菁华》编委会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2012:209-211.
6 李毅.儿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67.
7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2013年修订)(上).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8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2013年修订)(下).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856-862.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10陆鸿元,徐蓉娟,郭天玲.徐小圃、徐仲才临证用药心得十讲.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75.
11施国善,王有鹏.寒地儿科浅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paper.edu.cn.
12王雪峰,姜之炎,等.小儿肺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中医杂志,2005,46(5):374-376.
13田明明,王雪峰.养阴润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殷墟咳嗽临床观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181-183.
14潘沅,林培政,罗炳德,刘等.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建立.中国公共卫生,2009,25(2):197-199.
15孟仲法.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