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利 王耀娥/江苏省泗洪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泗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透视
周维利 王耀娥/江苏省泗洪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近年来,江苏省泗洪县将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融合,取得了较大成效。2016年,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有233个,占村居总数的74%。实现经济总收入10590万元,增幅11.23%。其中经营性收入1298万元,占12.26%;发包及上交收入7821万元,占73.85%;投资收益7万元,占0.07%;其他收入1464万元,占13.82%。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氛围初步形成。县、乡镇和村居三级层层成立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2016年,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4次专题座谈会,了解发展状况,解决存在问题。县乡镇利用媒体宣传报道先进事例,开展检查观摩推广先进经验,鼓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许多村居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年度重要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项目,抓落实,抓成效。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进一步拓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既需要资金,又需要技术,而很多村居既缺人才,更缺资金。面对“双缺”现状,许多乡村迎难而上,发挥地域优势,挖掘资源潜力,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有的腾挤村居办公用房招引能人“三来一加”经营;有的整理利用闲地废塘承包出租大户创收;有的整合各类扶持资金进入新的发展领域。上塘、峰山、天岗湖、魏营、车门、瑶沟、双沟、四河、太平和梅花等10个乡镇,充分利用扶贫资金、省引导资金和省市县财政扶持资金,在乡镇工业集中区,为有关村居建设标准化厂房38060平方米,由乡镇工业集中区统一管理,通过招商引资,厂房出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所建厂房产权归乡镇政府所有,使用受益权归村居,取得“乡镇得税金、村居收租金、农民领薪金”的多赢效果。仅2013~2015年,全县就利用上级扶持资金4620万元,县财政投入4951万元,帮助79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居在县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等经济发展密集区域,建造、购买厂房、商铺等,为这些村居构筑了稳健的经济收入渠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为加快发展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泗洪公开选派50名优秀党员到经济薄弱村担任“发展书记”。这些“发展书记”不参与村其他日常事务,主要任务就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标是“3年翻两番”,即3年任期内,所在村(居)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量上要突破20万元,增量上要比任职初期翻两番,并且要以经营性收入、发包收入、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税收奖励收入收入为主。另外债权和债务还不得比任职初期增加。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标任务完成较好。泗洪县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充分调动乡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力地促进了目标任务的完成。瑶沟乡官塘居积极参与当地新农村建设,投资入股房地产开发,年获56万元经营性收益;半城镇穆墩岛村利用独特的水岛资源,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年获收入81.3万元;青阳镇洪桥居发展高效农业,建设钢架大棚年收租金33.72万元,开发竹林市场收取服务费20.36万元;魏营镇刘营居发展设施农业1855个西瓜大棚,年获租赁收入37.1万元;梅花镇前老村成立物业公司收取物业管理费20.2万元……这些村居都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
发展不平衡。就工作意识来讲,部分乡村认识不足,仍然存在悲观畏难情绪,有的得过且过。就2016年实绩来看,石集、龙集、半城、临淮、瑶沟和魏营等乡镇,大部分村居集体收入在15万元以上,但全县还有82个村居收入在15万元以下,甚至还有24个村居没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收入含金量不高。2016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590万元中,经营性收入只占1298万元,占总收入12.26%,投资收益有73.85%的收入来自于集体土地、水面、河堤、厂房等发包及上交收入,13.82%的收入来自于树木出售、工作奖金、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返回款等偶发性收入,可持续性收入较少。
发展后劲不足。无论从收入项目上看,还是从增加投入方面看,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都严重不足。项目上,约74%的收入来自于发包上交收入,增长空间很小,2016年虽然实现收入10590万元,但全县村级负债总额却有19342万元,虽然相对应的存在31274万元的债权,但债务都是硬债,非在一定的时间偿还不可;债权是软权,大部分属于历史遗留的呆帐、死帐,无法收回。更为严峻的是,越是欠债多的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越少。去年就有99个村居收不抵支,42个村居资不抵债。大多数村居收入首先要用来还债,还要维系正常的工作运转,这样能够用于扩大生产的就很少。
合力支撑不够。有的部门单位从局部利益出发,没有降低准入门槛伸出援手,反而增加护栏与民夺利。部分乡村干部缺乏对应的经济头脑经验,没有科学可持续发展规划,缺少实在的指导发展措施经验,甚至存在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展力量和质量。
进一步创新思路,努力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围绕“三资”做文章,鼓励村居利用闲置的校舍、荒地等集体资产和资源,采取租赁、合股等模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围绕合作经济组织做文章,鼓励乡村干部围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综合服务,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集体经济收入。围绕土地规模流转做文章,对规模土地流转中集体所有的池塘、沟路渠等集体所有的土地确权给集体,租金收入归集体。围绕农产品增值做文章,通过招商引资等有效途径,吸纳社会资本加工本地农产品,在农产品增值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进一步策应扶持,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动力。科学谋划项目,农工办积极配合省委驻洪帮扶工作队,精心把握扶持政策,因村制宜科学包装和上报发展项目,借助帮扶项目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策应脱贫攻坚项目实施,充分利用脱贫奔小康工程省财政奖补资金,为35个经济薄弱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预计每个村居年增收6万元。
进一步加强管理,健全集体经济发展运行长效机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分配机制,科学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政策,在保证村级集体正常运转、落实激励机制的同时,综合考虑增加集体积累的比例,增强发展后劲。健全村级集体资产运行管理制度,对全县村级集体“三资” 建档立卡,及时掌握经营运行情况,按时办理经济结算,不断完善经营承包办法,努力提高“三资”运营效益。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勤政廉洁、增收节支的管理规定,加强村务、财务公开,严格理财制度,保证集体资金使用质量。
进一步选优配强,加强和完善村级组织建设。注重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细化标准条件,拓宽选拔渠道,拓宽选人视野,把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选为村干部,选优配强以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村居“两委”班子,并充分发挥发展书记在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薄弱村达标工作作为村居当前的重要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