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2017-03-27 01:54丁利兰付玉冰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绿色建筑 2017年5期
关键词:川北遗产工业

丁利兰, 付玉冰(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川北三线建设扭转了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后进的工业经济状况,发展脉络如表1 所示。

表1 川北三线建设工业建筑遗产发展脉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川北三线建设时期存留的企业遭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巨大冲击,导致大量曾经功勋卓著的工厂停厂、闲置,面临消逝的尴尬局面。川北地区地处内陆腹地,工业建筑遗产不仅数量多,且个体之间的联系松散隐蔽,当下对该类型工业遗产的体系量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延续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该类型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可行路径,从而为城市发展中的川北地区三线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建议。

1 价值构成

1.1 历史文化价值

川北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建筑遗产承载了不同时期的技术特色与建筑工艺,反映了川北建设的路线方针,体现了川北三线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记载了一代建设者的生产与生活足迹。川北三线建设工业建筑遗产是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对它进行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1.2 社会文化价值

川北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建筑遗产具有空间跨度大、材料朴实、构造节点精致、可利用价值高等特点,高效利用川北工业建筑遗产建设用地,可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同时,可减少拆迁带来的环境问题。对该类型建筑的再利用可以延续历史文脉,优化区域空间的产业类型,带动周边市场需求。推进川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为今后绵阳、广元、江油等地区的第三产业开发提供了发展空间。

1.3 科学技术价值

川北作为三线建设布局的核心腹地之一,厂房设计、设备引进、工艺技术都处于当时的先进水平,主要有军工、冶金、化工、机械和建材等产业类型,留下了具有高技术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川北三线建设以低造价和高技术手段营造的各种工业设施,在工程、工艺、建筑和规划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价值。

1.4 艺术审美价值

川北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孕育了独有的特色。为满足当时的生产需要,川北三线工业建筑往往具有体量大、空间跨度大、材料朴实、使用寿命长、利用价值高等特点;与其他建筑相比,在建筑和构筑物的规划设计方面,反映了一种独有的“工业机械美学”特征[1]。

2 空间分布特征与现状分析

2.1 分布特征

川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集中在广元、江油、绵阳、德阳四个片区,各片区现存的三线典型工业建筑遗产见表2。

表2 川北三线建设片区现存的典型工业建筑遗产

2.2 利用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川北三线建设工业建筑遗产经过了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在没有指定详细的保护政策下,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大量曾经功勋卓著的工厂停厂、闲置,面临逐渐消逝的尴尬局面。目前主要利用状况为 3种:村委会或当地居民使用,个人或企业使用,闲置或废弃。如图1 所示。

图1 川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利用现状

川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突出的问题有以下 3 条。

(1) 区位交通不便。川北三线建设时期,社会情况决定其地理位置的选择是靠山隐蔽。在再建设时期与对外环境的联系依然较弱,缺乏必要的城市公交系统,停车区域较为拥挤,停泊设施也并不完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川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数量多、较隐蔽,因而相互间的联系较松散。

(2) 土地利用率低 。首先,很多三线项目“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土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川北部分城市因建厂而成市,在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布局上,工业用地比例比较突出,道路、公园、广场、绿化等市政公共用地比例偏低,因而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川北三线建设时期,部分厂区排放了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对老工业厂区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破坏。另外,川北三线部分工业建筑遗产占据了城市建设用地,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土地资源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利用,出现了厂区闲置的状况。

(3) 保护措施欠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实施文物保护的法律依据,但被纳入重点文物保护行列的工业遗产却很少,对没有得到文物认定的部分三线工业建筑遗产如何实施合理、完善的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川北三线工业遗存的部分建筑因拆除遭受严重破坏,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局面,该类型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值得研究。

3 保护与再利用

3.1 原则与方法

川北三线建设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工业建筑遗产地处内陆腹地,数量多、分布松散、较隐蔽,在保护与再利用该类型建筑时应满足整体性、延续性和经济性的原则:① 保持既有建筑遗产的整体风貌;② 注重文脉传承,延续川北三线的历史文化;③ 保护与改造并重,实现新老建筑在三维界面的融合共生。

保护与再利用川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的方法:①应明确不是一味地拆除或新建,而是保留历史建筑的整体性与原真性,在既有的历史建筑形态上进行小规模的改造[3]。②建筑的内部空间在不满足当今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可进行内部空间功能置换,局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修缮与恢复,用现代手法改进内部环境。③在保护与再利用既有历史建筑的过程中,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注重景观重塑。

3.2 绿色化改造

绿色化建筑目前大都集中在新建的建筑上进行推广与实践,在现有的普通建筑上进行绿色化改造的案例不多,而在三线工业既有建筑遗产上的实践更少。川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可采取绿色化的改造方法[4]:① 外围护构件的节能改造,对川北三线建筑遗产的墙面进行保温隔热、防潮、防噪等一体化改造。② 优化川北老厂区既有建筑的设备配置和居住环境,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窗,例如使用“三层玻璃”构造。③ 加大绿色自然能源的利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可以采用具有节能功能的灯具,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代替常规能耗能源。

3.3 开发模式

(1) 文化旅游模式。对川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分级保护后,对于地理位置较好,文化市场环境成熟的建筑遗址,可以优先采用文化旅游的模式[5]。传承川北历史文化,发扬军工遗址的精神。三线建设工业建筑遗产与创意从业人员形成良性互动,不仅有助于高效利用建设用地,还有助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

在旅游资源挖掘方面可以向成都的东郊记忆借鉴:可以把废弃的住宅打造成乡村酒店以及文化创作工作室;建造真人 CS 游戏场所;小型厂房可以做成 loft 结构,转型成茶吧咖啡厅或特色餐厅;原有办公楼可以继续使用,装修成现代写字楼。如图2 所示。

图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化旅游模式

(2) 度假休闲模式。川北三线建设由于特有的文化背景,部分工业建筑遗产地处远离城市的郊区,很少受到现代城市化浪潮影响,保留较好。工业建筑遗产周边环境大多背山面水,空气清新,丰富的绿色植被,风景优美,独特的建筑形式保留着那个时代浓厚的工业气息,是开发度假休闲的理想模式,也是拍摄电影的理想取景地。

(3) 开放空间和公园。上世纪 70 年代,大地艺术家推动了工业废弃地更新,将工业景观重塑与再生。著名的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成功改造了原蒂森钢铁厂前总部,使原来铁锈遍地的厂区逐渐得到改观。川北三线建设工业建筑遗产的社会、环境效益突出,将废弃的建设用地与公园建设紧密结合,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唤醒城市活力,为城市增添公共休憩空间。

4 典型案例:绵阳126文化创意园

4.1 沿革与现状

4.1.1沿革

126 文化创意园区前身是原 126 电子九所老厂区,全称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1967 年,在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由北京 11 所、14所内迁到四川绵阳建成,主要从事磁性功能材料与特种器件的研制、开发、生产以及应用磁学基础研究,现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要生产厂区已经搬迁至高新区。

4.1.2发展现状

126 文化创意园区地块西临电子部九所生活区,东接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北靠片区规划商业区,南至规划城市次干道,规划调整范围约 18.8 hm2,研究范围约 24.3 hm2。根据《绵阳市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御营坝片区》(绵府函[2011]32 号),该地块用地性质是教育科研用地,规划按现状保留,部分地块容积率不小于 1.5。

4.2 SWOT分析

对绵阳 126 文化创意园进行了 SWOT 分析,具体见表3。

表3 绵阳126文化创意园 SWOT 分析表

4.3 空间环境改造及再利用

保护与再利用川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不是一味地拆除或新建,而是保留历史建筑的整体性与原真性,在既有的历史建筑形态上进行小规模改造。126 文化创意园区在保持电子九所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工业遗产充分利用,通过加入部分文化创意元素,对旧厂房采用“存表去里”的方式进行内部功能的置换,通过简单的修缮和部分创意改造,逐步地将电子九所原有基地打造成了具有工业文化底蕴和创意文化设计氛围的综合性文化创意社群。

4.3.1空间的功能置换

126 文化创意园区保留了建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红砖房,其中的四层办公楼和部分厂房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开敞的空间、巨大的体量、超大的尺度、朴实的材料、精致的构造节点和特有的空间特征,留给了再使用者更多的发挥空间。在原有建筑强度允许的条件下,通过加固和拓展等手段使原有建筑在使用性能和空间利用上得到最充分的利用。126 文化创意园区通过对空间的功能置换,对原有厂房进行改造。具代表性的改造案例有:青少年文化创意展示中心、吉咖啡生活馆等。如图3 所示。

图3 绵阳126文化创意园空间的功能置换

4.3.2集装箱“LOFT地带”

随着“LOFT”风潮降临,集装箱建筑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集装箱建筑在欧美国家已成为文化潮流的标志和创意的生活方式,建筑师介入的现象也很普遍。126 文化创意园区利用生态优势和文化创意分为,推出集装箱“LOFT 地带”项目,利用废旧的集装箱进行再创造。见图4。

图4 绵阳126文化创意园集装箱“LOFT地带”

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个废旧集装箱,利用好废旧集装箱,并将其纳入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中,不仅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将形成新的特色产业。

4.3.3保留构建作为装饰小品

126 厂区搬迁后,留下一个草木苍翠、小路蜿蜒,老式红砖房此起彼伏,各种具有时代印记的生产设备、管道以及旧物的森林公园。

126 创意园区非常重视环境小品的建设,环境小品主要包括两方面类型:一方面,历史文化元素小品。在创意园区改造中,原厂区的工业气息得到很好的保留,结合部分历史题材的雕塑小品,引起了人们对工业时代的联想和回忆,在保存工业历史遗迹的同时增强了园区景观的观赏性。

另一方面,现代文化元素小品。126 创意文化园区内也拥有许多现代文化元素的小品,有机地将历史与现代相融合,既增添了创意园区活跃的气息,又不失古朴的文化气质。

5 结 语

由于川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系统化研究刚刚开始,且国内工业遗产的研究更多偏重于城市内部的近代或古代工业遗产。三线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缺失,重视程度远远落后于一般工业遗产研究,部分远离城市的现代工业遗产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尴尬局面,川北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和未来令人担忧。此问题的解决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川北地区及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1] 刘凤凌. 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廊道的价值评估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12.

[2] 张青. 山东“小三线”工业遗存调查保护研究[D]. 山东济南:山东建筑大学, 2013.

[3] 罗飞辉,徐钊,郭晶. 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设计探析[J]. 艺术科技,2013(12):239-254.

[4] 梁扬. 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安徽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4.

[5] 张康生, 贺旺, 胡京京, 等.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探析——以绵阳朝阳厂三线工业遗址改造为例[J]. 建设科技, 2015(12):129-132.

猜你喜欢
川北遗产工业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遗产怎么分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胡耀邦怎样从川北到北京安家
工业人
千万遗产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