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捷
实习写生实践教学是美术专业教学的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写生,了解此前比较陌生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特点,创作相关的绘画作品,以绘画作品表现各自对写生地区的审美认识。2017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去青海省同仁县、泽库县和西宁市等地参观、了解藏族“热贡艺术”等民族地区人文特色,进行绘画写生实践活动,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创作课程搜集绘画素材。
同仁县隆务寺里,街上当地民族人物的形象特征、服饰特点和动态的造型变化,吸引着学生的视线。热贡艺术博物馆和热贡画院的藏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湟中县塔尔寺举行的宗教仪式场景香烟缭绕、器鸣螺响,僧侣信徒以及游客共同构成的宏大场面颇具神秘的气氛。这些都远远超出学生在学校教室、校园的思维范畴。 实习写生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关注现实生活还会获得创作的灵感,是专业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中国画的功能在于“图形”“以形写神”和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它具有特定形象内容和造型规律。写生强调明确的认识态度,尽量表现客观事物中具有典型化特征的形象,强化对象当时给自身的感受,并且明确地利用手中的画笔清晰地表现在速写本中。对实际生活表象进行写实的概括、提炼,直至在创作中强调感情抒发和想象展示,“心师造化”与“中得心源” 相结合,作品就会超越一般语言而传递出特殊意义。因此,民族院校美术专业赴民族地区实习写生实践教学活动是促进民族美术教育和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因为时间有限,所见范围与所感深度不足,这是客观原因所致。在写生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带头用画笔表现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引导学生不但要利用摄影器材拍照,更重要的是动手写生实践也非常重要。
青海速写1 钟捷 速写 21cm × 28cm 2017年
青海速写2 钟捷 速写 21 cm × 28cm 2017年
青海速写3 钟捷 速写 21 cm × 28cm 2017年
隆务寺写生 曹宝泉 速写 2017年
初来乍到,感觉同仁县似乎与其他的城市的老城区一样,街道、矮楼、汽车以及朴实友善的市民,唯一不同的便是少了些许人烟。但是渐渐的,随着我在这座小县城行走,我发现一样地事情在这里有了些许的不同。不论是集市还是广场,一样的场景一样的活动却仿佛多出了些许不一样的味道,这种味道我不知该怎么用文字去表达,它使人感到宁静,却又充满力量,也许这就是一种信仰吧。这里的每一位朝圣者都能给予我那种平静的感觉,尽管有时语言不通,但那种发自内心的友善是不需要用语言来传达的。
这次青海写生,我们一行人在同仁待的时间比较长,早晨我会独自出来,漫步在异域他乡的街道上。来到隆务寺前的绿度母广场,有条石梯向下通向隆务古城。我带着一番好奇下到古城,清净的巷道上人只有两三老者窃窃私语,几只老母鸡悠闲地溜在墙边,似乎寻找着什么可以吃的东西。两边破旧的房屋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墙壁倾斜,上面出现了不少裂痕,竖起的高杆也满是尘土。这些景象,都不由得让我感到了它的沧桑岁月,而我心中又有一丝舒爽感,或许是因为这颓旧的巷道,让我的情绪可以暂时脱离城市的繁忙与喧嚣。在这里,我找到了宁静与古朴。
七月初的青海是一副开朗的模样,他带着泥土和妙香的气味自由行走在寺庙与宽阔的草原。并不是第一次在充满信仰和庙宇的城市经过,但确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灵魂的力量。那些穿着朴素的人们都在运行规律的精神世界里享受着人生:当他们合十双手没过头顶再俯身跪下时,当他们在道场敲钟诵经时,当山头装点满飘扬成海的符纸经文时。一群仅被科学法律塑造的孩子跌跌撞撞地闯入他们的文化,又匆匆离去。那种理智之外的成长,脱离物质世界的美好又是否有人被唤醒?不得而知。
初到青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大山,这是我想象中的青海呀!在这里,我遇到了热情招待我们的藏民,在我生病难受的时候给我温暖,完全改变了我对藏民的印象,并且爱上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这个地方的物,爱上了这里的一切一切。这里有不一样的风景,有牦牛,有雪山,有宽阔的草原,有神秘而壮观的寺庙。这里有不一样的文化,有唐卡,有宗教。这里有不一样的人们,有藏民,有喇嘛。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是那么的亲切自然,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写生对我就是一种经历,画“所见”,记“所闻”,因为总有一些东西触动心灵。
塔尔寺外的“铁匠”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辛勤地工作着,无疑是用以维持生计,但生计归生计,能让生计转变为对艺术的精致追求,我认为这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万佛山下,蓝天白云,花海牦牛,这里的美景让我为之折服,而当地人保护自然之心更是让我佩服,他们不愿意有任何伤害自然的可能,美景无处不有,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保留一颗留住大自然的纯净之心。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重视患者主观感觉。根据患者症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危险发生。如果患者自述疼痛,需要寻找原因,如果是心理因素造成,要针对性给予安慰,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疼痛判断的影响。患者情绪紧张会降低痛阈,对周围环境变化不适应也会增加敏感性,护理人员需要与其交流,缓解其紧张情绪,指导其进行放松,使疼痛症状减轻。巡回护士应加强观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台上护士配合术者检查有无盆腔出血、穿刺点出血。
隆务寺的安静祥和给我带来“反省”,这里每天来往祈祷生活的人,让我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平和,生活可能并不需要太多欲望,平安就好。
对于从小在首都长大的我,早已习惯了大都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繁华的光景背后有着无数的利益争斗,日夜奔波的人们迷茫又无助,最终被城市洪流湮灭,而金钱成了人们共同追求的信仰。然后,在这次青海之旅中,我看到了一种我们遗失已久的信仰,不是金钱,不是利益,而是对他人的祝福和感恩,用那最质朴的虔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自我升华。此时此刻,在这些藏民的眼中所流露出的,是人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善良。青海之旅让我真正感受到的,并不是那华丽的寺庙和那精美的唐卡,而是藏族人的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这使我停下脚步来静心思考。
这一次下乡感受最深的是塔尔寺神秘而壮阔建筑和热贡独具特色的藏戏。在塔尔寺见到的藏民皮肤大多都很干裂,脸上泛着或深或紫的高原红,穿着颜色深沉又厚重的藏袍,这一切好像都和塔尔寺雪白的建筑和金灿灿的阳光形成了呼应,又和湛蓝的高原天空和谐地融为了一体。一长队身着红色长袍的喇嘛,眼中的一切都更像是一幅画印在心中。在热贡的藏戏,烈日炎炎下演员们丝毫没有懈怠,精美的藏服和藏民优美的身姿又形成一幅动感的画卷,对于藏民体会最多的也是他们的魁梧的体魄与朴实的情感,还有那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纯净的心灵。总之,这次下乡给我留下的不只是新奇,还有更多的思考。
清晨,我站在塔尔寺的一排佛塔前,心里一片茫然,随后不自觉地跟随着抬轿子喇嘛,几个吹着长喇叭,后面陆陆续续跟着虔诚信徒们,跟着不愿错过的人,还有跟我一样茫然的人们缓缓地往山上走去,甚至直到仪式结束,下山我才渐渐有所感知——这是他们对于信仰的虔诚。真正让我为之动容的是之后在同仁的隆务寺,刚到寺院门口就有三五结伴身着藏袍的人往里进,寺院里更是香火不灭。走入殿宇就看到门前的信徒们不停重复双手合十、下跪、全身伏地,地上的木板在常年摩擦下留下深深凹槽。他们紧闭双眼,嘴唇微动,不断祈祷,虽然听不懂,但我能感受到那种撞击灵魂深处的感触,犹如身处幽谷空山,本身已得到涤荡却又传来兰香。
这次到青海藏族地区下乡的收获不仅仅是在人文特色和自然环境方面对我的滋养,对于绘画上的启发和感受,更是改变我今后创作的精神动力。这使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了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更是艺术的主宰。真正的艺术必须源于对生活地深刻体验和感悟,所有的创作灵感都源于生活,我们绘画创作应因循生活。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不同性格的人,会使我们的创作贴近生活,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我们只有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人,体验更多的生活,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青海八月的太阳已经有了足够的“杀伤力”。走在热贡陌生的街道上,心里都充斥着十足的干劲和好奇,眼中身旁都呈现着异样的感觉。路边的阴凉处总有几个藏族老人悠闲地坐着,当我们走过时,老人们打量着我们这些陌生的“不速之客”,我们也暗暗观察这些看起来不同寻常的老人。行走之间,已经被愈来愈浓烈的异乡气氛所包围。在青海待的时间虽不长,却已经让我们有了爱上这个地方的感觉。几个人坐在广场上,听着广播放的藏语歌,看着几位朝圣的藏人,吹着小风,画着速写,感觉自己已经开始融入并享受这样的生活和氛围,就连听得懂的藏语也开始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这一次短暂却又充实的下乡之旅,让我本来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对未来也有了一点方向。在离开的时候,我不经意间得知了我们那天在广场反复听到的那句藏语歌词的意义:若不飞翔,生命将会流逝:若不飞翔,梦想将会破灭。
湟中县的塔尔寺地区、同仁县的隆务寺、泽库的幸福寺,还有美丽的草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会到了藏民朴实,小喇嘛稚嫩的脸蛋儿,第一次见到藏民朝拜者的虔诚,也体会到唐卡精美和度量金的严谨。隆务寺广场上巨大的金佛像,周围高山环绕,我第一次觉得离云彩那么近,蓝天白云高山,唯有佛像下磕长头的藏民让我更加震撼。
“如果去高原,你会选择什么姿势?”也许有人会选择匍匐的姿势一路前行,亲吻着泥土,倾听着高原的歌声,让脊梁背负前生今世的忏悔,让内心去感知这片神奇的土地。信仰让人与世无争,像藏族的宗教信徒们,他们没时间亲吻金钱,而是忙于亲吻大地,祈盼灵魂的安宁与来世的幸福。他们觉得这是一生的责任,而我大概是没机会了。印象最深的,是在幸福山上,那是我们与藏民接触最近的一次,近到似乎能够倾听到他们淳朴的内心的跳动。也许言语沟通上还存在些许障碍,但画纸上我们沟通无界。酸奶和油饼真的很香,藏民和喇嘛善良、热情好客,与他们围坐在一起时的氛围真切得让人感动,我感受到“幸福山”的幸福所在!他们在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对信仰的虔诚,以及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眷爱。
三步一拜,空气中弥漫的是漫漫黄沙,道路上留下的是汗水和血渍,身上留下的是掸不尽的灰尘,心中呢?
“同是爸妈所生,命好的便成为了喇嘛,而我们这些命不好的,就只能一辈子跟在牛羊屁股的后面,也该去朝圣了。”“我这一辈子杀过的牛羊太多,犯下的罪孽太多,朝圣带上我,没问题吧?”“我的孩子快出生了,我希望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一起去没问题吧?”“我这两个孩子一出生便多病多难,带上他俩,可以吧?”每一个人朝圣的理由不尽相同,可是,对那一条路、一座山、一座宫的虔诚却是殊途同归。青海的日子似乎总和那些牛、羊、佛,“过意不去”,“反复强调”的事情也只有这么几件。有人认为这样单调的生活是乏味,有人不理解2000多公里叩拜的朝圣之路,甚至有人认为这样的信仰是愚昧。可当你身临其境,你会发现,信仰本无高低,虔诚却不尽相同。
当我踏上青海这片神秘的土地时,心中莫名的有种归属感,似曾相识,却又那么陌生,在随后的几天里,我用心去发现、去体会,慢慢融入她,并用画笔表达她的点点滴滴。走近塔尔寺,不但欣赏到了她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更有幸遇到一年一次的转山活动,场面非常之隆重,无数信徒一路跪拜相随,表达自己对佛祖的虔诚之心,我也被他们这种虔诚信仰所打动。
几天的下乡写生,作为我人生的一段特殊经历,看到的、感受到的、学到的都将成为我创作的源泉,并且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在一些平凡的事物上发现不平凡的一面,把看到美精炼成自己的画作。在这里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懂得了珍惜。
28cm x 21cm 铅笔速写 2017年
第一次来到青海,看到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领略到不同魅力。来到藏族地区感受藏族文化,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与生活的气息。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去了湟中、同仁、泽库,看了藏族地区城镇和草原藏牧人;去了塔尔寺、隆务寺,感受藏族的宗教文化,领略寺庙建筑,感受藏族人民心中的虔诚,对佛的尊崇。青海藏族人民的淳朴和友善给我印象很深,几乎遇到的每一个藏族人都是非常温和,有的会主动和你聊天,甚至会邀请你去他家做客。
在青海,这个地方会让你忘了城市生活的嘈杂,让你重新认识到生活的单纯质朴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内心的充实,让人感觉踏实、淳朴。
36cm x 26cm 速写 2017年
第一次到青海写生,心情无比兴奋和喜悦,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非常善良淳朴。在参观湟中县的塔尔寺、同仁县的隆务寺的过程中,让我感到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青海是如此的神圣而美丽,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虔诚朝拜的藏民,更使我的内心感到了巨大的震撼,他们有精神的信仰,有生活的目标,而独具特色的藏族服饰则彰显了藏族人民朴素而华丽的审美情操。在热贡地区还有一种文化遗产—唐卡,我们在热贡画院参观唐卡艺术博物馆并亲眼目睹了唐卡的绘制过程,除了绚丽辉煌、精致绝伦的唐卡艺术之外,画工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更加使我深受鼓舞,这将成为我今后人生道路所追求的精神目标。
16cm x 12cm 色粉速写 2017年
写生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坐下来慢慢去体会和了解这里生活的真实,这种真实的感觉比一开始所期待和想象的情景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碰撞所诞生的作品更有意思。
从湟中到黄南,寺庙相同而又各具特色,华丽的塔尔寺既有藏族依山层层而建的布局特点,门檐雕花又有汉族的纹饰和飞檐;大气沉稳的隆务寺多是大块的单色装饰,平顶的寺庙更显庄严肃穆。这种有趣的变化不禁让人想象几百年前建造塔尔寺的匠人们以设计出汉藏艺术结合的风格的寺庙而自豪的画面。
坐在广场听着藏语轻摇滚,看见穿着藏袍带着朋克眼镜的小哥,充满设计感的藏语海报,真帅,他们就和几百年前的工匠一样不断把藏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这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让它更有活力。
7月的青海,天气依然凉爽,而对我这种怕热的人就是天堂。其实在同仁,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当地的牛羊肉和青稞酒,这里的牛羊肉竟有一股天然的奶香味道,油然使我对当地藏民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好感。对能吃的大汉,好吃的东西我都有种莫名好感,吃得很认真,吃得酣畅淋漓,吃得满脸油光,这是我最真实朴素的感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