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阿斯巴根
博·阿斯巴根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攻古代亚欧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察哈尔贺耀德氏
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199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硕士,师从苏天赐先生
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并数次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草原的形态与社会历史复杂交错,从沙漠戈壁到林地莽原,弱小生命依存于自然法则的秩序中。四季风沙干旱连接着酷寒飞雪的冻尸旷野,不同区域的游牧人适应环境并信奉着长生天。人和动物的生存挣扎,牧人风调雨顺的酒祭祈愿,人和自然万物在这一区域艰难地履行着生命的循环,一切都如此的残酷而四季依然。对于这一切,出身毡帐的基因可以获得无距离的体验,而乌兰牧骑式的宴舞和酒歌,遮蔽了生命的无常和现实的无奈。冬日酷寒四溢毡房内,传统在牧人歌声中延续存在,面对历史与现实破碎的悲鸣,画面有限选择却又无限。无意间在两块画面的连接中发现了便利而催生了心理通畅的结构,这般并列画面和解了传统与现代、过去和未来。符号画面象征古代至今的人与自然,而五色敖包成为蒙古人信仰迷茫的当代困惑,单一种族蓝天白云的生存被当下拥挤复杂的视觉形态覆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已失去的怀念。戈壁象征着荒漠和迷茫的未来,在阳光灿烂的戈壁滩,风沙草原的人与自然生成着不同的关系而被发现。个体的感悟和传达,绘画契合了这一历程而把握现实展望未来。个体生命按他的需要去储备和循环,当下生存状态决定了视角,而五畜象征了草原的生命基础。生命是不可以被剥夺自由而随意规定的,生命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个体的复杂,简单地将生命词语化娱乐化了的世界灰暗无彩,画里打动人的都是从纷繁不同的生命感悟中得来。当然获得的通道需要经历反复的实践,就主流都市沙龙纯形式探讨无助于解读草原本质内涵,看不到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使绘画流于狭隘的价码和技术,形式走进贫乏的功利无法精神地获得。因此,四季的生命行走将继续变化到达未来。
今天的牧人是对传统生活不放弃的人,每年聚集打马印而激情依旧,寒春的草原呈现于他们的人马生活中,马蹄扬起的风尘带给他们风马吉祥。对此的视觉表达是永恒的造型母题,可惜马的活动半径被人为限制并即将退化失去野性,不知未来的牧人将在何处追寻骏马。我的图像还原儿时骑木马的奔行,反复挤压色彩的现实面对和方式选择,绘画的当代语境被影像压迫在有限空间而看不见无限草原,对牧人的现实关怀是马将远去,剩下我对空鞍惆怅郁结。定居文明对变化的向往浪漫了世人对游牧人的错位,而我选择的四季承载的内涵远不止这些。城市和煤矿的扩张和金属围栏挤压着过去的营盘,而现实的责任约束自我的思省,世俗扭曲民族文化并肆无忌惮地再造伪民俗。表面亮丽图片和现实的油腻风情,反馈出我们的趣味形态,都市温室里走马观花的二手摄影,激情与真诚被抛弃和掩盖。忽略艺术、自我、社会和历史的反思,倾心于功利浮在表面繁荣中掩饰自己的虚弱,商业金融的时尚拍卖、消费艺术的泛滥,无数价位的身份和权威在被支配着灵魂。回头看看乌托邦的现实边缘的鞍马骑行,艺术的社会关怀是否给我们以精神的指引,马上骑行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不敢懈怠的思考与危机让我对每一幅画实实在在地涂抹完成,看来一切都没有答案。
■ 敖包 油画 135cm x 270cm 2015年
■ 青祭 油画 135cm x 270cm 2015年
■ 放生 油画 135cm x 270cm 2015年
■ 洒祭 油画 150cm x 200cm 2016年
■ 春风 油画 135cm x 270cm 2015年
■ 旱井 油画 135cm x 270cm 2015年
■ 天河 油画 135cm x 270cm 2015年
■ 寒冬 油画 108cm x 108cm 2016年
■ 牧季 油画 135cm x 270cm 2015年
■ 秋营 油画 135cm x 270cm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