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兵兵
一、感官检验的定义与方法
1.感官检验
是指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借助看、闻、尝、触等方式,对饲料原料的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等是否正常作出判断,对原料中是否含有异物作出估计。感官检驗是一种常用的、也是初步的饲料质量检验手段。
2.感官检验的方法
(1)视觉法指通过肉眼、放大镜等观察饲料原料的外观形态、颜色、虫变、霉变等质量状况。
(2)触觉法指通过手的捏、摸、搓等方式,对饲料原料含水量与质地进行初步判断。
(3)嗅觉法指通过嗅觉器官感受饲料中挥发性气味,进而评判饲料品质的一种方法。
二、感官检验项目与观察要求
1.感官检验项目
颜色:原料有无代表性的一贯颜色。
质地:原料有无代表性的一贯质地。
气味:原料有无代表性的气味。
发霉:原料有无霉变。
污染:有无昆虫、鼠类及鸟粪。
杂质:有无灰尘、金属和石块等(杂质指能通过直径3mm圆孔筛和无饲用价值的原料以外的物质)。
2.饲料的感官特征观察要求
通过肉眼、放大镜等观察饲料原料的外观形态、颜色、虫变、霉变等质量状况。观察时,可将试样摊放于白纸上、在充足的自然光或灯光对试样进行观察。可利用放大镜,必要时以比照样品在同一光源下对比。注意识别试样标示物质的特征,注意有无掺杂物、热损、虫蛀、活昆虫等,检查有无杂草种子及有害微生物感染。
通过手的捏、摸、搓等方式、对饲料原料的含水量与质地进行初步判断。
嗅觉检查的目的在于判断被测试样标示物质的固有气味,并检查有无腐败、氨臭、焦糊等不良气味,嗅气味时应避免环境中其他气味的干扰。
三、能量饲料的感官特征观察
1.玉米的感官特征
一般黄玉米的颜色为淡黄色至金黄色,通常凹玉米H勺颜色比硬玉米浅。正常的玉米无酸味或霉味,无虫害和杂质,颗粒饱满、整齐、均匀、质地紧密,略具玉米的甜味,初粉碎时具有生谷味道。
玉米霉变的征兆首先是胚轴变黑,其后是胚变色,最后是整粒呈烧焦状。虫蛀的玉米可见虫蛀孔、虫或虫尸以及排泄物。
2.小麦麸的感官特征
小麦麸的颜色取决于小麦品种,通常为淡褐色至红褐色,形状为粗细不等的碎屑片,新鲜麦麸具特有的香甜味。劣质麦麸色泽暗,呈灰黑色,有结块、霉变和虫块,有霉味或其他异味。
3.米糠的感官特征
米糠粕呈淡黄色粉末状(米糠饼呈淡黄褐色的片状或圆饼状)。优质米糠应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臭,不应含有稻谷及其他异物。
劣质米糠色泽暗,呈灰黑色,有结块、霉变和虫块,有霉味或其他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