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马伟贵
(浙江省富阳中学)
摘 要:综合思维即综合性思维方式,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对于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演化与发展,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尝试从“多尺度、跨空间、多要素”等不同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思维。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命题特征;课堂教学技巧
一、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培养,是地理教育的安身立命的根本
1.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基本思想
地理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根据丁尧清博士的观点,可以将地理核心素养分为几个方面:素养一为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它是地理教育基本价值观念,是地理教育的核心线索;素养二是综合思维,地理学基本的思想,往往表现出“多尺度、跨时空、多要素”的探究维度和探究思路;素养三为区域认知,是常见的地理学习载体和方法,它提供了时空视角和认知方法;素养四是地理实践能力,为地理教育的基本学习方式,提供了各种活动经验。
2.综合思维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重要评价方向,是地理学科的精髓
地理高考命题倡导并坚持的价值观是:注重评价地理学的思维品质;注重评价地理学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注重评价高价值的地理思维能力。从地理的角度讲,综合思维是学生从“多尺度、跨空间、多要素”等不同维度,对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进行分析与归纳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例如,某次强对流天气成因“综合分析”:
通过上述从核心原理到各要素的分析,体现了由干到枝的地理学习过程,学生既弄懂了强对流天气的具体发生机制,又理清了各圈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学到了地理的精髓。如果只强调该次强对流的发生机制,则可能让地理学习出现“弱干强枝,科学基础不深,易流于浮浅”的现象。
二、从浙江地理选考命题“探”地理综合思维的考查特征
1.选考命题特征“第一探”——地理环境整体性成为历次命题必考点
【高考题回放一】
(2015年10月)18.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
A.微生物活动弱 B.生物风化强
C.有机质含量高 D.化学风化弱
(2016年4月)7.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016年10月)28.(1)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3分)
命题解析:浙江省新高考连续三次都命制了关于土壤的内容,虽然三题角度略有差异,但是都能反映出命题者想通过考查“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来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各要素协调一致)的理解。通过课本案例的深入探究来考查自然地理最重要的原理“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能达成有深度的思考。
【高考题回放二】
(2016年10月)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二:下表为环青海湖区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千米)
(2)说出21世纪以来青海湖水面变化特点,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特点——湖面扩大。原因——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发源于北部山地(祁连山)的河流;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补给量增大。
命题解析:首先根据表格内容,确定21世纪湖面扩大。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区域背景(内陆高原)+表格材料,确定21世纪湖面扩大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全球变暖,短期冰川融化增加补给;第二,植被保护,涵养水源(材料未明显说明,较小可能);第三,引用入湖河流减少,没有材料支撑(较小可能)。
该命题通过湖面扩大这一地理现象的原因分析,来考查学生对“气候、地貌、水文”之间关系的理解,解答该题的过程需要建立“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入湖地表径流增加—湖面扩大”这一整体性思维线索,凸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涵理解。
2.选考命题特征“第二探”——地理逻辑性思维成为选考命题新宠
【高考题回放】
(2016年10月)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此处略)
问题: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并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
答案整理:29.(1)沙源地:河谷及三角洲;湖岸。(2)成因:河谷宽广,三角洲面积大;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裸露的湖岸带变宽,沙源物质丰富;西北风经过湖面,尤其冬季湖面结冰,使风力增强,有利于风沙输送;受甲区域以东山地(日月山)阻挡,风速减小,有利于风沙堆积。
命题解析:
首先通过分析可以确定该命题包括两小题:其一说出沙源地;其二是分析沙地成因(强调思维逻辑性)。
再調用所学知识:沙地形成一般表现为流水和风力两种作用,冰川基本是杂乱无章的。流水:可能有三角洲、冲积扇、河漫滩、沙洲、沙滩等。风力:可能有沙漠(沙丘)、山前爬升沙丘、靠近干旱区的一些风积土壤等。
然后仔细阅读图文资料:(1)湖面海拔3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解读:高海拔,少阻挡;湖面风力强;西北风——推测风力可能是湖东岸沙丘的主导原因)(2)降水少,偏内陆——可进一步推测风力作用的影响大。(3)青海湖图像,沙丘所在地面积较大,且没有大量河流——基本可以排除流水形成的河边滩地或三角洲。
最后综合思考解答方向:
问题1 沙源地的可能性:最大——西北面的河流三角洲与河边滩地,西北风搬运而来;其次——湖滨湖岸的沙滩,湖岸线的进退形成;较小可能——青海湖以西的干旱地区;极小可能——山地水土流失(因为此地干旱为主)。
问题2 沙地成因:沙源地——西北风吹拂搬运——遇山地阻挡——风力沉积(风沙堆积)。
解题反思与小结:
该命题的核心为青海湖东部沙丘的沙源分析与成因分析,这种小尺度的地貌形态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陌生的,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地理知识迁移能力,比如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青藏高原谷地爬升沙丘问题、青海湖鸟岛变半岛”等曾涉及过或讲评过的内容,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做必要的迁移。
新高考在考核要求“认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方面,已经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认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等”。因此,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学生一项必备的能力要求。
3.选考命题特征“第三探”——地理时空综合思维考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地理研究的对象离不开时间与空间,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反映出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演化。
【高考题回放】
(2016年10月)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二: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3分)
(2)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5分)
命题解析:
本大题有两小题关于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分析:其一为鲁尔区治理前后水运地位分析;其二为鲁尔区治理后的区域因素变化及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针对第1小题,主要思考鲁尔区整治前后时间变化产生的地理现象变化,包括产业结构变化、交通条件改善、工业布局变化等方面。思考答案方向:①传统煤铁产业大幅减少,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运量减小、附加值提高,公路和航空地位提升;②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分流一部分水运;③炼铁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减小了水运的运输量。
针对第2小题,主要从治理前后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出发思考问题,该题与4月考的考题相似(4月考美国西部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思考答案方向:自然因素影响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增强。具体表现为资源和能源因素减弱,技术与人才因素增强、市场交通因素增强。
4.选考命题特征“第四探”——选考命题不断探索“地理区域综合和尺度综合”
通过三张选考卷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选考命题在学科思维上不断探索地理的区域综合与尺度综合,下面就此谈一些想法:
第一,浙江选考卷对区域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特别是2016年10月选考试卷,从选择题到综合题都建立在不同区域背景基础上。
第二,对比三张试卷的12道综合题发现,在区域选择上关注到地理尺度的综合与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尺度逐渐变小的趋势。(如下图变化)
第三,从命题的切口看,命题组对学生不同尺度空间地理现象成因的推理、演绎尤其关注。比如青海湖东部沙丘成因与沙源分析,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第四,从高考阅卷情况反馈来看,高中学生应用、分析、综合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第五,我们中学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要善于整合不同大小尺度的地理区域,以“三步走”为主要的学习线索,引导学生学会对区域特征、区域人地关系问题的理解、剖析和综合。
三、从课堂教学“谈”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技巧
1.课堂教学“第一谈”——地理整体性思维的培养(以课堂教学片段分析为例)
第一部分:小结提高
第二部分:精选例题,进行整体性原理解题思维技巧的培养
例题:根据下列材料和相關知识,完成题目。
材料:新疆阿克苏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冰糖心苹果”具有色泽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上市。
问题设置:说明气候条件对阿克苏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
教学思路设计: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反复强调材料的阅读与知识点调用相契合。
简评:本课例属于解题技巧类经典例题,通过剖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用区域要素相互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来解答问题,特别强调材料阅读时的信息挖掘和原理知识的灵活调用,对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大有裨益。
2.课堂教学“第二谈”——地理时空综合思维的培养(例谈)
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因受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会发生有序或无序的变化。因此在我们地理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时空要素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地理事象和过程。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与课外研究,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可能是重要的突破口:
第一,课堂教学的素材选择强调时空的演化、发展。
例:素材选择“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整治”——地理现象的时空综合、演化。
教学设计思路核心为三部分:“昔日景象—今非昔比—兴衰得失”。
教学内容涵盖自然和人文——①田纳西河水文水系演化;②田纳西河生态系统演化;③田纳西工农业发展;④田纳西的发展经验迁移至“珠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保持、立体农业和高能耗产业等)。
第二,课堂教学的分析侧重时空变化,并且关注描述方法的指导。
例如,在“区域发展阶段”内容教学时,教师应特别强调区域发展三阶段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发展状态”等角度的典型变化,巧妙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时空变化的综合把控。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1)在区域发展早期,某一优势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匹兹堡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直到19世纪它才成为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2)在匹兹堡由皮毛贸易场所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三,利用遥感图片教学,突出比较研究在时空综合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可视化水平,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应该给学习者提供分析、综合、改变视角和尺度、多角度比较地表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遥感图像解读,比较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也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的遥感图像变化,去发现某区域地理现象或过程的演化。
四、反思与感悟
对于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演化与发展,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尝试从“多尺度、跨空间、多要素”等不同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思维。根据近几年浙江高考题的常见题例,并通过对近三次选考试卷的深入比较研究,笔者形成几点粗略的感悟,與诸位同行一议:
1.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从根本上取决于学校地理教育是否强调对“地理学科思维”的关注。
2.地理学科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思维培养的核心思维,应该不断地在教学中予以体现。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结合高考命题趋势与课堂研讨,形成比较有效的综合思维教学微专题。
4.我们高中地理教学完全可以打破以往只局限在学校教室里进行教学活动的局面,可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大课堂的全程导学模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地理、理解地理、剖析地理,形成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参考文献:
[1]张亚南.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0(4).
[2]丁尧清.浅议综合思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周仁富,项爱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区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R].2010.
[4]马伟贵.“五步答题策略”在高三地理主观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富阳区获奖专题论文,2014.
编辑 王亚青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