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路
(江苏省常州市横林高级中学)
【案例背景】
一直以来诗歌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各自安静地留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少有跨界现象。而今,我们试着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上,以文本为基石,以题材为突破口,打破现代文、作文、诗歌的界限,以大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花开三枝,枝枝相连。
【案例实录描述】
一、导入
万水千山总关情,让我们跟着炊烟回家,共看桃李春风把酒话桑麻;让我们踏遍祖国山水,齐听鸟鸣虫语临风唱天涯。今天,我们以“山水”话题为例,从诗歌王国到现代文山水再开垦作文田园。
二、大阅读之山水田园题材诗歌
师:山水田园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菊花、鸡、犬、禽雀等等。我们以前曾归纳过山水田园诗歌景物描写的常用手法,请同学们一起回忆下。
生:山水田园诗歌常见手法有:白描,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感官、视角变化等。
师:请同学们再回忆下山水田园题材诗歌主要表现的思想
感情。
生1:對自由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热爱自然、生活,钟情山水、田园;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例:《过故人庄》孟浩然)
生2:借以表达对黑暗官场的不满;厌恶官场,向往隐逸。(例:《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生3:对劳动生活的歌颂;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艰辛。(例:《插秧歌》)
三、大阅读之山水游记题材现代文
师:刚才我们一起总结回忆了山水田园诗歌的意象、手法、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一篇山水游记类的现代文阅读——《天下西湖》。请同学们也从意象特征、手法和情感这三个方面入手,解读这篇文章。
生:本文写作对象为西湖,它凭借秀丽雄劲的自然山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区别于江南其他地方,表达了天下人对其的喜爱和赞美。
总结:山水题材文本注意点:
1.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握景物的寓意。
2.注意景物描写的常见手法。
3.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深入拓展,“山水”话题作文
师:刚才同学们由山水田园题材诗歌受到启发,以意象、手法、情感三个抓手为基础,进入到对山水游记类现代文阅读的解读,同学们能否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呢?请同学们以某处山水为例,参考刚才归纳总结的意象、手法、情感,写一篇文章。
附:学生作文《东岳游记》
中考结束后的暑假,我逃离了让我透不过气来的家,来到了泰山。
孔子云:“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座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风景,我想,也许这能让我的心里好受一些。
午夜,我揉了揉因为睡眠不足而发胀的头部,乘车来到了中天门,从这里向上,运气好的话可以赶上日出。而此刻的泰山被夜雾笼罩,有种神秘的感觉。
山路十分陡峭,身上也有些冷意,四周没有休息区又是伸手不见五指。我披着租来的军大衣,啃着驱寒的煎饼卷大葱,心情坏到了极点,甚至有了退缩的想法。可是走着走着,我突然发现,一根手杖,一壶水,一丝微光,这不是一个专属于我的小世界么?这不是我现下正在寻找的一方安静之处么?远离了繁华的都市,远离了喧闹的人群,浮躁的心境开始变得释然,原本虚浮的步伐开始变得稳重,也许这就是传说中“心如明镜止水”、宁静致远的境界吧!
夜幕渐渐散去,许多被浓雾笼罩的地方也慢慢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那是一些文字石刻。书法严禁宽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婉转,这些文化符号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从广袤的时空向我扑面而来,在亘古不变的泰山下,我感受到了它的厚重、博大。
天色转明,雾气散尽,泰山的雄伟景象才真正地展现了出来,向上看,是一座座琼楼玉宇,往下看,则是向上攀登的旅人。
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成为这批旅客中的领先者,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内心。
台阶十分陡的十八盘,过去了,南天门观日峰,也过去了,我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泰山的最高点。哪怕上面有再多的危险,我也要征服它!
最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凭借这手杖,我成功地登上了最高点。向西边望去,远处是云海;向东边望去,山连着山,云与山形成了十分壮观的美丽景色,那是在城市中见不到的。此刻我融入了这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对这叹为观止的景象顶礼膜拜。有一种“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鼓舞着我,让我彻底解开了心结。
面对这千古不变的神山,我感受到了:和永恒的大自然相比,人,不过是大海中的一粒小米,何必为了人生失意而发愁?活出自然,活出本真才能活的自在!
在渺渺的云雾中一个少年拄着手杖,大笑着,张开双臂迎接升起的太阳,迎来了他人生最壮观的一次日出!
【案例思考与启发】
启发一:学生作文《东岳游记》抓住泰山陡峭、有雾、安静厚重、博大、壮观、永恒的特征,采用引用诗句、视觉和嗅觉相结合、视角变化等手法,作者内心经历了由压抑苦闷到对泰山崇拜;感受到人生的豪迈及人生的短暂;最后领悟到要活出本真、活出自我的变化过程。可以说学生已经基本学会从意象、手法、情感三个角度进行写作。
启发二:以某个题材为主,从而使原本隔离的诗歌教学、现代文教学、写作教学三者互相联系、互相生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编辑 温雪莲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