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佳
[摘 要]女性高知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何使更多女性更好地发挥才能,为组织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是目前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组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以女性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女性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机制,探寻女性教师择业阶段和职业认同阶段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个体特质与社会环境对女性高知人才择业动机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经历与组织环境对女性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高校教师;择业动机;职业认同;扎根理论;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72-03
21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组织的变革,步入职业场所的女性工作者越来越多,女性对组织的发展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这一话题。高校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科学研究产出场所,是我国科研的前沿,并承担着行业间互动及创新的艰巨任务。从而可以看出,高校女性科研人才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由此,关于高校女性科研人才职业成长的研究将成为值得关注的新议题。
一、理论背景
(一)高校女教师
高校教师指的是在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专职教师。女性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师中普通而又特殊的一个群体,从日益增长的女性高校教师人数可以看出,高校已经成为女性人才就业的主要选择之一。本文研究的高校女教师全部来自于 985、211全日制重点大学。
(二)择业动机
一般认为,择业动机是指个人对其未来职业的认识及做出选择的思想活动。有学者从需要的角度出发,认为择业动机是由个体自身的多种需要所引发,从而促使其决定选择某一职业并保持这一决定直到实现的心理活动过程或动力。[1]综合对现有择业动机的研究,笔者采用郭亚林的定义,择业动机是指个体在结合自身情况与外界需要的条件下,促使个体主动寻求职业、权衡各方利弊, 最终确定职业的内在驱动力。[2]女性因其自身生理特點,性格特点,以及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期待,在择业过程中会体现其特殊的偏好,因此在择业动机方面具有性别特点。
(三)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评价。Moore和Hofman认为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角色总体评价,其中包括该职业角色的重要性、吸引力、与其他角色的融洽性等。[3]从针对教育领域的研究出发, Goodson和Cole认为教师的认同发展是不仅需要从个体自身具有的特质考虑,并且同时需要考虑职业特质。[4]Volkmann和 Anderson研究得出,教师在工作中的个体自我形象和个体感受到要发挥的教师的角色,在复杂的动态平衡中形成教师的职业认同。[5]从本研究的角度出发,由于研究对象已经选择为我国重点院校女教授,其职业认同特指认同状态,我们采用汤国杰的定义,即高校教师对自身从事职业的主观看法,教师个体情感上对职业的依恋、认同和心理投入,从而形成维持教师职业的愿望。[6]
(四)影响职业认同的因素
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关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前因变量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个人经历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经历因素是指教师个人在成长过程和工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对职业认同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Newman等人的研究表明,专业学习经验、实习经验、初为教师时的经验以及在工作中累积的教学经验,都是影响个体对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7]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会形成对教师职业不同的认识,并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实践经验,对自己的职业认同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Doyle首先提出,社会中的教学文化和学校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其职业认同的个体感。[8]Sugrue认为实习教师的职业认同会受到职业环境的影响。[9]张军凤认为,合作型的教师团队文化,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协商与认同机制会促进教师的职业认同。[10]
三、研究设计
为了深入探究影响企业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本研究需要搜集原始资料,并对获得的资料按照扎根理论的步骤,构建理论模型。
本研究严格按照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操作步骤,展开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总共选择了11位来自于国内985、211高等院校的女教师。其中,6位女教师的资料是来源于半开放式面对面访谈,另外5位来源于访谈报道等二手数据的整合。
通过对原始材料的整理,我们在确认了资料的丰富性和饱满度及排除了同源误差后,进行了编码分析。经过分析,得到164条原始语句,通过概念化和范畴化后,归纳出16个初始概念,6个主范畴,分别是个体特质、择业动机、职业认同、个人经历、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6个主范畴间具有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的基本理论框架。
四、编码结果分析
通过编码与分析,本研究发现个体特征和社会环境会在女性高知人才择业阶段影响其择业动机,使其成为高校教师;个人经历与高校的组织环境会影响其职业认同,使其接受教师角色并在该领域里持续发展。
(一)个体特质与社会环境对女性高知人才择业动机的影响
个体因素会对个人的动机与决定产生影响,包括择业动机与选择。个体特征因素包括其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等人口统计学因素,而且随着个人因素的改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可能发生变化。魏淑华在对教师职业认识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分析表明,男女教师在教师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技能以及职业期望等方面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女性对教师的职业认识水平要高于男教师。[11]当高知女性即将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时,一方面保留着对学习和科研的兴趣,另一方面往往面临着家庭—工作的平衡问题。高校教师的工作相对灵活,可控时间较多,能有效缓解家庭—工作间的矛盾。因此,性别这一个体特质将会对职业动机产生影响,使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在高校中担任教师职务。
事例(以下隐去访谈对象的真实姓名,仅以字母及数字为代号):
“目前从事的工作恰好是我的兴趣所在,而我还能够利用我的兴趣养活自己,这是工作给我带来的最大满足。”(X)
“我觉得科研工作很有趣。做出创新成果,有些时候是灵光一闪,但更多的时候需要不间断地探索和长时间的积累。”(L1)
“虽然后来大学里面老师的竞争压力也挺大的,但我还是希望能在大学里面工作。就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它时间比较自由;另外一个是学术研究,可以自由探索,可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那些话题去研究,去关注一些问题,而且时间相对自由,可以同时照顾家庭。”(L2)
外部环境的因素如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等因素都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形成过程产生影响。教师的社会背景在教师职业认知的形成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影响了作为一个教师的理解。[12]因为教师能获得的各方面资源都相对较少,对于男性而言并不是一个很能让其满意的职业;但相对来说,女性更能从教师职业中得到成就感的满足,使女性相对于男性更愿意选择教师作为职业。尤其随着中国的发展,对人才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高校科研环境的支持也越来越大,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无论从薪酬福利,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等方面对女性而言都优于其他行业。
事例:
“女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领域的女性,比较容易令人瞩目。本来我们这个领域的女性就比较少,当你做汇报的时候站在台上,人家一看你是女性,就觉得你的科研做得还挺好的,还要兼顾家庭,就会对你刮目相看。”(L1)
“中国在最近几十年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地方,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们不能等人家把什么都建设好了再回来,我还是更希望能在祖国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的人生才充实。”(G)
“实际上这个学校它就是本身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这个行业渊源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我觉得这种影响还是蛮大的,否则我不会和这个部门这些项目啊,联系得那么密切。”(F2)
(二)个人经历与组织环境对女性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对已有文献的研读发现,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使教师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较高评价,都会影响知识分子愿意从事教育职业的意愿,也就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不少研究表明,教师在其职业认同形成的过程中,经历过矛盾与挣扎。教师要在多种角色间进行转变,从知识的载体到知识的传播者,接受者与传播者之间的转换,这些角色间的平衡过程就是其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女性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因其自身具有的思想细腻,愿与人亲近,同理心等性格特点,也会对其教师身份的职业认同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女性高校教师在任职期间,个人经历与职业认同间具有影响关系。
事例:
“这个过程在其他人眼里或许看起来比较辛苦,其实,是苦中有乐。如果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而是真觉得科研工作很寂寞,需要极大的忍耐力才能坚持的话,那选择做其他的工作或许更好些。”(G)
“最兴奋的是什么?每一个阶段兴奋的点不一样。当研究熊猫的时候,熊猫看见我们终于不跑了,产仔的母熊猫能够接受我,让我来摸它,我就特别高兴。那种接受,那种真正被接受的感觉,真的觉得是一个奖励,来自熊猫的奖励(笑)。我得过很多很多的奖励,但是那个奖励我觉得是最难得的。”(L2)
“首先你要不讨厌做科研,就是愿意去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科研。有多喜欢肯定是说不上了,先不讨厌,然后做着做着就慢慢会喜欢了。其次呢,科研一定要找对方向,你要找准一个目标,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不要过高了,然后坚持做。”(Z)
还有学者的研究也证明,教师的职业声望与地位、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会对职业认同的形成产生影响。Dillabough 认为,个人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要受到周围人际互动的影响。[13]Goodson和Cole指出,教师个体内外和学校内外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教师的认同发展是确立在个体和职业的共同基础之上的。[4]我国重点高校作为全国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校园氛围、工作氛围及科研氛围都毋庸置疑的好。加之科研团队本身具有的高素质、专业性与时间上的自主性,都会加深其中女教师对组织及职业的认同。根全球数据来看,女性具有比男性更强的团队协作意愿与组织意识,因此女性教师更加会受到组织内部的环境的影响,进而产生职业认同。
事例:
“你想做什么,那你就做好。學校没有说你只能做你这个专业,或者是这个方向,你不能做别的方向或什么,没有条条框框很多的那种,所以你只要是想发展,如果有机会能发展就能发展起来。”(F1)
“当初经费非常紧缺,连基础的实验仪器和材料都无法购齐。所幸后来系里支援了36万,作为购买第一批仪器的经费,这笔费用直接坚定了我做实验的决心。”(Q)
五、研究结论与不足
本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在对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相关论点与论据,并以中国重点院校女教授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做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个体特质与社会环境对女性高知人才在择业过程中的职业动机产生影响。女性由于自身生理因素、性格特点和面临更多的家庭—工作的平衡问题,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女性高知人才需要能够正确理解和面对自身个体特质,选择更为合适自己的行业及职务,产生职业动机并做出职业选择。社会环境作为影响生活方方面面的大环境,存在着对女性高知人才就业的机会与支持。因此职业动机是女性高知人才在结合个体特质与社会环境情况下所产生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2.个人经历与组织环境对女性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产生影响。在女性高知人才成为高校教师后,教师任职期间的个人经历与高校的组织环境都会增强或削弱女性对该职业的认同感。只有在职业认同感较高的情况下,个人才会愿意留在组织中并持续地为组织作出贡献。女性高校教师在工作中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模式,使自己更加适应该职业。高校也应适当地调整组织环境,为其中女性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使其中女性员工获得职业成长的同时获得高效益,实现双赢。
3.本研究采用的定性研究的方法所分析的样本数量较少,虽然能够对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形式进行更为升入的研究,但并不可以完全代表整体,这是此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因此,本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进行量表的设计和实证检验,以便进一步验证所得结论,提高研究结论的适用性。
[ 参 考 文 献 ]
[1] 付风莲,黄理稳.(2008).当前大学生的择业动机浅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76.
[2] 郭亚林.硕士生的择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3] Moore M, Hofman J E.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Israel[J]. Higher education, 1988(1):69-79.
[4] Goodson I F, Cole A L. Exploring the teacher[J].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1994(1):85-105.
[5] Volkmann M J, Anderson M A. Creating professional i?鄄dentity; Dilemmas and metaphors of a first?鄄year chemistry teacher[J]. Science education, 1998(82):293-310.
[6] 汤国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信效度分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96.
[7] Newman M E J.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Z]. 2001(2).
[8] Doyle W. Classroom knowledge as a foundation of teaching[J]. Th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990(3): 347-360.
[9] Sugrue C. Student teachers' lay theories and teaching identiti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97(3):213-225.
[10] 張军凤.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教师发展研究,2007(4):39-46.
[11]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5.
[12] 朱伏平. 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2.
[13] Dillabough J A. Gender politics and conceptions of the modem teacher: Women, identity and professionalism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99(3):373-394.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