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审美化的生存共享*
——论新媒介时代艺术生存环境的变化与审美趣味的变迁

2017-03-26 20:27张文杰
文化艺术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艺术

张文杰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滁州 239001)



泛审美化的生存共享*
——论新媒介时代艺术生存环境的变化与审美趣味的变迁

张文杰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滁州 239001)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它依托网络技术,使得艺术作品可以与更多的读者观众展开在线互动和直接交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及时反馈信息的效果。网络开放、自由、平等、共享的特征实现了新媒体艺术多元化的生存共享。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中,新媒体艺术又使得科学跟艺术融合起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和手机上翻阅并欣赏短视频和多媒体艺术作品,日常生活也变得更加审美泛化。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带有电子世界的语言特征,它吸引当代人去阅读、欣赏,使得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方式也与过去不同,不仅影响了当代艺术家对传统观念的重构,而且还对其创作方式,甚至对整个艺术实践的过程或程序也起到了革新的作用。

新媒介时代;艺术生存环境;泛审美化;审美趣味

随着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传播的迅猛崛起,网络技术催生了手机动画、网络视频、数字插画、游戏动画、网络文学等与人们审美趣味相关的新媒体艺术的诞生。这些电子艺术或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网络技术的威力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趣味,并且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手段进入寻常百姓家,使日常生活泛审美化,审美活动成为新媒介时代人类生存共享的技术文化。这也使现代艺术家们不得不将自己的艺术手法转向对信息技术的寻找和借鉴,使审美创造的作品和审美行为变得更为直观、多样和逼真,网络艺术[1]的丰富多彩日益成为当代人们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不可否认,网络艺术毕竟依赖于以传达数据信息为主的计算机技术,而且这种新的科学技术对世界人生的理解和把握方式,跟以雕塑、绘画、音乐、文学等关注人类生命生活的传统感性方式相比较,确实还是有一定距离。但它仍然以数据信息的传达方式,结合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多样化的表现力量,呈现出了新的人文价值,构筑和展示了现代人特定的生命理念和生存方式。无论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多么具有技术操作和支配的成分,人为的秩序、情感的选择和理念的传达总是贯穿其中,表达了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复杂性和对外在世界的深度体验,从而重新构筑了一个新奇的网络人文世界。在这里,网络技术不过仅仅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传播信息的技术平台,真正起作用并形成诸多新媒介艺术品的,是信息时代中网络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审美趣味的嬗变追求,而这一点既凸显了网络表达的虚拟性,也展示了新媒体艺术作品自身的虚拟创造性。

何为新媒体艺术,其主要内涵是什么,学界至今尚未明确界定。[2]这一领域的研究学者认为,当下使用的“新媒体艺术”这一概念,主要是根据马克·崔波 (Mark Tribe)的定义为基础,因为他曾在1996年将新出现的电子与网络媒介艺术作品形式,如光盘(CD- 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艺术(Digital 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艺术作品统称为新媒体艺术。被看作是新媒体艺术先锋人物的罗伊·阿斯科特 (Roy Ascott)曾指出: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这一定义实际上与互联网时代的电脑数据信息联系在一起。国内清华大学学者鲁晓波对其界定如下:以信息技术、知识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为载体形成的新的艺术呈现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强调观念性、艺术性、 思想性的探索。除此之外,苏珊·阿里特(Susan Acret)对它的定义更为宽泛,认为新媒体艺术首先是将先进的电脑技术语言能应用在艺术作品的创造中,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以及视频技术创造出的网上虚拟艺术、视像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并且是一种新出现的艺术类型。当然,这种定义和描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由于新媒体技术、网络科技和数字艺术的充分挖掘与拓展,新媒体的艺术类型更为多样化,出现了像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电脑动画、实验动画、多媒体互动、数字录像[3]等新兴的艺术模式。

我们在寻找新媒体艺术定义的同时,不妨可以先回溯一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源头。我们会发现,新媒体艺术式样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当时美国电视机已广泛使用,那时的艺术家们已经开始使用能模拟信号的便携式摄像机和录像带,使得录像艺术成为新媒体艺术出现的先锋模式,因而录像艺术几乎成了新媒体艺术形成的重要标志。很快,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建立起大众电视台,开始兴致勃勃地制作起自己的实验电视节目,出现了探索性和实验性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无疑是将新的电子技术和当时出现的艺术思潮尝试性地加以融合,使得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视觉艺术给观众带了巨大的吸引力。这些实验电视中心不仅仅为当时欧美的艺术家提供了技术上的最新装备,也使得艺术家们能与电子技术人员得以直接交流与合作,极大地刺激了电子新技术在视觉艺术作品中创造性的作用发挥,电子视觉语言日益成熟,图像处理和着色合成器的发明更为这种新媒体艺术的完美形成增加了无穷的魅力。接着,一些非营利性质的媒体艺术中心开始得到更多商家赞助,经济上的强大后盾促使这种新媒体艺术能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使得当时的路向装置艺术变得更加成熟,也使得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如何能让电子媒体艺术与传统视觉艺术更完美地融会起来,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

到了20世纪80年代,录像艺术与架上艺术、雕塑等传统艺术在各种国家大型展出中已十分流行,而且变得时尚。到了20世纪90年代,新媒体艺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摄影技术的迅速崛起和蔓延,在图像处理、影音编辑和游戏互动方面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突破,比如利用网络技术上的三维虚拟、计算机动画、图片修改等,使得各种电子视觉艺术更为逼真、丰满和多彩,加上数字编辑、影音互动和感应、游戏程序等,更能准确地传达人物形象和画面情节的审美感染力,冲击着读者观众的视觉感受,让人目不暇接地体验着新媒体艺术丰富多彩的震撼效果。这个时候,传统的录像艺术也开始日益被数字技术所替代,制作视觉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们不再迷恋过去传统的组合方式,而是广泛地借助于新技术开发带来的数字摄像机、数字编辑、DVD光盘刻录和投影仪播放技术,使得视觉艺术的传达日趋完美。在视频、音频播放技术方面, 人们开始大量使用投影仪、电脑程控、DVD 光盘等,极大地增加了新媒体艺术播放的逼真度、画面感、动感和审美感。到了今天,人类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增强了艺术作品创造的审美效果,新媒体艺术作品越来越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可,在国际大型艺术展览上也日益得到承认。除此之外, 在媒体工业与相关政府机构的支持下, 欧美和日本还成立了专门展出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美术馆或展厅, 如德国的艺术与媒体业中心、电子艺术中心, 荷兰的国际录像艺术展以及日本的 ICC 中心,这些都标志着新媒体艺术别开生面的动感魅力在全球开始推广和演进。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它依托网络技术,使得艺术作品可以与更多的读者观众展开在线互动和直接交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及时反馈信息的效果,网络开放、自由、平等、共享的特征实现了新媒体艺术多元化的生存共享。[4]例如网络多媒体文学,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语言文字表达的艺术,而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多媒体体验艺术,它在影视常规的视、听多媒体信息基础上,逐步转向三维视觉、立体听觉、质感触觉以及嗅觉等,更为逼真地虚拟现实环境发展。依托于网络的这种多媒体文学,以其审美感觉的立体化和开放性标志着当代艺术生存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由此带来了人们审美趣味、审美快感和审美方式的嬗变。如多媒体文学文本吸纳了图、文、声、影等感性的审美形式要素于一身,形成了对人体感觉器官的全方位开放,便于读者或观众立体化地感受信息对象所传达的艺术魅力。这类作品总是根据叙事情节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大多在文字文本的背景上通过Flash画面的流动或增设旁白来实现虚拟真实叙事,还能够用声音、音乐、音响等听觉效果来酿造故事氛围,实现对欣赏者视觉、听觉感官的立体冲击。从古希腊时代起,“艺术”就与科学“技术”纠缠在一起,难以分开,其创造性和神秘性与人的审美感性世界有关,因此艺术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发展现状下,新媒体艺术又使得科学跟艺术融合起来,使得日常生活变得更加审美泛化[5],为艺术的传统和未来的联结搭起了一座桥梁。因此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带有电子世界的语言特征,它吸引当代人去阅读、欣赏,使得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方式也变得与过去不同,在现实中不断发展着自身,同时又改变着传统的审美方式,因为计算机的艺术语言与数据表达方式,不仅仅影响的是当代艺术家对传统观念的重构,而且还对其创作方式,甚至对整个艺术实践的过程或程序也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具有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信息密集、时空缩略、群体作用增强,但作为传统艺术最基本的要素如想象力、思想性、情感真实性等,依然是网络时代电子艺术不可缺少的可贵品质。

毫无疑问,媒体存在的多元化肯定会带来艺术传达方式的多元化,从而也为促使人们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发生新的嬗变和新的适应提供巨大的推动力。以当下的网络和手机媒体为例,这种新媒介方式几乎调动了当代人的所有感觉方式来体验新艺术媒介的形式,把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高度融为一体,甚至还呈现出更为高级的嗅觉、触觉和动感,充分体现了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和移动1艺术的审美感性特征,印证了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最早将美学界定为研究人类感觉、情感的学科的合理性。美国媒介文化理论家米切尔(William J. Mitchell)曾经说过:在计算机网络世界里,“用卡通动画人物代表代理人在图形界面设计中轻而易举。……如果卡通人物不够带劲,你可以轻而易举地选取数字化电影中的明星来扮演可人的接待员、机智的股票经纪人、体面的男管家、善解人意的图书管理员、足智多谋的情报人员,或随便什么你想象出来的角色”[6]。 因为媒体革命不仅促进了艺术形态的更新、艺术生存环境的变化、观众审美趣味的嬗变,而且也推动了艺术研究在观念和方法上的不断求新求变,铸造了纳尔逊的超文本(1965)、劳雷尔的交互性幻想系统(1986)、考西的后有机表演(1995)、阿赛斯的遍历文学(1995)、默里的数码媒体美学(1997)、斯洛恩的数码小说(2000)等层出不穷的新媒体艺术理论,标志着别开生面的新艺术形式产生的时代到来。无论你是否承认,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四处泛滥的今天,几乎人类拥有的所有可能的各种感觉接受方式,在网络世界和手机媒体中都得到了精致绝妙的应用,审美感觉的多维度享受构成了全方位的信息交流,使得由网络和手机媒体作为一种艺术媒体所构成的艺术世界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和高密度的信息含量,同时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立体的和全方位的艺术呈现方式,以方便快捷的速度创造着新奇而富于魅力的艺术体验。

与西方相比,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几乎与西方遥相呼应。国内最早实践新媒体艺术形式的是张培力,他从1988年就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录像来记录自己的观念艺术,如其作品《30×30》传达的是将玻璃摔碎的细节过程。中国第一次录像展出是在1996年9月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展出的作品主要包括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大多是张培力、王功新等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开拓者创作的作品,当时在国内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众多艺术批评家看作是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里程碑。几乎就在这期间,中国新媒体艺术家开始活跃地将自己各种风格的电子艺术作品带到世界各地的媒体艺术节展览中去参展,因此引起国际新媒体艺术界的关注和赞赏。近几十年以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大型艺术展或国际双年展,大多都离不开对新媒体艺术的展示,处处都有中国艺术家们的实验性作品,展厅里随处可以看到投影仪和电视屏幕,这说明新媒体艺术的到来处处依托着互联网技术和视觉化的多媒体荧屏带来的特殊技术环境。比如2004年在上海以“影像生存”为主题展开的双年艺术展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大展。到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突飞猛进的今天,由于艺术创造与观众审美接受的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艺术形式也随之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发展之势,因此其前景不可小觑。艺术范围的不断扩展导致了审美的泛化、娱乐化和日常化[7],因此,从整个网络媒体艺术的发展势头和前景来看,它已经不只是一种新艺术的类别,它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联系、沟通人和信息世界两者之间的重要介质,而且成为当代媒介文化艺术呈现的重要界面,不了解和不参与其中的交流沟通,就不能很好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沟通和购物的重要工具,加上手机终端技术的日益完善,智能手机用户逐年增长,手机媒体已经开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必不可少的方式。同时,手机媒体以手机终端为渠道,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它可以运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模式来传播信息,可以融合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直接传播到用户的客户端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上网、看小说、听音乐、看电视和视频广告等,进行随时随地的艺术审美和信息交流。手机媒体的这种个性化、互动性、随身性、即时性、趣味性特点,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选择方式与审美方式,既可以满足市场营销和广告传播,又可以使用户通过视觉化、艺术化和审美化的视频、文字、图片和音乐等艺术手段,边看边欣赏,享受其中的美图、美音、美感,让人赏心悦目地吸纳一些对自己有用的重要信息。同时,又由于手机媒体拥有详细的用户数据库,精确的地理定位,方便快捷的互动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锁定目标群体,通过有效的艺术化和可视化的媒体投放,为企业搭建一个与消费者沟通、互动的渠道,将艺术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一些数据表明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基数庞大,这就意味着智能手机用户在我国覆盖面比较广,传播信息的影响力可以渗透到各个地方。正是在当下的4G时代,传统艺术的高不可攀早已成为过去。用户完全可以通过手机界面上的APP欣赏微电影的精彩瞬间和画家独具匠心的神来之笔,也可以使用APP跟国内某位书法名家联系、沟通,获得独家定制的满意的书法艺术作品。在使用这种智能手机的过程中,无论用户愿意选择手机界面的UI,还是选择APP的Logo、界面[8],都可以感受到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所带来的科技质量、艺术内涵和传达的文化信息,视听艺术的传达更为方便快捷,更加平易近人和更具审美趣味。

当然,新媒体技术在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都十分有利于个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但网际行为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特征,人与人在戴着面具打招呼,一般都会隐去真实姓名,“相见恨晚”“红杏枝头”“何日君再来”等网名十分具有文化韵味和诗意色彩,也很能吸引对方来与你联系、沟通,但网民的身份和职业都无法确认。网民可以任意将自己装扮为某个部落的首领或企业老板,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古代将军或公司总裁,既可以亲领百万大军征战沙场,也可以游刃有余地指导和策划某个城市的整体建设,体验一下无所不能的成就感……网络沟通与交流的体验可以使你回避现实中的各种挫折和危险,让你体会在现实中无法经历的复杂体验,这些无疑会丰富私人用户的审美体验和情感想象力,不断拓展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生活空间,为新媒体艺术创造新奇迹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网络与手机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分散体系结构和大众化、平民化、通俗化、艺术化的特征,又使分权心态日益弥散,冲击着以往社会根深蒂固的“集权心态”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审美观念,这些都会对改进当代社会体系的民主化、开放化、大众化、全球化的审美心态提供宽广的文化基础。但同时也不能不关注到这种网络传播文化和新媒体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人情隔膜、信任危机、信息污染、色情泛滥、网络诈骗、人格障碍等问题。在新媒介以快捷的速度与高超的质量传播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也不得不警惕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以及黄色下流的低级趣味到处风行,导致色欲横流和唯利是图,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会起到瓦解作用,也会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发生畸变。人们会被各种无用的海量信息所侵扰,会被那些无孔不入的垃圾信息所淹没,可能会神魂颠倒,想入非非而不知所措。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毕竟伴随着面对面的各种丰富表情,而在网络世界到来之后,人际交流越来越与大众传播融合为一,使得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的人性美、真诚的人情美在赛博空间(cyberspace)更加容易平面化、一律化、单调化,真挚的感情和诚恳的信任容易被媒体工具的冷漠所抽空。因此,培养网民和手机用户健康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变得更为迫切,并要警惕技术万能和工具至上导致人性异化的弊端,同时也要对新媒体传播中道德和审美权威缺失所带来的道德失控、审美混乱,以及情感泛滥的狂欢化、庸俗化和肤浅化进行理性批判和防范。

总的来说,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带来社会文化生活与审美趣味、审美方式的变化,是与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迁、生存状态变化以及民俗民风、社会时尚、文化心理、审美观念的演变相互联系的,而且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信息传播的变革和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必然会影响人们日常沟通和思想情感交流的方式,还会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社会行为和精神文化形态,进而会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取向中去。当代社会的传播手段日益发达,使得依托于新媒介平台的艺术也变得越来越生活化,而且更多地呈现在人们的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过程中,这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接触面,即新媒体担当起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的媒介功能,周围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去感知它、接触它、品味它和享受它,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判断和行动。因此,新媒体艺术通过网络技术、移动通信等手段形成一种联系广泛而紧密的纽带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传统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无疑会遇到各种挑战。同时,这种传播的威力也推动了艺术与其他领域更为广泛有效的合作和交流,使得传统的、高贵的、难以接近的艺术回到大众身边。

[1]王燕.论新传媒时代的网络艺术教育[J].新闻大学,2012(11):90.

[2]黄鸣奋. 新媒体艺术理论的起源[J].东方丛刊,2009(1):197.

[3]孟卫东.新媒体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当代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01.

[4]邱秉常. 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的传播[J].鄂州大学学报,2008(7):78.

[5]傅守祥. 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J].现代传播,2004(7):58.

[6]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M].范海燕,胡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5.

[7]傅守祥. 经典美学的危机与大众美学的崛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3):79.

[8]周郁峰.4G网络时代手机媒体艺术审美特征研究[J].艺术教育,2016(3):130.

Survival Sharing of Generalized Aesthetic Appreciation—On Changes of Art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Aesthetic Tastes in the New Media Era

ZHANG Wen-jie

New media art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media with one-side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network technology, it enables works of art to interact with more readers and viewers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m directly online, with a strong scene feeling and effect of timely feedback. Network, featured by opening, freedom, equality, and sharing, realizes diversified survival sharing of the new media art. In the pluralistic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new media art integrates science with art, so people can read and enjoy short videos and multimedia works of art on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s at anytime or anywhere, and their daily life has become more generalized i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This new kind of artistic expression with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electronic world will attract modern people to read and enjoy freely, making their aesthetic tastes and ways of appreci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which affects not only contemporary artists’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oncepts, but also plays an innovative role in its creation or even the whole process of artistic practices.

new media era; survival environment of arts; generalize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esthetic tastes

2016-12-21

张文杰(1965— ),男,甘肃宁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文艺批评以及媒介文化理论研究。

本文系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媒介时代高校影视娱乐文化的传播与正能量引导”(项目编号:SK2014A340)的阶段性成果。

1674-3180(2017)01-0016-06

J024

A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艺术百家:马 莉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