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乐教传统是当代美育与艺术理论体系的根和魂

2017-03-25 12:59李沛健
美育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乐教礼乐艺术

李沛健

(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中华乐教传统是当代美育与艺术理论体系的根和魂

李沛健

(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中国上古时代孕育生发的“乐教”与“乐学”传统,像一条河流长久绵延汇入江河湖海永不干涸。它经历了由巫史文化到礼乐文化的“人化”与规范,融会贯通了艺术与人文、社会、自然等之间的内在关联,包含着对宇宙和人生的深邃思考,从而造就了中华文化“向内求善”“寓教于乐”的独特品性,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审美理念和艺术精神的传统特质。面临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机遇,它必然地成为我国当代美育与艺术理论体系的根基与灵魂。

乐教传统;内向求善;寓教于乐;审美理念;人格培养;艺术理论体系

中国的“乐教”传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汇集了从远古先民到上古三代华夏民族的集体智慧,从以歌舞传情、绘图形意的形下记事说事,到生发天人合一、乐天知命的形上“先王乐教”,经历了由“巫史文化”到“礼乐文化”的“人化”与规范,及至孔子内化“礼、乐”为“仁”,使礼乐文化冲出朝堂祭礼文化的牢笼,以“仁”心之德传播流变于广大社会。孔子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即把人的精神世界里的愉悦快乐,提高到比“知识”和“爱好”更为重要的层面,讲究的是寓教于乐。如《礼记·乐记》说:“乐者乐也”“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2]1536等等,无不展现着华夏民族的博大胸襟和无穷智慧。在后世数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乐教”到“乐学”及至“乐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体系,枝繁叶茂,生生不息,持续蔓延传承和发扬光大,充分反映了其至尊至上的崇高地位和中华艺术文化精神的持久性、恒定性特征。

一、中华乐教传统的历史溯源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明确纪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距今有五千年之久,在所见上古时代的史料文献中,以及近现代以来考古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存物中,均发现有史前数千年远古先民们乐舞文化生活的重要证据,充分印证了中华民族以乐为统领综合性文化传统根深流蔓的历史渊源。

《周易》《尚书》和《诗经》,为上古时代三部重要的经典文献,其中就见有许多关于我国乐文化之源的记载。如《周易》中关于“河图洛书”的故事,说人类的缔造者伏羲融合“河图”“洛书”的精华画成八卦,遂使“图像”和“文字”这两种人类早期文明的结晶流布于世。[3]而在各地遗存远古时代的崖画、地画和陶画中,就有许多生动的乐舞图像,充分反映了乐舞在先民们日常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尚书》的“舜典”“皋陶谟”和“益稷”中,记录了远古氏族时期“乐”的基本形态。特别是关于舜帝命夔担任典乐之官,要教育子弟正直温和、宽厚坚实、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的良好德行,以及“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等上古乐学和律学的原理,甚至舜帝要通过听闻六律、五声、八音考察政务,以发出符合“五言”即“五德”的声音。[4]可以看到,这其中充分彰显了“先王乐教”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诗经》305首作为上古时代的歌词总集,是由孔子在数千首民歌中逐一“弦歌”编辑而成的。如《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历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5]《墨子·公孟》:“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6]的记述,反映了我国自古诗、歌、乐、舞互为一体的综合性特征。总之,透过以上三部经典,有效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乐文化的综合性特征。

更为重要的是如有学者指出:“这三部经典所保存的不仅只是古人的经验记录,还有他们长期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智慧。《周易》从自然现象变化,看出人类趋吉避凶的法则;《尚书》从帝国朝代的兴亡与更迭,看出天命的基本要求;《诗经》则充分反映了古人对正义与仁爱的信念……此所谓哲学,是指其中有丰富的思考成分与完整框架,足以让人安身立命。”[7]特别是从人由人出之“出世说”的形成(西方人说上帝造人,中国人说盘古开天辟地造人),到天地人三才之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处事观”的凝练,及至礼乐并举、以乐为本“治世观”与“治人观”的合二为一,处处无不彰显着华夏民族独特智慧的光芒。

《礼记·文王世子》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8]这足以说明,夏、商、周三代的君王,均以“礼乐”作为教育世子的主要内容。而所以“乐修内”和“礼修外”,则反映了二者互为表里、各有侧重的基本特征。即“乐修内”决定了以“乐”教世子内在修养和涵养的基本功能,“礼修外”决定了以“礼”约束世子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功能作用。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9]这一客观与科学的论断进一步揭示出,正是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的丰厚积淀,铸就了“礼乐制”历史性丰碑的坚实基础。

然而,由于时代久远和缺少详实的佐证材料,我国学界对于上古文献中有关“六律”“六同”“八音克谐”等“乐学”与“律学”的记载多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及至近现代以来科学的考古工作的持续开展,如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先后出土25支距今约7 000~9 000年并能吹出完好七声音阶的骨笛[10];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编钟上镌刻2 800字的铭文揭开了中国古代乐学和律学体系的神秘面纱[11],等等,有效地再现了我国古代“乐教”与“乐文化”高度发达的历史面目。

二、中华乐教传统的精神实质

西周以降,周公制礼作乐,将礼和乐融为一体纳入治国的纲领之中。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是,当时所施的“六艺”教育,其中前四门“礼、乐、射、御”称为“大艺”,在周代国学中是大学的功课,为高年级的、较重要的课程,后两门“书”与“数”称为“小艺”,在周代国学中是小学的功课,为低年级的、一般的课程。[12]另如《礼记·乐记》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2]1529以至于中华乐教传统的精神内涵,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乐(yue)为统领综艺文化特质

郭沫若先生曾考证指出:“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岳),它的内容包含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岳)。但它以音乐为其代表,是毫无问题的。大约就因为音乐的享受最足以代表艺术,而它的术数是最为严整的原故吧。”[13]

夏、商、周三代,孕育形成了完美完善的礼乐治国与礼乐教育体系。西周的大学里所施乐教,是一个综合多元的教育系统。《周礼》说:“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郑玄注曰:中,犹忠也;和,刚柔适也;祗,敬;庸,有常也;善父母曰孝;善兄弟曰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曰:兴者,以善物喻善事;道,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剀今也;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发端曰言;答述曰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招》、《大夏》、《大濩》、《大武》。”[14]由上可见,周代“乐教”首先是把“乐德之教”放在首位,其次是语言表述能力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才是乐(舞)本体的教育,以所谓“六乐”“六舞”或“六代乐舞”或为教材。总体而言,包含了当今的德育、智育(部分)、美育、体育等的宏大教育体系。

东周时期的孔子办私学,仍以“六艺”为主要科目,以礼乐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宗旨,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5]2481,2487为教育的过程与结果。而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中,对人的思想的启迪,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来完成,“乐”是一个人思想全面形成的最后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16]强调的也是“乐教”在改善民风民俗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中的重要作用。故自此始,中华“乐教”及其“乐学”的精髓,深深地植入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

(二)以乐(le)为核心的审美文化特质

从《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到“天人合一”人本观念的生发,及至孔子将“乐”内化为“仁”,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和“尽善尽美”[15]2483等思想命题,也包括老子的“知足常乐”说、墨子的“兼爱”说、孟子的“性善论”和“与民同乐”观等,共同凝练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审美文化的牢固基础,其核心特征就是后世百代传承的“乐善好施”“乐而忘忧”“乐天知命”和“寓教于乐”等思想命题。

有学者指出:“西方哲学史上同样倡导‘快乐主义’,但对快乐、幸福内涵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别。如古希腊快乐主义的创始人亚里斯提卜认为,快乐就是一种肉体的享受,‘肉体的快乐远胜于灵魂的快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没有什么事物在本质上是正义的,可敬的或卑劣的,一切都只是约定和习惯的结果’。这是一种对快乐的理解。”[17]显然,这种快乐是建立在私欲满足基础上的,它必然的和儒家以人为本“乐善好施”“寓教于乐”的认知观有着天壤之别,特别是孟子在共同美感基础上提升之“与民同乐”的主张,客观地反映了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趋势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主观诉求,强调了审美的社会化和大众化,进一步彰显了“尽善尽美”的审美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态度。

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乐”具有综艺性典型特征,它曾经在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实用性意义,在三代宫廷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教育的层面则相当于当今的德育、智育和美育,之后又演变为一种普适于广大社会的“乐文化”,在学术研究的领域升华为“乐学”。正可谓:“六艺之中,乐为最崇,固以乐教教民之本哉。”[18]如有学者指出:“礼治政治、有序、自由、合理社会的建立以及个人的修养,都离不开礼乐的作用。兴中国的人文礼乐之教,是协调人际关系、安顿人们情感,进而拯救现代社会危机的重要途径。”[19]有学者将这种“礼乐型的文化系统”视为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以此区别于西方“宗教型的文化系统”。[20]也正由于在中西方国家和民族民间的文化生活中存在着由来已久的认知观的差异,从而决定了西方的传统文化偏重于科技的个体性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偏重于人文的综合性特征。

三、中华乐教传统的现实意义

百年来,由于遭受列强的入侵和凌辱,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被无情摧毁,全面否定封建文化传统和全盘照搬西体科技文化模式成为时尚。然迄今为止,虽然由于不断的学科切块分割,表象上本为同根生的艺术家族被分化瓦解,但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综合性艺术文化发展理念,却始终如一地融通灌注于所有的艺术现象之中。尤其是新千年伊始,伴随着“文化自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全面展开,古老悠久的“乐教”与“乐文化”传统再次彰显无穷魅力。如近年来学界充分关注和讨论的诸多热点问题,特别是牵涉美育与艺术理论体系的宏构等方面,都毫无疑问与之产生密切的内在关联。

(一)在当代美育教育中的作用

近现代以来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应指以美为核心的综合性艺术教育。如前述,自上古时代孕育形成并在上下五千年历史进程中长期传承的中华乐教传统,在早期阶段就包含有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等三大部分。应该说,所谓的“乐教”,实际上包含了当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全面的教育。因为“乐德之教”中所教“中、和、祗、庸、孝、友”六项,就相当于当代教育方针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乐语之教”所教“兴、道、讽、诵、言、语”等六项,就相当于当代人文学科的教育;“乐舞之教”所教所谓“六代之乐”,其中包含了古代乐舞表演艺术、视觉造型艺术和艺术审美文化的全部精要。特别是根据《周礼》的规定,宫廷“六代乐舞”(六大舞)舞者的选拔,基本标准是贵族子弟中“身体修治者”方能胜任。这充分说明,除了政治标准(贵族子弟)外,审美标准(身体修治)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份额。也就是说,在“乐教”之乐舞本体教育的层面,最重要的是赋予了艺术审美教育的内容。

我国近现代以来的国家教育方针,是在受到西方强势文化冲击洗礼基础上形成的。比如不同时期提出的“德、智、体、美”四育和“德、智、体、美、劳”五育等,事实上是把我国古代以“乐”为统领的综合性教育模式进行全面肢解后的表述。然而,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都把“美育”列入其中。这足以反映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发展理念背景下,我们的国家对于以“乐”为核心,以“美”为主旨的艺术教育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不难看到,这种经过高度肢解后的教育方针,表象上似乎更加细致和完善,本质上却难免会造成顾此失彼甚或整个天平的失衡。以至于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率先提出了“综合便是创新”的文化发展新思维,这就为中国学界重拾由来已久的综合性乐学精髓,宏构传统与现代接轨的学术文化发展新理念和新格局扫除了思想障碍。如有学者指出:“重视艺术教育和恢复儒家乐教传统,不但是提供国民素质的当务之急,也是振兴中华之必须。”[21]我们认为,在全球文化呈现历史性重大转型的当下,以综合性为特质的中华乐教与乐文化传统,必将再度转化成为我国美育教育的核心理念。

(二)在艺术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艺术学的学科理念形成于19世纪末的西方国家,其初始目的是脱离哲学、美学的巢穴,建立艺术学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在20世纪以来,该学科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其学术理念和方法即通过多种途径迅速地传入我国,包括元艺术学、普通艺术学、一般艺术学等概念的传播,均在我国一代乃至多代学人中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中国艺术学学科的诞生。而由于西方国家的“艺术”专指绘画造型艺术(美术),艺术学实为美术史论的学科范畴,这和中国几代学人倾心打造的艺术学有着本质的差别。

2011年我国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本学科旨在研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其研究方法是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侧重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各门艺术之间的关联,揭示艺术的规律和本质特征,构建涵盖各门艺术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22]显而易见,中国的艺术学理论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壁垒,通过他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探求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这一基本定位明确了中西方艺术理论学科的不同属性,充分展示了中华艺术文化精神中的综合性特征,应视为21世纪中华民族对于全球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特殊贡献。

面对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这样一个水到渠成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如何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成为重中之重。然而,由于之前学界同仁较多处在西体模式基础上变易的层面,以至于艺术学理论的学术体系呈现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附加诸多跨学科研究的结构布局。本课题研究认为,既然新拟定的学科发展纲要明确了中国艺术学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和探求艺术普遍规律的基本属性,就有必要全面超越西体格局,充分开发利用中华民族以“乐”为统领综合性艺术文化传统的精髓,并对其实施合理的现代转化和升华。因此,我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学科宏构基本预案,一种是在约定俗成的八个二级学科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变革理念;一种是以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包容性艺术文化传统精神为基础,提出建立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应用理论两个二级学科的构想。艺术基础理论含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美学、艺术鉴评,以及艺术教育、艺术文化等相关交叉学科群。艺术应用理论含艺术管理、艺术创意、艺术产业等。

我们提出这样的学科设置指导思想,旨在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艺术宏观和艺术综合理念,把一些被切割开来的艺术门类和学科群黏合管控在一个包容性二级学科之中,以改变20世纪照搬西方科技文化发展模式而造成的学科瓦解与学科泛滥等弊端。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3]我们认为,只有建立起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思想理念及其艺术理论的格局体系,方能展现“各美其美”的中国特色,进而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1] 十三经注疏·论语·雍也[M].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2497.

[2] 十三经注疏·礼记·乐记[M].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7.

[4] 十三经注疏·尚书[M].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131,138,142.

[5]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27.

[6] 墨子·公孟[M].李小龙,译注.上海:中华书局,2007:227.

[7] 傅佩荣.哲学与人生[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147.

[8]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1406.

[9] 十三经注疏·论语·为政[M].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2463.

[10]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J].文物:1989(1):1-19.

[11] 王子初.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北卷·曾侯乙专辑[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238-244.

[12]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226.

[13] 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187-188.

[14] 十三经注疏·周礼·春官·大司乐[M].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787.

[15] 十三经注疏·论语[M].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 十三经注疏·孝经·广要道[M].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2556.

[17] 王元骧.美:让人快乐、幸福[J].学术月刊,2010(4):92-94.

[18]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31.

[19] 徐复观.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121-129.

[20] 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逢——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35.

[21] 杜亚雄.重视艺术教育,恢复乐教传统[J].艺术百家:2012(3):66-69.

[2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98.

[23]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R/OL].(2016-05-0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

(责任编辑:紫 嫣)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Music Education Is the Root and Soul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System of Artistic Theory

LI Pei-jian

(School of Educatio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

The tradition of "music education" and "the discipline of music" which have their origins in antiquity are like a river in a network of lakes and seas that never dries up. It has experienced "humanization" from sorcery culture to ritual culture and established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s and the humanities, society and nature. It includes profound thoughts about the universe and human life, shapes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o seek "inward goodness "and to "instruct while entertaining" and determines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esthetic ideas and artistic spirit. Facing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t has become the foundation and soul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system of artistic theory.

music tradition; seeking inward goodness; to instruct while entertaining; aesthetic idea; personality training; system of artistic theory

2017-02-24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设置及评价标准研究》(2013GH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沛健(1986—),男,浙江杭州人,文学硕士,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讲师,主要从事艺术教育研究。

G40-014

A

2095-0012(2017)03-0048-05

猜你喜欢
乐教礼乐艺术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纸的艺术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