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辽福
九种常见土壤问题
魏辽福
健康的食品来自于健康的土壤,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管理中绝大多数农民不按比例施肥,往往只施大量氮磷肥,导致钾素匮乏。长期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耗竭、土壤中大量氮磷钾比例失调和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营养比例失调。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的残留污染,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污染以及连作和病虫害病原物污染。这些污染物长期进入或残留土壤之中,一旦超出土壤自净化能力就会“溢出”,直接造成农田土壤的污染。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后,首先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使土壤有益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土壤生物种群减少,土壤理化生物性质恶化,土壤活性下降,土壤功能变差,严重污染者会使土壤丧失生产能力,失去农业利用价值。
土壤酸化主要是由于过量施用化学氮肥和生理酸性肥料,导致土壤中酸性物质增加,使土壤酸化。土壤酸化会引起土壤养分流失,土壤有害重金属活化,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别是寄生真菌增加等问题,加速土壤贫瘠化和土传病害发生。
由于长期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使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积累,尤其是硝酸盐积累更甚。这些盐分聚集到地表,形成土壤表层次生盐碱化,轻则影响种子发芽出苗,阻碍养分吸收,作物生长不良;重则造成生理干旱,营养吸收障碍,土壤结构破坏;再甚者可导致盐害、死亡,永久失去农业利用价值。
在土壤中连续种植一种或同科作物,会使该作物所需要的中微量营养元素因连续被吸收而缺乏,也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并且前茬作物根系的分泌物因累积成为有毒物质而形成病土。
农田由于长期的机械耕作碾压和人工作业,使大部分农田土壤耕层变浅,有效活土层在15厘米左右,加之降雨、灌水沉实,“犁底层”上移加厚,形成了坚硬深厚的“阻隔层”,阻碍了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运行,阻碍了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能力越来越少,抗旱性能不断下降。
农田长期不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很少进行,中国传统农业精髓的种植绿肥也不施用,土壤有机质长期得不到补充。再加上化学氮肥超量施用,加剧了土壤碳的耗竭,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土壤有机质减少会引发一系列土壤问题:土壤酸化和次生盐碱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低下,土传病害加剧等。
由于土壤缺乏有机肥补充,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和不合理的灌溉,加之化肥的大量施用,加剧了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土壤的自然活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设施栽培是在全年封闭或季节封闭环境下,由于高度集约化、高复种指数、高肥料投入、高农药用量、高强度高频度人为干扰,过量施肥,土壤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状态,过量灌水,过度耕作与践踏,在如此强烈的干扰和巨大压力下,土壤健康急剧恶化。一般种植2~3年,就出现了土壤营养失衡、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有害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和功能退化等一系列土壤病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