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再研究

2017-03-25 03:38
南都学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经济发展

张 荣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人事处,河南 郑州 450046;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中国模式”再研究

张 荣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人事处,河南 郑州 450046;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中国模式的高度关注。从经济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资源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国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同时,通过将中国模式与先发达国家实践的盎格鲁—萨克森模式、莱茵模式和斯大林模式,以及后发达国家实践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中国模式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从体制红利到还权于市场,从投资、外需驱动到扩大内需等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模式并未完全成形,仍处于不断地调整完善中。

中国模式;效果评价;发展模式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无人能及的速度从一潭死水转变为经济发电站”,成为“除 1890 年到一战前夕美国的崛起外,最举世瞩目的经济崛起和成功故事”,演绎了所谓的“中国奇迹”,走出了一条另辟蹊径的“中国道路”“甚至开始重新定义全球秩序”,构筑了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模式”。在某种意义上看“中国模式源于中国奇迹”,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对中国模式的高度关注,发展中国家希望能从中得到解决本国发展问题的启示与借鉴,发达国家希望从中汲取经验,以克服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病,这是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模式最重要的原因。正如《纽约时报》发表的评论“中国经济的不断攀升,几乎与有关中国模式的话题同比例地增长”[1]。

学术界普遍认为,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源于2004年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 Beijing Consensus),这是西方学者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论述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雷默认为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新、实践,已经摸索出一个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新发展模式,北京共识是西方学者讨论中国模式的新起点。随后有关中国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众多学者开始对中国模式的性质、特点、存在的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2]。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沉重打击了西方世界经济领域,全球经济的衰退也剧烈冲击了西方的自由市场、自由贸易和民主模式理念。“美国经济模式的重创和中国稳定发展的独善其身,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甚至有西方学者将西方模式的衰落与中国模式的崛起对立起来,将中国模式视作华盛顿共识的替代物,迅速把中国模式研究推向顶点[3]。

另一些学者试图探寻中国模式能够在全球经济衰退中一枝独秀的秘诀,寻找破解金融危机的秘方和智慧。英国学者马克·莱昂纳德认为,中国模式是在政府有计划的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严格管理的、自上而下垂直决策的政府机器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僵化和社会的两极分化。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源在于,政府引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使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迅速调集国内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对于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模式的热潮,国内多数学者对中国模式持审慎态度。陈志武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成绩主要得益于比较成功的“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车”、和平发展的时代条件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化发展,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黄亚生不仅质疑了中国模式的存在,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模式难以为继的原因:制度的不健全势必造成中国发展的后发优势不足,届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制度成本将突显出来,因此中国模式难以持久。

学术界的众说纷纭从侧面反映出国内外对中国模式的关注,且毋庸置疑的是,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制并存的时代,在苏东国家改革转型的失败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是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对“历史终结论”的颠覆,其不仅承载着中国的未来,也为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并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2]。

二、“中国模式”的效果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通过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了全面小康的基础性工程并达到了阶段性目标。为研究评价“中国模式”的实施效果,结合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中的观测指标和规划指标,构建了经济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资源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4个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方面

为全面反映中国模式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实践效果,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行性,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城镇化率、粮食总产和生产能力四个指标综合考察(见表1)。从1995年到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61129.7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84267.45亿元,增长近11倍,其中全国四大区域地区的生产总值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人均GDP由1995年的5074元增长到2014年的46629元;城镇化率由1995年的41.73%增长到54.77%,四大区域中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得到明显上升。综上所述,中国模式的成功实施使全国和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科技教育文化方面

为全面反映中国模式在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实践效果,从基础研究与科研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件/万人)、人均教育经费(元)和人均文化产业收入(元)四个指标综合考察(见表2)。其中基础研究与科研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1995年的0.74%提高到2014年的2.32%,全国四大区域增长最快的是东北地区,由1995年的0.25%提高到2014年的0.91%;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从1995年0.23件/万人增加到2014年2.36件/万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都由1995年的0.01件/万人增长达0.15件/万人,是增长最快的地区;人均教育经费和人均文化产业收入分别由1995年的475.69元和289.78元增加到2014年的2231.52元和1409.34元。

表1 1995年—2014年全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三)资源环境方面

为全面反映中国模式在资源环保方面的实践效果,从耕地面积、森林储蓄量、万元GDP电力消耗量和一般工业固废利用率四个指标综合考察(见表3)。其中耕地面积有1995年的137619.89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162673.68万亩,全国四大区域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不大;森林储蓄量由1995年的115.91亿立方米增加到2014年的128.54亿立方米,增长最快的是中部地区;万元GDP电力消耗量由1995年的1647.31千瓦时/万元减少为811.31千瓦时/万元;一般工业固废利用率由1995年的71.29%增加到2014年的81.43%,全国四大区域只有东部地区工业固废利用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表2 1995年—2014年全国四大区域科技教育文化发展情况

表3 1995年—2014年全国四大区域资源环保发展情况

注:西部缺失西藏地区数据。

(四)人民生活方面

为全面反映中国模式在人民生活发展方面的实践效果,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四个指标综合考察(见表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995年的4283.45元、1577.7元、增加到2014年的26006.09元、9392.19元,全国四大区域中增加最快的是西部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1995年的13176.76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2518.12万人。

表4 1995年—2014年全国四大区域人民生活发展情况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先发达国家经济模式(见表5)

1.盎格鲁—萨克森模式。盎格鲁—萨克森模式又称“新美国模式”,崇尚自由主义和充分竞争,是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革命后英美盛行的经济模式,也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家纷纷效仿采用的一种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盎格鲁—萨克森模式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理论依托,以国家最小化、市场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倡导放松管制,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该模式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限制和减少政府在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调政府与经济体独立、企业分散决策为主的自由市场型资本主义。该模式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因是市场机制对经济的充分调节,主张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要求削减税赋,发挥股票和证券市场对经济的杠杆作用,鼓励个人财富的积聚。

盎格鲁—萨克森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自由竞争、放松规制、削减税赋及私有化,自由市场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决策权。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分强调竞争和个人主义容易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和企业的短期行为,引发分配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过度放松政府规制,可能引起经济失衡和泡沫膨胀。

表5 先发达国家经济模式

2.莱茵模式。莱茵模式是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又被称作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主要流行于莱茵河流域的一些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欧国家,它以社会市场经济为基础,因此又被称作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莱茵模式强调把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经济活力应建立在市场基础上,并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变革。莱茵模式继承了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私有制和竞争自由,强调市场最大程度的运转自由,但又同时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和共同富裕等先进成分。莱茵模式坚持市场自由竞争、契约自由和国家干预指导相结合,将国家经济指导性计划和市场因素相统一结合进行资源配置,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福利政策,实现自由、效率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统一。

莱茵模式注重职工目标和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以及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社会和市场、增长和分配、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导致财政透支,国家对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限制过多,容易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精神,社会失业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4]。

3.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又称苏联模式,是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社会基本制度以及具体的体制、机制以及各种政策方针。斯大林模式的总特征为过度集权,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治体制。 经济领域,国家所有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限制商品货币关系,限制自由贸易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经济的高度集权导致政治高度集权,苏联盛行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表现为:党政不分,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民主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个人崇拜盛行。

苏联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苏联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发展模式,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但过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导致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片面强调重工业化,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业生产积极性。高度集权导致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体制僵化。

(二)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见表6)

1.东亚模式。东亚模式是由战后日本首创,继而被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模仿并加以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下的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东亚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权威政府+市场经济”,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和赶超发展意识,倡导经济优先和经济立国,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利用政策和资金导向扶持特定行业的发展。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发展策略影响资源配置,创造有利于产业机构调整升级的环境,实行经济起飞的赶超策略。东亚模式实行工业化发展道路,并通过出口导向和贸易保护主义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同时还鼓励外向型发展策略,在立足国内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提高经济实力和出口竞争力。

表6 后发达国家经济模式

东亚模式发展战略的优势在于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的同时,又避免了经济体制的僵化。但出口导向型发展策略严重依赖于外部市场,经济自主性较差,受到发达国家市场吸纳能力的制约,一旦遭遇金融危机,出口受阻就会引发经济衰退。另外,过分追求高速增长和工业化发展,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社会贫富分化等一系列问题。

2.拉美模式。拉美模式指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拉美模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发展,先后经历了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模式和“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三个阶段,逐步从政府干预向市场自由化转变。拉美模式在强调民族主义的前提下,依托新自由主义和新结构主义理论,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作用,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通过扶持国内工业和制定贸易保护政策,建立宏观经济平衡的所有制格局。拉美模式还鼓励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行贸易自由化,同时实行金融体制改革,放开资本项目,推行国有经济私有化发展。

拉美模式通过由政府主导的要素配置方式向市场主导的要素配置方式转变,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实现了工业化发展和国家经济的起飞。但拉美模式主要依靠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发展本国经济,“以资源换技术”的策略并没有换来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技术依赖日趋严重。另外,照搬照抄国外市场化经验,推行私有化和非调控化,导致市场化过度发展,工业生产能力受到破坏。

3.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政府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即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中国模式实行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调节为主导式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实现经济起飞。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看,中国模式介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之间,利用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配置资源,激励市场主体基础上实现了增长和公平的有机结合。与莱茵模式不同的是,中国模式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且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更深。

中国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新兴市场经济,实行双轨过渡,增量先行,建立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互兼容的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不仅使市场经济具有了新的特点,也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效率优先的发展策略难以兼顾社会公平,地区经济互补性梯次发展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和两极分化。并且政府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容易导致市场机制的弱化, 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新形势下“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通过践行“中国模式”,实现了经济起飞、体制转轨和发展赶超。随着全球经济的新变化和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弱化,“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遭遇新的约束和挑战[7]。

(一)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体现在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上的传统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人均产出的贡献率高达25%,但人口红利是历史性的机会,是不可重复和再造的。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和人口寿命的延长,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总量放缓、结构分化的深层次转变:人口数量增速放缓,生育率长期保持1.67%的水平远远低于人口正常更替的2.1%,老年抚养比加速上升,劳动年龄人群结构呈年长化趋势,传统意义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未来30年内可能被彻底消耗殆尽。人口红利的衰减意味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传统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将难以为继,将面临经济增长放缓与刚性支出上升的挑战局面。

根据人口与经济增长理论,人口红利必须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即从刘易斯式增长向内生式增长转变,其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过渡的历史性转折点上,尽可能地延长人口红利和顺利实现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给深化体制改革带来一系列重大压力和挑战,包括改革户籍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激励研发创新等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制度设计。

图1 中国人口年龄分布

(二)从体制红利到还权于市场

在“中国模式”的上半场,我国实行政府主导的市场积极体制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用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实施国家管理和干预的区域性分阶段梯次发展战略和外向型出口策略,通过国家主导的高储蓄和高投资带动经济快速增长。政府行政推动和集中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能迅速集中资源、快速高效的推动工业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体制变革的不稳定性对经济建设造成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金运用效率,推动了经济起飞。但也造成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企业缺乏市场主体地位、资源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的平稳过渡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这种模式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减少政府干预、还权于市场的呼声越发迫切[8]。在体制红利逐步消退,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逐步弱化的背景下,不合时机的体制调整节奏和步伐可能造成经济增速的下滑和长期衰退。发挥市场机制决定作用,推动低成本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体制调整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打造“中国模式”升级版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体制调整的同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准确界定市场和政府的边界[9]。

(三)从投资、外需驱动到扩大内需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有赖于政府主导的政策导向,其中投资导向是重要的战略支点,目前我国社会总储蓄率在40%以上,高储蓄、高积累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条件。但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刚性支出相对增加,储蓄率不可避免会较前期有所下降。同时,低水平、粗放式的投资方式也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单位GDP资金消耗的粗放式投资难以为继,我国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优势不再,经济增速的区间将逐步下降。另外,随着全球经济再平衡、国际经济震荡以及出口市场的萎缩,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对外开放和出口导向战略受挫,过分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发展。综上所述, 新时期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投资和外需驱动对经济拉动的贡献率将有所下降,扩大内需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外来经济转型的重点方向。鼓励居民消费,培育第三产业消费热点,可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加之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对扩大消费持谨慎态度。且消费增长是一个慢变量,需要很长世间的调整。因此,在储蓄率持续走低、外部需求大幅收缩的条件下,实现从投资驱动和外需驱动向扩大内需转变是考验“中国模式”调整的又一重大问题。

五、结语

当前,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仍在继续。面对西方学者“捧杀”和“棒杀”两个极端,我们更加应该自警自省,冷静谨慎。冷静看待中国模式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理性分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把握机遇,对 “中国模式”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充满信心[10]。

首先,中国模式是存在的,其巨大成绩也毋庸置疑。现行的中国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由传统经济进入现代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由低收入经济体向中等收入经济体迈进的发展模式[11]。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总量的逐步扩张,现代部门不断扩张,我国在全球的经济位势不断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683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10.36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5位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现代产业部门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已基本从工业化初期阶段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人均GDP攀升至6100美元,基本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形态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逐步向服务经济演进,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

其次,中国模式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三者有机地结合。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模式的鲜明特色,是保证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12]。中国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模式的核心。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包括:强有力的政党的科学领导、法治政府的理性主导、坚定不移的市场化改革、激进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相对保守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模式的发展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改革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政治经济体制[13]。

再次,中国模式并未完全成形,仍然处于不断调整之中[14]。中国模式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模式,是在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中创造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自上而下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15]。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和对外开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经济起飞阶段的发展模式,但还不足以形成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16]。

[1]高建.“中国模式”的争论与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3):72-85.

[2]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6-18.

[3]科恩, 肯尼迪.全球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152-153.

[4]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27-29.

[5]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1):5-10.

[6]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5-10.

[7]郑永年.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9(5):20-28.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26-127.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4.

[10]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5-12.

[11]胡键.争论中的中国模式: 内涵、特点和意义[J].社会科学,2010(6):3-11.

[12]唐晓. 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及其启示[J].外交评论, 2010(1):37-52.

[1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18-219.

[14]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15]张福军,程恩富.在落实“四个全面”中完善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J].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4):50-54.

[16]李士坤.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79-84.

[责任编辑:杨金玉]

The Restudy of “China Pattern”

ZHANG Rong

(1.School of Economy,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2.Department of Personnel, Henan Polytechnic, Zhengzhou Henan 450046)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its thriving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have attracted many scholars’ attention to China Pattern.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ultur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eople’s life and other aspects shows that China Pattern with the mark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China Pattern and those of Anglo-Saxon, Rhine, Stalin, Eastern Asia, Latin America, we can easily find that the aspects of China Pattern from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the human capital dividend, the system dividend to the marketplace, investment, overseas demand, domestic demand all face a series of challenges. China Pattern is not fully formed, still in the stage of constant adjustment and perfection.

China Patter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s

2016-1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1&ZD146;辽宁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础理论项目“二元经济转型中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项目编号:ZW2013003。

张 荣(1983— ),男,河南省郑州市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劳动经济学。

F062.6

A

1002-6320(2017)01-0112-07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