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方法各不同

2017-03-25 16:11刘青华熊言林
关键词:着火点铜丝灭火剂

刘青华 熊言林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某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

此次火灾中的燃烧物里含有大量的碳化钙。碳化钙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乙炔。并且释放出大量的热。

爆炸发生后。虽然消防员及时进行了灭火。但由于未确定是何种爆炸物就采用了水灭火的方式。最终导致爆炸更为剧烈,造成很多无辜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由此可见。正确的灭火方式是有效灭火的关键。

要选择正确的灭火方式。首先应了解是何种物质发生燃烧。物质燃烧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1)无论固体、气体或液体都必须是可燃物:(2)物质燃烧一定要有助燃剂(氧气或氧化剂);(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可燃物的着火点)。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物质才会燃烧。灭火是燃烧的对立面。灭火原理的本质。就是要破坏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剂,着火点),去掉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可燃物就不会燃烧。

一、常见的灭火方法

根据燃烧的条件。常见的灭火方法有以下4种。

1.冷却灭火。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可燃物燃烧时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个条件。将灭火劑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例如。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如木材、棉花、粮食等)的火灾。

2.隔离灭火。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物质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质这个条件。将燃烧物质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将燃烧物质移开,中断可燃物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例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或液体进入燃烧区等。

3.窒息灭火。根据物质燃烧必须要有助燃剂这个条件。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使氧气浓度低于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浓度,燃烧将不能持续。例如。用沙土、水泥、湿麻袋等不燃物覆盖在燃烧物上。

4.抑制灭火。这种方法主要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例如,干粉灭火剂。

上述灭火方法中。前三种属于物理灭火方法。而抑制灭火是灭火剂参与了化学反应。

二、灭火器的类型

科学的灭火方法一般采用灭火器(见图1)灭火。根据充装的灭火剂种类的不同,灭火器被分成了不同的类型。

1.清水灭火器,灭火剂为清水。这种灭火器依据冷却、隔离、窒息和稀释作用的原理进行灭火,主要适用于A类火灾(注: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引起的火灾)。

2.泡沫灭火器,灭火剂是二氧化碳及泡沫。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使用时两个容器内的液体(硫酸铝和碳酸氢钠)相互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泡沫能附着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破坏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泡沫灭火器主要适用于火灾中的非水溶性液体火灾,不适用于扑救遇水可燃烧的物质的火灾、气体火灾和带电设备的火灾等。

3.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主要含有碳酸氢钠和磷酸铵),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干粉灭火器可以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或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干粉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灭气体火灾,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及电气设备火灾。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叫作该物质的闪点。甲、乙、丙类液体:甲类液体的闪点基准为小于28℃,乙类液体的闪点基准为大于28℃小于60℃,丙类液体的闪点基准为大于60℃。

生活中,火灾无处不在。塘沽发生爆炸,当确定了爆炸物之后,立即采用了沙子和于粉进行灭火,避免了险情进一步发展。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应该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选用正确的方式灭火,使灭火达到最佳效果。

[想一想]

趣味实验:将一根粗铜丝绕成一个内径比蜡烛直径稍小的线圈,圈与圈之间需有一定的空隙。点燃蜡烛,把该铜丝圈从火焰上面逐渐往下挪动,当铜丝圈停留在火焰中部及完全罩住蜡烛火焰时,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为什么。

答案:铜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当铜丝圈罩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中部时,火焰的热量大部分被铜丝带走,结果使蜡烛火焰的温度大大降低,蜡烛火焰就不能透过铜丝圈。当铜丝圈完全罩在蜡烛火焰上时,铜丝圈内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蜡烛火焰熄灭。

责任编辑 彭德利

猜你喜欢
着火点铜丝灭火剂
兴化市旌凖泡沫灭火剂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聚焦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试设备的设计
基于临界低温释放民机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试
大截面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疏绕屏蔽电力电缆的研制
人工智能:资本圈的最佳“着火点”
关于提高活性炭除碘性能的浸渍剂的几点讨论
辽墓出土铜丝网衣修复与复原报告
可以喝的灭火剂 国产生态灭火器终结救火污染?
专题Ⅳ 化学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