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分析

2017-03-25 03:31陈千
财会学习 2017年6期
关键词:污水处理内部控制

陈千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工业污水还是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都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污水处理企业跟其他行业一样,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但是现如今污水处理企业在資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导致资金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笔者从污水处理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指出加强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并就内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污水处理企业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污水处理;内部控制;关键关节

内部控制最先出现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后逐步由跨国公司传入中国,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改善,最终被国内广大企业所认知和重视,现如今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几年经济增长速度也在稳步上升,经济总量提升势必要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其中污水问题一直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水污染不断加重的背景下,一个新生行业—污水处理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污水处理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行业发展过快,新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市场逐渐出现了饱和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很多污水处理企业的管理者将目光放在了内部控制方面,如何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污水处理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不合理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但是现如今很多污水处理企业的内控体系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大部分都在形式上成立了三会以及经理层的治理结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并没有发挥出三会的相互牵制作用,依然是领导者一人说的算,这样无论是在决策方面,还是在资金的使用上都有可能与预想发生巨大的偏差,从而出现浪费资金,管理混乱的情况。此外,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很多污水处理企业在进入市场化经济后没有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改善,依旧沿用老套的“政企合一”模式,与国家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衷相违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主体与执行主体责任无法明确,虽然包裹了一层现代企业的外壳,却没有将现代企业的内涵展现出来。

(二)缺乏内部控制的专业管理人员

现如今污水处理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或者具备国有企业性质,受此影响,很多管理者没有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内部控制上,因此也没有聘请专业内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大多都是一些工作了多年的老员工,长期不接受培训和教育,在内部控制方面,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这就导致预算管理、内部审计等即使具备了一定的体系也无法正常运作。更有一些企业,由于具备了国有企业性质,很多人利用职位关系将自己的亲信或者亲属安排到财务部门工作参与内部控制,这些人无论是从工作经验、能力还是从自身素质看都与职业会计从业人员有较大的差距,根本不符合市场化经济体制下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企业管理者的轻视也是导致内控人员综合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他们没有意识到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也不会拿出一定额经费对内控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内控人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内控机制也会逐渐沦为摆设。

(三)辅助机制不健全

有效的内部控制单单有完备的内控体制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辅助机制作为策应,从而提升内控人员的积极性。辅助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以财务控制为主,而财务控制中预算管理是所有工作的开始,也是核心。但是现如今很多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还不成熟,例如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不吻合,造成预算编制不贴合实际,从而出现预算失效等情况。除了预算之外,内部审计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很多企业将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放在一起办公,这直接违背了审计独立性的原则,部门内部各种复杂的关系相互牵制,使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或者在工作中碍于上级的权威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从而造成审计失效。

(四)内部核算方式落后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很多的突破,一个企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建设,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必须要将企业管理和科技相结合,尤其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作为污水处理企业,日常工作中涉及到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污水处理数据以及资金的使用等问题,数据之大使人工核算已经不再适用。但是从笔者走访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与硬件,在内部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人工合算的情况,这样不仅仅容易出现错误,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一种变相的削弱。尤其是内部控制需要与以往的会计账目做对比,对于职工而言是巨大的工作量,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污水处理企业内部控制有何意义

污水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必然产物,污水处理企业作为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企业,其能否健康运营关系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更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为了长远的发展,企业管理者逐渐开始重视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有诸多的好处。对自身而言,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规范资金使用行为,也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本企业的真实情况;对环境保护而言污水处理企业是城市的净化师,自身运作良好了有利于扩大规模,处理更多的污水,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更多的贡献;对于国家而言,作为国有企业的一种,同时兼具着城市服务职能,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为国有企业在内控的道路上积累宝贵经验,提升我国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三、污水处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众多的环节,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现如今污水处理行业的形势,意识到加强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制度,实施起来才能够有据可查;第三内控人员要清楚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企业求发展必须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这样才能将内控的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不至于走弯路。第四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投资,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几条里面管理者加强重视属于次要环节,关键的是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提升内控质量。

(一)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加强内部控制

现如今污水处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并且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的运作风险也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加强内部控制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便是控制企业的运作风险。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应该以规避风险,谨慎经营为出发点,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及时洞察运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例如财务风险,税务风险或者政治风险等,及时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今早的做好备案,从而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应对责任和权力进行统一和明晰,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清主次与轻重,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决策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辅助机构,从而建立起风险管理良性运转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建设

内部控制信息化能够有效提升内控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工作压力,对于提升数据处理准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认清当前的形势,拿出一定的资金来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内部控制数据库,聘请专业的内部控制人员参与到企业的建设中,正确的运用信息细化管理的理论以及方法,抓住信息化这一主线,全面准确搜集企业的运作信息和市场信息,加强预算、审计、资金的管理与控制,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保障各方面健康运转。

四、总结

本文以污水处理行业为例,对污水处理企业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是提升污水处理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同时提出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希望能对污水处理企业的发展有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国峰.浅谈环保水处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

[2]李才.网络互连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7(04).

[3]战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J].经济师,2013(04).

[4]杨慕洲.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J].科技广场,2010(02).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河东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污水处理内部控制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中的污水处理问题探析
AO+MBR工艺在某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地铁车辆段污水处理工艺及过程控制研究
膜过滤技术对油田污水处理的研究
简述环境工程污水处理的几点思考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