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是指导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如何核算预算收支及资产负债变动情况,是政府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1997年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2015年财政部修订后的制度变化情况进行了讲述,对新旧制度如何有效衔接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旧总预算会计制度;变动;衔接
随着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和预算法的修订,对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和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在开展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后于2015年修订了原《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7号),印发了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库〔2015〕192号),并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总预算会计制度修订坚持了财政改革发展方向、坚持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坚持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从有利于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有利于继续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管理监督水平、有利于建立新型的政府会计体系等四个方面,来体现科学理财、依法理财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为民理财、为国理财,进一步巩固了总预算会计的管理基础。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新旧制度比较
(一)重新定位会计核算内容
原制度主要是核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等各项财政性资金运行情况,仅对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如实反映;新制度重新定位为向人大代表、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预算执行情况、政府财务状况等有关信息,反映了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履行经济责任和财务责任的能力,同时满足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
(二)重新界定会计核算基础
原制度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核算;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印发了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其中针对已落实到项目和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年终计划结余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因此新制度重新界定为,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按照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国发〔2014〕45号)文件再次强调,进一步明确了权责发生制列支的事项,严控超范围超规模列支。
(三)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原制度采用的全部是“单分录”会计核算方法,即发生一项业务编制一笔分录;新制度广泛采用“双分录”会计核算办法,即发生一项业务需要编制两笔甚至三笔会计分录,同时核算和反映了预算收支及与其变动密切相关的资产负债变动情况。通过增设股权投资、应收政府债券转贷款、应付政府债券(转贷款)、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资产基金、待偿债净资产等会计科目,分别反映因政府对外投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贷款、融资等债权债务事项变动对相关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产生的影响。
(四)进一步扩展完善资产、负债、净资产等核算内容
为了更加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等财务状况,为了财政部门能更清晰、准确、全面掌握政府的“家底”提供会计基础信息,为了更好的控制债务规模,防范财政风险,新制度进一步扩大了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核算内容,其中:资产类新设7个、取消1个会计科目,增加了国库现金管理存款、借出款项、应收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股权投资等科目来反映库款结构、财政对外借款、转贷地方政府债券、对外投资情况,取消了暂付款科目;负债类新设9个、取消6个会计科目,增加了应付短期政府债券、应付长期政府债券、应付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其他负债等科目来区分国债和地方债、应付本金和利息、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与资产类相对应取消了暂存款、借入外债、应付外债利息、应付外债费用等科目;净资产类新设2个、取消1个会计科目,增加了资产基金、待偿债净资产等科目来反映债权债务规模,取消了财政周转基金科目。
(五)完善财政收支核算内容
结合近年来深化预算管理新要求和财政业务新变化,新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财政收支核算内容。一是完善了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在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科目名称中加入“本级”字样;二是细化了支出核算内容:一般公共预算、基金、国有资本等线上科目支出要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分部门分单位进行明细核算,债务转贷、还本等线下科目支出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转贷、还本支出;三是调整了部分会计科目核算内容:调入资金和调出资金科目核算内容调整为核算不同性质资金之间调入调出情况。
(六)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和报表格式
原制度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投放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他附表等;新制度按照新的会计科目设置报表,并对报表体系和报表格式进行优化,如:资产负债表为了反映资产负债结构区分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对预算执行情况表细分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等报表;财政周转金相关报表合并为专用基金收支情况表;增加了报表附注,需要对报表中列支的重要事项的构成及增减变动情况进一步说明。
二、修订后的总预算会计制度与原制度如何有效衔接
(一)梳理原科目余额,把握新科目口径,实现新旧科目顺利衔接
一是补记国库现金管理存款。财政部从2014年开始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于2017年试点结束在全国全面开展省级国库现金管理,省以下财政部门暂未推开此项工作,因此省级及以上财政部门需要对货币资金进一步细分为国库存款、国库现金管理存款及其他财政存款。二是清理暂付款。属于地方政府临时(一年以内)借给预算单位急用并签订了相关借款合同来明确借款期限、借款用途、借款利率及违约责任等事项的暂付款记入借出款项,属于政府财政临时发生的其他应收、暂付、垫付款项记入其他应收款,三是梳理暂存款。属于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计划结余按照权责发生制列支部分记入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属于其他应付、暂收款项记入其他应付款,属于临时代管资金记入应付代管资金。
(二)明确债务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原未入账事项
根据政府财政内部分工,国库部门只负责总预算会计账务处理,而具体的业务经办由各有关内部处(科)室负责。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债务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要求提供截止2015年12月31日原未入账的债务事项和债权资产,并在以后年度及时提供债权、债务增减变化情况,交国库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债务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具体包括应付短期政府债券(包括本金和利息,下同)、应付长期政府债券、应付政府债券转贷款、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应付利息等有关科目余额;资产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具体包括应收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下同)、应收主权外债转贷款、股权投资、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等有关科目余额。
(三)加强总预算会计人员培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作为一线基层会计人员,总预算会计是财政业务的初始处理者,既要做好会计核算,又要参与预算管理、调度往来资金、协调财税库银相关业务、编审财政总决算、指导下级财政部门总会计工作、编制相关报表。他们对新制度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财政数据的准确性和报表质量,影响到政府领导制定政策的合理性。在新制度中出现的总预算会计未知的一些业务,如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股权投资、债权债务核算,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总预算会计需要运用掌握的财政业务知识和熟练的会计专业知识来处理,对总预算会计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总预算会计业务培训,挑选优秀的会计人员加入到财政系统,加大财政部门内部交流力度,培养出一批精通财政业务的中高级会计人才,从而提高总预算会计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語
实施好一项新的会计制度,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联系实际,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完善。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重视、做好培训,总预算会计要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来不断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新的总预算会计制度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7号).
[2]《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库〔2015〕192号).
[3]《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财库〔2015〕205号).
(作者单位:九江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