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兰英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促进学生更好地、更有效率低学习。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帮助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也逐步重视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但在传统的知识本位及考试本位评价体系未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很多教师都被“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所困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创新理念及创新设计的现象普遍存在,发现问题不及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及学科特点,立足于有效教学理论基础,提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多种对策,进而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新课标的认识存在偏差
首先,对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认识的偏差。小学语文的工具性是指其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人文性是指其承载了思想。如何平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很多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其次,无法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知识多样、教材形式多样、语文能力多极,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重视德育、美育。部分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够丰富,难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的阅读局限于书本,作文捉襟见肘,学习兴趣逐步下降。其次,合作学习互动环节流于形式。目前,新课程标准下的示范课几乎千篇一律,标准化的“探讨”环节反应了很多教师还处于盲目效仿的阶段,并未领会探讨的精髓,这种生搬硬套的方式只求将课堂气氛搞活跃,让学生有话可说,不冷场,但是这样却掩饰了语文课的真正内涵。
2.对文本解读的误区
小学语文课是教师、学生对文本的透彻、领悟,需要积极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找准切入点,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相互沟通起来,产生共鸣,进而探讨和理解文本的观念及思想内涵,并非随意找几个辐射性的问题泛泛而谈,问题设计要注重思辨性、启发性,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文本教学之中。部分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区,在理解作者意图价值取向的时候不能跟随时代潮流而进行新的解读,尤其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心灵体验,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课堂评价浮于表面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评价语言单一、言过其实、缺乏依据,不能够有效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调控等功能。在评价时应做到“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但不能一味迎合学生,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虽然能够让学生各抒己见,但是在学生出现理解偏差时也应该及时指出来。语文教师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要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本质,从学生与文本的实际出发,给予学生点拨、鼓励、指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其主动构建知识、技能。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建构性评价,给予学生在建构知识与经验方面的指导,有意识的渗透一些方法,有效发挥评价的提升作用。在评价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控制的功能,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励性作用,有助于让教师使用教材教授的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更强,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在遵循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熟读课标、课文、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来确定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进而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有章可循。具体而言,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语文学习能够让儿童掌握语言,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思想认识,丰富情感。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要强调学生对探究过程的独特体验以及其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引导其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到学习活动中。适当的时候,还要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培养起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其对问题的解决以及个性思维的发展。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教师应该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谈体会、打比方、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来领会生活中的情感。总之,通过以上三个维度来制定教学目标,符合新时期教育目标及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培养新时期所需的素质型人才的要求。
2.切实开展合作学习
首先,以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依据来进行分组。通过学生自发分组,能够有效规避组内个别学生一言堂的不足,有利于组内形成良好的交流、探究氛围。其次,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供導向,使得组内的学生能够大胆交流,使其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再次,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弱,还缺乏足够的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要明确目标,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细化的建议。
3.认真落实教学环节
首先,有效教学设计。通过设立细化的目标,有助于目标的落实,便与考查。譬如落实到音、形、义的识记,朗读课文的时候应该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教学设计中,还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分层落实。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要尽量避免贪多求快,否则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反而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其次,加强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合理运用多媒体,有助于通过一些直观的画面来更好地诠释文本内容,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阳.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02:28-30.
[2]吴阳.于永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沈莉.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3:37-41+89.
[4]王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探索[J].才智,2011,2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