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霞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客空间和创业人物的涌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呼声越发强烈,这给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个追梦的机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很关键。高校除了开设相关课程外,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更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强化创新、创业环境体系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路径
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要提高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要进行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注重在科研一线培养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个追梦的机会。在时代精神的感召和要求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呼声越发强烈。
一、创新创业教育起源及现状
国外的创业教育早在1919年就开始了,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国外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主要有:百森商学院(“强化意识”模式)、哈佛大学(“注重经验”模式)和斯坦福大学(“系统思考”模式)。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有专家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一种意识的或是感性的层面,缺乏系统化。因为此类教育在国内开展的时间较短,高校这方面的师资明显不足,其表现就是授课教师多是“学术型”的,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课程在学生看来就变成了一种说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够多样,上课时缺乏具备说服力的案例,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作用有限。
二、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初探
(一)有效利用政府资源
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SYB(全称是“START YOUR 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它是“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系列培训教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愿望开办自己中小企业的人员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创业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培养微小型企业经营者而开发的培训项目。2003年,无锡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成为江苏省首家创业培训基地;2005年,成为全国首批SIYB授权培训机构,开设SYB课程。培训面向那些有创业想法但未实施的创业者。我们要努力实现与无锡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的对接。同时,无锡市教育局定期组织“无锡市大学生创业能力大赛”等比赛,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升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历练学生的创业实战经验。无锡市人才服务中心、无锡创客空间等单位不断开展“无锡市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计划”等活动,为创业个人和团队提供系统性成长支撑,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扶持创新创业项目加快成长,增进创业与产业、投资的融合对接。高职院校要广泛宣传、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内除了完成课程体系内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同步完成SYB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模拟训练、创业实践等环节了解创业流程、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鼓励有志者持续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类沙龙、训练营、比赛,成功开启自己的创业之门。
(二)重点打造师资团队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创业教育近几年大多已列入课程体系。然而,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也必须紧跟时代,不断改革。纯粹“纸上谈兵”式的创业教育显然已经落伍,只有真正可以“操刀上阵”式的实战经验的传输,才能突破原有教学内容的局限,更加有效地引导和帮扶大学生走向创新创业之路。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胜过千篇一律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更能使得大学生掌握切实可行的操作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打造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团队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校内选拔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验、自身有创办企业经验、有省级大学生实践创业新项目指导教师经验的教师作为专任师资,校外邀请创业成功者、创业教育专家作为创业导师。校内校外师资形成合力,共同走入创新创业课堂,和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或是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大学生创业论坛促进师资团队和大学生创业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要给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要让教师熟悉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相关信息。同时鼓励教师走入企业,尤其是创业中的企业。
(三)注意借力各类企业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注意产学研合作,借力各类企业。我院积极联系创业园区以及自主创业成功的企业,尤其是我院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广泛建立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见习基地。创新创业见习基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有利平台。高校与政府,与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建立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可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16年我院与无锡酷银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公司作为我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见习基地,公司接纳学生到企业接受创新创业类培训指导,吸纳学生广泛参与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调研与分析。高校要广建平台,鼓励学生与创业中的企业一起成长,感受企业从孵化到成熟的过程。同时,要坚持将历届毕业生创办的企业,作为在校生的创新创业见习基地,毕业生带动在校生,将创新创业精神代代相传。
(四)推动科技项目孵化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立足专业、推动科技创业。科技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促使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降低大学生创业项目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孵化站”,孵化站实施导师制,按专业发展方向,成立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专业创新活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鼓励学生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孵化创业项目,而不是盲目跟风、从事与专业学习毫无关系的创业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发扬创新人才资源优势,增加我国大学生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教育理论的创新。因此,无论在现实还是理论上,研究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高校要建立大學生创新创业服务站,完善紧密联系大学生、创业导师、用人单位、公共培训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纽带和桥梁,积极营造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氛围与环境,为大学生及时、高效地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信息等综合服务,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要以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为背景,利用政、产、学、研的分力与合力效应。政府层面要针对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创客空间,一方面从资金上支持,另一方面在场地、网络、软件、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补贴、补助。多方联动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立体扶持体系。
参考文献
[1]曹勇,张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7).
[2]杨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