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问题

2017-03-25 02:11李剑锋
新教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角尺子线段

李剑锋

哈尔莫斯说:“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师應具备设计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将教学转变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逐步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决定了教师设计问题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

一、问题设计要注意学生认知的逻辑结构

数学课堂的教学不是要消灭问题,而是要利用问题不断地把学生引向深入。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设计的逻辑层次性,而不是基于教师本位来设计问题。

例如,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某教师是这样设计四个环节核心问题的:①什么是数对?②如何确定数对?③为什么要用数对来确定位置?④如何应用数对描述位置?

整节课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四个环节,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表面看来这四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合情合理的。实际上,这样的问题设计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教学环节①时,学生在心理上其实是毫无准备的,并没有形成学习的需要。教学变成了教师说什么,学生就照着教师的意思学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只考虑到教学程序上的流畅,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感受,学生的思维是被教师牵着走的。课堂当中呈现的学习积极性也就只是一种被动的反应,并不能持久,更不能促成学生真正的主动思维。

为使本课问题设计符合逻辑,可以调整第二步和第三步的顺序。让学生先思考:“为什么要用数对来确定位置?通过对比用文字描述的方法和用数对描述的方法,体验到用文字描述时的繁琐和用数对方法的简便。这样便使学生明确了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简便方法的积极性,为解决本课“如何确定数对?”这一重点问题做好铺垫。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问题间的逻辑性,循序渐进,才能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策略。

二、问题设计要注意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儿童的认知有其规律性,不同年龄阶段由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验,会有不同的认知,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恰当地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道用剪拼的方法来实现“等积转化”,所以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了“用剪拼来转化”的结构。而“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教材例题中呈现的是“倍积转化”,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起来实现转化的,这与前一课建立的结构完全不同,学生很难独立创生这样的新结构。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跳过”对剪拼方法的探究,而是直接寻找用“倍拼转化”的资源,然后利用成功转化的“个例”,替代了大部分学生的想法,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上的割裂。而有位教师上这节课时是这样处理的。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将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呢?”学生:“先画一条高,然后沿高剪开,再拼成新的图形。”教师提供给学生两个学具: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让学生按刚才所说的方法,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等腰三角形沿着底边上的高剪开,得到的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但另一个三角形却不行。”教师追问:“都是沿着高剪开,为什么等腰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而另一种却不行呢?”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开始思考:原来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高剪开后,得到的两个小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能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而另一个三角形剪开后得到的两个小三角形不一样,所以不行。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教师反问学生:“反过来想,如果我们要想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需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教师的问题设计,学生很顺利地解决了将三角形转化为已知图形的难题。教学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全因教师设计问题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向迁移,使学生能延续平行四边形的剪拼结构来探究新知,更能在转化成功和不成功的对比中,明白转化的关键,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问题设计要注意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重新构建的过程,即平衡→不平衡(即冲突)→平衡。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让学生感受到新旧知识的失衡,产生暂时的矛盾,造成认知冲突,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知识与解决问题中,并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

例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引领学生认识和体会1°角这一度量单位的产生原因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有教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首先出示一条线段,然后问学生:“如果我想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有多长该怎么办?”学生表示可以用尺子测量。此时教师用课件展示一把长度为1米的尺子(课件中尺子比线段长,但学生无法看出线段有多长)教师继续提问:“尺子出来了,可还是看不出有多长怎么办?”学生开始提出建议:“要把尺子上的刻度再细化。”教师在尺子上出示细化到分米的刻度。但是尺子上的刻度还是太大,测量不出这条线段精确的长度,学生表示刻度还要再细化。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小结:“刚才我们要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时,遇到测量单位太大时,是怎么办的?”学生回答:“要把测量单位再细化。”教师:“是啊!我们测量时为了更准确地测量出线段的长度,我们不断地用比这根线段更短的线段作为测量单位,有这样细化后的测量单位,我们就能准确测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设计了问题:“测量不出有多长怎么办?”不断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并利用这些冲突让他们体验到重要的思想方法,即要精确测量就需要将度量单位进行细化。

随即教师出示两个角,提问:“你们能用比这个角还小的角来测量一下这两个角的大小吗?”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小角(30°角),开始了对角最初始的测量。通过拼摆,学生对测量角大小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受,∠1有3个小角,∠2有4个小角。紧接着教师再出示∠3(40°角)问:“你们还能用小角来测量这个角的大小吗?”学生再次使用小角(30°的角)进行拼摆,结果无法准确测量出∠3,因为30°小角这个测量单位太大了,这时学生借助先前的经验,意识到需要将小角进行“细化”,那该细化到什么程度呢?此时学生已经达到了“愤悱”状态,教师乘势出示课件——介绍1°角的由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问题设计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开展新的学习活动,并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之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演武第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猜你喜欢
小角尺子线段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尺子变身记
卷首 有一种爱,叫我吃花生你吃皮
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蛋白质在球形聚电解质刷中的吸附
共有几个角
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