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学霸”当主播

2017-03-25 17:41
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霸主播古诗词

客观看待“学霸”当主播

卢泽华在2017年2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从宏观视角来看,新兴领域的涌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由此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成为社会进步的一大特征。以电竞主播“女流”为例:她是内蒙古理科高考状元、清华本科、北大研究生,这样的学历却去当一个游戏主播,其经历引发网友热议。诚然,如今网络直播还存在很多乱象,其就业背后的职业规范和保障体系也远未建立起来。但是,面对新生事物,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放弃成见,用积极友好的态度接受它。当然,既然它是一个职业,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就应该共同努力,促进其在职业规范、权益维护、社会保障、政策引导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这既是护航从业人员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除社会成见的根本方法。

在最近的招聘会上,部分企业贴出的网络主播招聘信息格外显眼。可以预见,未来这样的招聘还会持续增多。正如过去“女流之辈”不能读书是偏见一样,网络主播是不务正业也是一种偏见。时代不同了,对于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我们当以平常心看待。毕竟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渐趋多元,只要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任何职业都应当得到鼓励。从这个角度来说,“学霸”当主播,只要能体现正面价值,就是恰逢其时。

弘扬传统文化不能脱离现实

王钟的在2017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中国诗词大会》在今年春节期间热播后,获得冠军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武亦姝获得了“古典才女”的美誉。然而,思想界随即引发了背诵古诗词是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争论。一些评论者认为:机械地背诗比的不过是记忆力,与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无关。更有学者犀利地指出: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

平心而论,《中国诗词大会》推广传统诗词文化的成效有目共睹。古诗词传播的最大挑战是其本身缺乏现实活力。要让传统文化在更广阔范围生机盎然,就必须在更现实的层面产生影响。诗歌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文体,现代诗依然有较多受众。将古诗词元素融汇于现代诗中,或许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像诗人郑愁予那样在创作中结合古诗词意象,就是基于传统的创新。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写诗成为诗人,古诗词欣赏能力也未必与背诵能力成正比,但在日常文字表达中化用古诗词,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上雍容起来。

首先是文化受尊重,其次才是传统文化受尊重。在傳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避免一种倾向——传统文化成为独立的、与现实隔绝的文化。与一些得到良好传承的地域文化不同,中华文化在近现代经历了剧烈的变动,旧文化几乎在一夜之间从现实生活中退出,这种狂飙突进在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弘扬传统文化不能脱离现实文化格局,在渐进中重拾濒临丢失的文化元素。

家长包办作业是“角色错位”

高路在2017年2月20日《钱江晚报》撰文指出:时代不一样了,教育方式当然也得变。科学已经证明了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分量,家长某种程度上的参与、督促,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撒手不管全扔给学校的年代。那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现在孩子学业上的负担也远非以前能比,社会需要找到学校学生家长一起努力的合作方式。一些作业看似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但从长远看恰恰可能会减轻家长的负担,比如:我们小孩的学校要求家长每天在作业本上签字,注明完成时间,这种方式就挺好。经过三年的积累,现在,孩子做作业基本不需要家长催。这也是家长的抱怨一般发生在小学低年级的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塑造良好习惯的时候,需要一定强度的压力。

但学校恐怕也得弄明白:哪些是的确需要家长参与的,哪些则是没有意义的负担。比如:让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满大街去寻找标识广告牌里的错别字,这有啥意思呢?孩子字都认不全,找什么错别字呢?被理解为折腾家长,一点都不冤。更不能用成人的评判标准来粗暴地对待学生作品,比如,家长放手让孩子做了,做出来的可能文不对题,可能在成人看来是粗制滥造,那老师有没有耐心去发现每件作品的闪光点呢?是否能准确地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自己动手做的才最可贵?

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本身,而不是制造出学生一个个都很能干、都多才多艺、少年天才的假相。有好的初衷还得掌握好度的处理,城市人的生活紧张,负担本来就重,能在学校里完成的教学任务就不要带回家了。各司其职,各自有各自的定位,让家长疲于应对,也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霸主播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第一次做小主播
惊呆了 真正的学霸竟然都是“玩”出来的
我是小主播
我是『学霸』
我和古诗词
“学霸”进行时
趣读古诗词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