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的成熟与汉字的形体演进
——以走马楼三国吴简为中心的讨论

2017-03-24 11:27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走马三国区别

张 翔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2)

笔画的成熟与汉字的形体演进
——以走马楼三国吴简为中心的讨论

张 翔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2)

笔画是现代汉字最小的组成单位。在由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过程中,笔画不断形成、发展。而笔画的形成与发展,对汉字的形体演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成熟的笔画形体,成为今文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去同别异的手段;二是成熟的笔画间位置关系,成为汉字区别形体的重要手段;三是成熟的笔画有其书写规律,利用这种书写规律,可以解释在今文字阶段一些汉字形体演变滞后的原因。

笔画;今文字;三国吴简;汉字形体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的单位,是汉字自起至讫的一笔。在汉字的发展历程中,笔画的形成与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笔画的成熟,对汉字的形体演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很少有从这一角度进行考察、论述的。

走马楼三国吴简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批简牍材料,1996年在湖南长沙五一广场出土。这批材料的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张显成先生认为,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文字,是楷书形成的标志[1]。从我们目前已经整理完成的文字资料来看,这一时期的汉字笔画处在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结合走马楼三国吴简的文字材料初步探讨笔画的形成、发展对汉字形体演进的影响,是非常合适的。

一 笔画形体的成熟增加了相近汉字形体的区分度

以上,我们从秦简中举了若干例子。在隶变的早期,汉字中撇(丿)、点(丶)等笔画,往往由小篆的相近形体的线条发展而来,这在汉简中的发展更加成熟。但是,早期隶书中,这部分笔画和小篆的相近形体线条的对应关系又是比较明确而严格的。笔画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这些笔画突破其来源性形体,运用到其他形体中去,以适应汉字形体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区分相混淆的汉字形体的目的。在三国吴简中,汉字笔画的发展已经突破其与小篆对应线条关系的局限,成为区分汉字形体的一种新的手段。

王贵元师认为,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发展过程中,同一原件会由多种方式进行改造,并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多途探索”[6]。正是因为这一因素的影响,早期隶楷阶段汉字的笔画书写不固定,其中有的笔画会造成形体混同。随着笔画发展的不断成熟,系统会对同一汉字的不同笔画写法做出选择,淘汰那些引起形体混同的笔画写法,确认那些区别程度高的笔画写法,并进一步规范这些笔画的书写形式。

(一)告与吉

“告”与“吉”在小篆中的形体,是与其构形意图紧密相连的。两个字的形体差异,体现出了各自的构意。但是在隶变的过程中,小篆的这种形体特征被打破,很多曲笔变成了直笔。这样,两个字的形体出现混同。

秦代简牍:

在秦代简牍中,曲笔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可以起到区别形体的作用。随着隶书的不断成熟,曲笔越来越向直笔方向发展,两个字就很难区别了。但随着笔画的发展成熟,形体相混的汉字借用新的笔画,以达到区别形体的目的。“告”在上一个直笔左侧加一撇(丿)画,与“吉”的形体相区别。在三国吴简中,这种趋势比较明显:

从“告”的字形体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

(二)主与生

还有一些“主”字,虽然能看出是作点(丶),但是点画与其下的竖画贯通,导致较难于辨认:

这些字与汉简中的“生”字很难区别:

但是,也有些“主”字点画(丶)明显,易于区分:

“主”与“生”形体的区别,同时体现了笔画借用与笔画的确认、规范。

(三)六与大

这种形体混同在汉代的简牍文献中已经有所区别,但主要是依靠断开起始笔画和下部撇(丿)的贯通来实现的。但是在三国吴简中,“六”的笔画构造已经非常明确了。笔画的规范与确认,使得“六”、“大”之间的形体差别最终确立。现举例如下:

以上的几个例子,用以说明依靠借用或确认、规范笔画来区别字形。笔画的借用、确认与规范,是笔画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新的字形区别手段的形成与完善。

二 成熟的笔画间位置关系成为汉字区别形体的重要手段

笔画成熟的另一个体现,是笔画间的位置关系逐渐确定下来。其中包括笔画间相对位置的确定和笔画间相对长短关系的确定两个方面。很多字形依此得以区分。

在笔画形成之初,笔画间的位置关系和长短关系往往是不固定的。这也使很多字形出现了混同。在笔画成熟的过程中,笔画的位置、长短关系也在不断调整,最终固定下来,成为汉字在今文字阶段去同别异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人与入

秦代简牍:

尽管笔画的位置关系在“人/入”这组例子中还有个别例外,但是,笔画的位置关系显然已经发展成为区别二者的重要手段。

(二)王与壬

在汉代的文字材料中,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在三国吴简中,“王”、“壬”两字的字形已经完全区别开了,“壬”字中间一横比上下两横长。

在我们统计的字形资料中,“壬”字的写法全部如此,没有例外。说明这两个字已经区分开了。笔画的长短关系,成为区分的关键。

(三)土与士

银雀山汉简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在三国吴简中,“土”与“士”完全区分开了,而且“土”字没有在右下加饰笔“丶”的情况。

笔画的成熟,使笔画成为字形去同别异的重要手段,并且代替了隶变之初的一些临时性区别手段,如在形近字上增加饰笔等。

(四)未与末

秦代简牍:

银雀山汉简:

银雀山汉简中,“末”字的下横有意写得短了一些,应该是为了和“未”字相区别。但是“未”字的下横并没有明显长于上横,有些似乎下横比上横还略短一些,所以两个字还是有混同的可能性。但是在三国吴简中,两个字形完全区别开了:

“未”字下横明显比上横长,而“末”字的上横明显比下横长。这种笔画长短关系,显然是为了区别两个字的形体而有意为之的。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笔画的成熟增强了笔画的功能性,使得笔画成为今文字阶段,特别是楷书阶段的去同别异的重要手段。这种功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代替了小篆阶段依靠线条的某些特性区别汉字形体的功能,使得早期隶书阶段大量的形体混同的汉字得以区分。笔画的成熟,推动了今文字,特别是楷书字体走向成熟。笔画成熟的特性在三国吴简中表现非常明显,但是尚未完全定型,还有个别的例外情况。我们认为,这恰恰反映出笔画发展、演变、不断成熟直至完全定型的过程性。三国吴简所代表的文字,应该处在这个阶段的末端。如果进而联系秦、汉简牍、碑刻中的汉字材料,就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笔画发展、成熟的整个过程。

三 三国吴简中汉字形体演变滞后的现象及原因

在论及三国吴简字体的论文中,作者都会提及三国吴简中有篆书、隶书字体留存的现象。覃继红[13]、洪娟[14]等学者从描写的角度,列举了三国吴简中保存的篆书、隶书字体意味的字形,并加以分析。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形体演变滞后。第二,三国吴简中形体演变滞后的原因是什么。

前文已经提及,张显成先生认为,三国吴简里的文字标志着楷书的形成。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认为:三国吴简中的文字,是隶楷文字阶段更接近于楷书的字形。而所谓“形体演变滞后”,是指有些字虽然已经有了跟成熟的楷书相同或相近的写法,但同时仍然使用接近篆文或隶书的写法。这个概念的提前,是相关汉字的篆、隶、楷书字形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如果从小篆到楷书或者从隶书到楷书字形没有明显变化的,则不在讨论之列。

在三国吴简中,保存篆、隶形体特点的文字有以下一些:

从“才”得声的“材”、“財”也有类似的写法:

以上的例子中,各个字形都保存了篆书或隶书的形体特征。为什么在三国时期的文字材料中,会有篆书、隶书的某些特征留存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讨论笔画书写的规则问题。

裘锡圭先生认为,隶变是文字由“线条化”到“笔画化”的变化过程[15]。相对于线条而言,笔画的书写有一定的规范,即不再是“随体诘曲”,而是按照一定的书写顺序来写。笔画自身的书写顺序,最重要的有两点: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在现代汉字的笔画中,水平方向的横画都是自左至右,竖直方向的笔画都是自上至下,没有例外。除了撇、提等少数笔画外,斜行的笔画也符合这一规律。笔画的这一书写规律,是隶变过程中对线条改造的重要内容。过去在研究隶变对篆书的改造时,往往强调“变曲笔为直笔”,我们认为,除了以上内容,还应该补充另一个重要内容,即变“逆笔”为“顺笔”。试看以下几个例子:

变“逆笔”为“顺笔”的笔画书写规则,在三国吴简中已经成熟,但是,封闭的圆弧线不受这条规则的制约。封闭的弧线由一笔写成,与“逆笔”不同,在书写习惯上,更接近于“顺笔”。三国吴简中的“子”、“公”、“至”这些字所保留的篆书意味,都可以看作是封闭圆弧线的写法。在这个阶段,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封闭的圆弧线看作是“顺笔”。

我们可以将三国吴简中汉字形体演变滞后现象的原因作如下的归纳:隶书成熟,并向楷书发展的过程中,笔画不断成熟。其笔画演变的规则是变曲笔为直笔,变“逆笔”为“顺笔”。但是,小篆及早期隶书中的线条或笔画,如果同时符合“简单的直笔”和“书写为顺笔”两个条件,则可能不被改造,继续保存下来。三国吴简中所有具有形体演变滞后特点的汉字,都具有这一特性。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这条规则是成立的。

笔画的成熟使得笔画的书写规则逐步建立,这一时期笔画的书写规则可以解释三国吴简中汉字形体演变滞后的现象。然而,正是有这些形体演变的滞后现象,也恰好说明了三国吴简中汉字的笔画,还没有最终成熟并完全定型。一些笔画现象,比如封闭的圆弧形,在完全成熟的笔画体系中其实是不允许存在的。在其后的发展演变中,这些笔画都会不断被改造,直至完全定型。

[1]张显成.论简帛的汉字史研究价值[A].文字学论丛(第2辑)[C].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2]赵平安.隶变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3][5]方勇.秦代简牍文字汇编[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G].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6]王贵元.汉字发展史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语文,2013,(1).

[7]骈宇骞.银雀山汉简文字编[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8]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9]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贰)[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0]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G].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1]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2]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3]覃继红.《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俗字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4]洪娟.《嘉禾吏民田家莂》书体举隅[A].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5.

[1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责任编校:余中华)

The Mature of Stroke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ZHANG Xia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Stroke is the smallest unit of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from the ancient writing to the present, the strokes are constantly formed and developed.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evolution of strokes had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is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shape of mature strokes is a very important way to discriminate the differences. Seco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ocation of the mature stroke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differentiating Chinese characters. Third, a mature stroke has its writing rules, which can explain why some characters in this stage evolve lagging behind.

strokes;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bamboo slips of Wu Kingdom; shape of characters

2016-11-03

张翔(1986— ),男,青海西宁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文字学、简帛文献学。

H024

A

1008-4681(2017)01-0091-07

猜你喜欢
走马三国区别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走马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走马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三国乱谈(1)
走马
位置的区别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