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荣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林江荣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体育教学对于健全学生体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体育教学本身的特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天然的契机。作为体育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努力,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和精神基础。
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曾指出:“体育运动,为教育中一重要之科学,虽主旨在训练、健身,然对于道德精神关系更为密切,若注重体育而忘道德之现象,深可慨叹者也。”他的这番话道出了体育与德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说出了仅仅重视体育而忽视德育渗透的遗憾。体育教学从外部形态来讲,为学生体魄健康保驾护航,从对学生的影响等内部看,又包含意志锻炼、心态磨砺的德育内涵,这对学校的德育教育提高是有帮助的。德育与体育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和开放,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应该忽视德育,而是应该将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从目前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其教育方式大多以说教为主,极少具有现实性和冲击力的素材,由此导致德育教育的效率相对低下。其实,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内化”的,而体育恰好是“内化”的合理媒介。即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育运动,进而受到德育熏陶,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体育教学因为其本身具有的直观性、动态性、理论联系实际性,就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可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和形式,学生也易于、乐于接受,这是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然性和优势。
1.直观性
直观性,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是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活动或掌握身体技巧的游戏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质。
当然,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要抓住这些不同形式的运动本身特点,从实际教学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开展,这样也就避免了德育教育的空洞和“口号式”,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动态性
体育教学大多在空旷的操场或者是体育馆进行,学生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的,而不是坐在教室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但就是这样的影响,也让学生的动机、弱点和心理状态、组织纪律性等展现的较为自然。这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契机,这时教师也应该动态把握教学进程,因势利导,教学育人。这是转瞬即逝的教学素材,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3.理论联系实际性
体育教学一般都要先讲清楚运动原理、注意事项。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这也是对学生知行结合的具体要求,例如长跑运动,教师在讲清楚注意呼吸方式、调整步伐均匀,协调发力等注意事项之后,学生肯定还是会感到有畏难情绪,不会主动参与进来。这时候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育,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主动挑战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因此,这也是体育教育中德育的优势。
1.“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自强树榜样
体育教学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内涵丰富、积极向上的教育功能。体育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优秀场所,教师应指出学生的错误、肯定学生的进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品质。
从上述的要求看,这就对体育教师本身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体育教师本人就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人,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使学生信服进而从心灵上靠近,“亲其师信其道”。特别是初中学生已经处在青春叛逆期,如果教师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信服,那对教学效果来说,确实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制度需规范
体育教学具有动态性的特点,主要教学场所多为开放性场地,这对活泼好动、有效注意及自律性相对较差的初中生来说,是难得的“放松机会”。这也对组织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应的道德品质要求,制定规范的课堂制度。虽然刚开始会很慢,但习惯和规矩一旦养成,就会很快取得成效。
3.“百花齐放香满园”——因多样,更精彩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正是叛逆心理较为严重的时期,单纯的说教对他们来说,不但意义不大,而且会起反作用。这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内容多样的特点,来进行“无声教育”。例如,很多男生都喜欢篮球,他们也有自己的篮球偶像,在进行传接球教学时,有的学生出现小失误,就被队友埋怨,笔者就从他们的偶像——库里、杜兰特等等球员的表现开始,让他们自己想想该怎么处理,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教育和熏陶。这样,学生也就亲身感受到了团队协作、互相信任的意义。
体育教学内容多样还体现在地域性差别上。云南省民族聚居,错综复杂,传统体育项目也可以尝试着拿进课堂教学。比如板鞋竞速、武术等传统项目,可以让学生适当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豪感。
4.“横看成岭侧成峰”——注重课堂教学评价
人的身体素质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事实。这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区别对待,提高学生的信心,循序渐进,克服心理障碍,也是对勇气和自信心的培养。
实践证明,体育教学对德育的渗透和培养作用是明显的。通过体育,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树立诚实、勤恳、谦虚、向上的高尚品质,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初中体育教学,也应该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将德育教育渗透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始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高敬惠.《也谈德育的渗透教育》.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赵俊芳.《德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思想工作论坛,199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