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长沙市老干部大学 龙志斌
利用网络课堂优化资源配置
□ 湖南长沙市老干部大学 龙志斌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长沙市依托远程教育在机制、设施、课件等方面的优势,建立长沙市老干部大学网站,开通老年教育网络直播室,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人人皆可学、时时都能学、处处均可学”的网络课堂。
一是抓好网络课堂的“硬件”建设。通过政府采购流程,投入30余万元,配置了老年教育网络直播室的相关设备,将网络直播室设在市老干部大学,委托专人负责管理和直播。与市政府电子政务办紧密衔接合作,完成了市老干部大学网站的服务器移址、安全备案、前后台漏洞检测等流程,确保了服务器和网站的正常、安全运行。结合市老干部大学的提质改造工程,在市老干部大学增设光纤,提高网速,确保基层站点能够流畅收看。同时,在收看网络直播和日常录播时,对网络直播室进行现场设备的调试和试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达到网络直播和录播的要求。
二是抓好网络课堂的“软件”建设。建好网络课堂,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都非常重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选聘一批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敬业奉献、热情服务的高素质教师,建立优秀教师人才库,同时加强业务交流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内容要贴近老年学员的生活,并据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表。网络课堂包括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旅游知识、文学故事、地理趣闻等众多实用且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内容,每学期安排16节直播课,每周一课,定于每周四上午9:30~10:30为网络课堂直播时间。长沙市老干部大学网站还上传了“文史系”“保健系”“文艺系”等多个栏目的优质点播课程和视频指导供学员点播收看。
老年教育网络课堂是单向的网络视频教学,授课教师不在现场,因此缺少了师生互动。为了让网络视频课堂“动”起来,我们通过三个“互动”,提高了网络课堂收视效果。
一是收看站点与直播站点的互动。各区县市老干部局以及基层收看站点管理员,通过自己收看和收集老年学员的意见,及时向市局业务处室和市老干部大学直播站点反馈,进行互动。比如,在收看过程中有时缓冲时间比较长,会出现“卡”的现象;由于网络直播室摄像机机位相对固定,视频角度缺少变化;有些教师地方口音比较重,又没有板书,学员听起来很费劲等等。针对各站点反映的教师授课方式、场景布置、教学内容、收看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网络直播站点及时进行改进,提高了收视效果。
二是收看站点与老年学员的互动。网络课堂视频教学,由于教师不在现场,所以收看站点辅导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比如,有时学员跟不上视频的速度,没有听清楚,记不下来,基层站点辅导员就采取暂停、回放的办法帮助学员,甚至自己反复收看将笔记整理好分发给学员,让学员很满意。在上保健按摩课时,基层站点的辅导员在网上下载了“耳穴图”“手穴图”“人体穴位图”和常用穴位的功能等印发给学员,结合穴位图,学员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三是老年学员与授课教师的互动。为加强学员与授课教师的互动,长沙市老干部大学网站开辟了“留言板”专栏,老年学员可登录网站通过“留言板”栏目向授课教师咨询,教师在此为学员答疑解惑,以此来实现互动。同时,结合基层收看站点和老年学员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络课堂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质量和受欢迎程度等要素进行测评,作为老干部大学教师聘任的重要依据。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支持老年人网上学习”。老年教育网络课堂必将成为基层老年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持续推进网络教育,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要积极争取党政重视。网络课堂建设伊始,长沙市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必要的设施和正常的经费。与组织、宣传、教育、文化、财政等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利用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市老干部大学现有设备、场地、管理人员等优势资源,在市老干部大学建立老年教育网络直播室,以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发挥“一站多用”的作用,开展老年教育网络课堂工作,扩大老年教育基层覆盖面。今年又拿出专项资金,将网络课堂直播室服务器进行升级,确保信号传输的质量。
要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要开展网络视频直播教学,就要加强对网络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培养老年学员熟悉网络直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为此,该市联合组织部门多次召开会议、下发通知、开展督查,通过多种方式对老年教育网络课堂进行宣传,提升了网络课堂的知晓率、影响力。如市老干部大学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利用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将网络课堂的课程安排、授课老师情况以及播放时间等进行公示和推介。长沙县在《星沙时报》和县电视台对网络直播课堂进行宣传报道,浏阳市在老干部大学显眼位置张贴收看通知,望城区通过《老年人》杂志投放渠道统一派送“收看指南”,宁乡县充分发挥乡镇分校影响力扩大宣传,岳麓区采用电子显示屏、短信群发、QQ群发等方式广泛告知,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积极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介大力推介、积极宣传、跟踪报道等等。
要坚持示范引领带动。为了把网络课堂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开办三年来,全市精心打造了84个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教育示范点,给予每个示范点1万元的资金扶持。结合该市《老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的要求,规定在三年内各区县(市)每个乡镇街道必须建立不少于3个网络课堂示范站点的目标。同时,各区县(市)也给予了配套支持。
要加强督促检查交流。建立督查机制和考核机制,采取每月定点、每周不定点督查的方式,每季度下发一次督查通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对区县(市)年度绩效考核,督促各区县(市)对老年教育网络课堂工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及时整改、取得实效。据不完全统计,老年教育网络课堂开播以来,每周集中收看人数达到了3000多人,截至目前已有20万余人次老年朋友参加了网络课堂的学习,并不断向具备收看条件的基层拓展和延伸。老年学员纷纷表示:“网络课堂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又使老年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合理利用,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