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专栏·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平行论坛议题简报(一)
1 论坛综述
在全球范围内,道路交通伤害每年夺取 120多万人的生命,是15~29岁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妇女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更是严重的受害人群。为响应联合国的号召,在未来10年内降低道路交通受伤和死亡,各国应该切实行动起来,采取各种综合性措施降低伤害和死亡。
1.1 重视儿童步行安全
在儿童这个脆弱的人群中,由于其生长发育水平低,认知有限,不能准确地判断危险,特别是那些步行上学的学生经常处于危险之中。全球每天有18亿儿童步行去学校,其中有500人再也回不来了。残酷的现实需要我们行动起来,设计更为安全的道路,设置更为安全的基础设施,控制车速,倡导全社会行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上学。
1.2 执法与教育并重,共同促进安全出行
公安部的专家谈到,目前我国发生的交通事故中,97%的事故是人为造成的。各级政府应从教育和执法两方面双管齐下,保障交通安全。首先,对儿童、青年人、驾驶员、步行者和骑车人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行为水平。为此,公安部从2005年至今做了一系列全国性的大型安全宣传活动。其次,加强对各类危险因素,如酒驾、超速、超载和违规运输等危险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利用智能交通系统等新技术进行管理和执法,确保人群安全健康。
1.3 以人为本,系统长效综合治
全社区因秉着共建、共治的理念,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对涉及道路安全的人、车、路和环境4个因素,采取长效综合的治理措施。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行人、骑车者等脆弱人群的空间,道路设计应更为人性化,采用如减速带、安全岛、隔离栏等安全措施,在保证道路高效利用的同时,保障人群的安全健康。
2 论坛共识
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高度认同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充分开发和利用各部门数据资源,开展多部门合作,在城市环境治理、规划、立法、执法、教育宣传方面共同入手,以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共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
①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力量,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②推进城市综合治理工程,让城市更安全,让出行更安全。鼓励公交出行,针对行人、非机动车人员设计空间更大更为安全的道路。
③多部门合作共建共治,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通过政策法规的落实和执法的加强减少危险行为。
3 论坛建议
各国各级政府应该切实行动起来,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和整体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地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道路安全干预措施,在未来10年内能减少和降低更多的道路交通伤亡和残疾。
(报告撰写人:段蕾蕾、喻彦)
1 论坛综述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大气污染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峻、室内环境的安全隐患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等,这些都成为威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努力创造良好的健康环境,不断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是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要纳入环境保护的理念,打造健康城市,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城市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重点抓好空气、土壤和水污染的防治,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建设健康、宜居、美丽的家园。通过优化健康服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打造健康人文环境,提升居民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垂直城市建设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打造人文、生态、宜居、智能的绿色垂直城市,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论坛共识
唯有舍得当前的利益,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造福未来。
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发展中,共同推进建设健康城市,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3 论坛建议
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制定中,建设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提供健康服务,实现健康人群的目标。
解决影响健康的各类环境危险因素,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与健康问题。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报告撰写人:张军、张江华)
1 论坛综述
城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形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栖息地,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挑战。本论坛旨在就建设健康城市的进程中为公众建立支持性环境,使健康生活方式成为自觉自律的选择开展经验分享和深入探讨。
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介绍了宁波市创建健康城市的经验。本着始终坚持健康优先的发展战略,宁波市全面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包括控烟和全民健身,并深入实施健康细胞工程,全面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加拿大魁北克省Lucie Charlebois女士分享了魁北克的经验:提升个体在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同时,通过社会全面的推动,创造利于人们健康的良好环境。主要措施包括: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各种能力;在社区内确保人们有健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利于促进健康的生活条件;加强社会服务领域中的预防措施。墨尔本大学Rob Moodie教授则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多部门合作在健康城市中的重要意义,重申了在城市建设中的公平、安全和效率问题。之后,横滨市渡边巧教市长介绍横滨市为了实现在日本具有最长健康寿命的目标所开展的健步积分活动案例,充分体现了政府、企业与公众联手的健康共治理念。
在之后的嘉宾访谈环节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吸烟、缺少身体活动、甜食摄入过量等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个体、政府、社会组织和医务人员在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中的责任。
2 论坛共识
健康是发展的必要资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遵循健康优先原则,并把健康融入所有策略。
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全社会的共治,从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着手,建立健康政策,营造支持性环境,并通过提高个人健康素养使人们承担起健康的社会责任。
吸烟是危害人群健康的首位不良健康生活方式,是造成心肌梗死年轻化、中风的主要成因,是生活方式中的优先干预领域。
3 论坛建议
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社会力量,在健康促进中建立体现公平和效率的政府、社会组织、媒体和专业人员的合作机制。
通过教育和倡导等措施,使医学专业人员在公众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当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通过建立支持性环境,使公众的健康行为成为具有可持续性的自觉自律行动,成为新的时尚和文化。
(报告撰写人:郑频频、王剑)
1 论坛综述
在各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在老龄化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迁徙的过程。老龄化与城市化的交织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次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平行论坛(四)选择“健康老龄化”为主题,期望能通过与会嘉宾分享的各自城市应对老龄化的经验和智慧,讨论老龄化与城市化如何影响城市,探索城市可以做些什么来实现健康老龄化。
与会的政府官员和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促进健康老龄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智慧。从政府的顶层制度设计角度,青岛副市长分享了青岛市坚持政府主导,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方面的经验,青岛市人社部门牵头建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经覆盖到了农村居民,并初步形成了医、养、康、护有效衔接的新格局。来自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神奈川县的与会代表则从科技助老的角度分享了日本神奈川县充分利用先进的健康医疗技术改善老年人的亚健康状况的经验。来自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的总工程师罗椅民则介绍了适老辅具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适老辅具产业的发展前景。在小组讨论环节,青松居家康复护理机构的创始人王燕妮女士强调了创新在老年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国际老年友好城市齐齐哈尔市曲秀丽市长分享了政府层面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从而促进健康的生动案例。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日本大和市和奥地利马尔尼茨市的与会代表也分别从部门联动,打造城市环境的健康和改变市民健康意识和观念等方面分享了各自城市的经验。
2 论坛共识
2.1 健康老龄化不仅是说没有疾病,而且要让老年人保持和发挥原有的身体机能,重视老年人功能健康。
2.2 政府应当而且可以在促进城市健康老龄化的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健康福祉努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3 科学技术和创新将为促进健康老龄化发挥巨大作用。
2.4 提高市民健康意识,鼓励市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促进健康老龄化。
3 论坛建议
加强政府在健康老龄化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科学技术和创新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市民健康素养,鼓励市民建立健康意识和观念,积极行动起来,促进健康老龄化。
(报告撰写人:阮晔、郭雁飞)
1 论坛综述
根据最初的计划,肯首座核电厂将于2027年启动建设。但目前这一时间已被推迟到至少2036年。此外,核电规模也有所调整,从最初的两台1000兆瓦机组缩减至两台600兆瓦机组。虽然单台机组的装机容量大幅缩减,但单台机组的预期造价却大幅上升,从最初的4050亿肯尼亚先令增加至4840亿肯尼亚先令。肯没有解释造价大幅上升的原因。
健康源于人们的生活环境,源于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公共场所和社区之中。健康是城市治理的核心,是成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最有利和有效的标志之一。随着全球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已经由传染性疾病逐步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吸烟、饮酒过量、身体活动量不足、不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等引起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呈高水平流行,慢性病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
科学技术创新是指导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关键,创新技术可以促进和推动健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1.1 科技进步是促进城市健康的主要动力
1.1.1 科学技术与城市健康
科学技术指导人们使用消毒技术确保饮水健康和安全保存食物;使用免疫技术控制密集人群中传染病的流行;使用现代医疗技术,如血压计、心电图、脑电图、超声、X线、CT、核磁共振等应用于医疗临床实践中,高效高质量地维护人群身体健康,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1.2 城市健康面临的挑战
传染病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而重大慢性病井喷式爆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死亡人口的80%以上,患病人口趋向年轻化。社会及医疗负担沉重,慢性病医疗费用占中国人疾病总负担的80%以上。
1.1.3 世界医学创新的发展现状
医学与理工科技交融互动,包括“生物—环境—心理—社会—工程”等。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出现,有人工器官、微创治疗、基因治疗、分子影像、外科机器人等。医学与IT、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融合,还有医用3D打印、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大型队列研究、生物药品和化学治疗药物等。
1.2 信息科技创新是构建健康城市的主要手段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快速城市化对资源造成了压力,也对卫生和教育带来了挑战。国际电信联盟在3年前提出了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用以改进生活质量,该定义的主旨和健康城市的定义完全一致。卫生数据在医疗机构间的共享可以让公众获益,信息技术可以开创更好的机会。5G技术将在2020年实现商业化,若能和智慧城市的医疗做垂直整合,通信技术将是促进健康城市构建,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手段。
1.3 信息科技创新引领健康城市发展
1.3.1 规划并标准化健康信息平台,构建高品质的健康城市
着重规划健康信息化平台,制定公认的健康信息化标准。建立以居民档案为核心的人口健康数据中心,包括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预防接种、疾病控制、疾病管理和医疗服务等几大版块的健康数据中心。
1.3.2 以信息科技创新提升健康服务品质
构建立体化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信息平台,通过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公众号、健康APP等构建立体化的社区卫生与健康服务信息平台,向健康人群宣传,并个体化地指导居民的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心理等生活方式。患者可与医生一对一地制定个体化医疗规划,并将疾病控制和监测所得的数据反馈。推动就医服务全流程电子化,建立预约挂号网络平台和手机 APP系统,以社保卡、银行卡等为载体,实现自助挂号和消费,简化就诊步骤。
1.3.3 以信息科技创新助推健康环境建设
就生产、生活污染及对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进行监测、监控,并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建立饮用水和食品的来源、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溯源、预警、预报信息系统,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建立健全城市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系统,提高城市健康管理水平。
1.3.4 以信息科技创新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标准体系,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建设大数据开放平台;积极推动国家健康医疗科技文化产业园建设,推动“互联网+健康新业态”的发展;推动基因测序、现代遗传、分子影像、生物信息的应用,探索大数据研究成果与医药、健康管理、医疗器械等生命产业的有机融合。
科技改变生活,信息联通世界。可以预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和大数据必将加速与健康领域各环节的融合,并影响和推动健康城市发展。
2.1 信息科技创新引领健康城市发展。
2.2 互联互通,构建互联网大数据健康信息平台。
2.3 健康大数据转化为知识,使病患实际获益。
2.4 提升医疗机构的效率,获得经济价值。
2.5 关注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数据标准、互联互通等关键点。
3.1 以引领、落实预防为先,以重大慢性病为重点,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为构建和促进健康城市提供科技手段。
3.2 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共建、共享,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将互联网和大数据开放共享。
3.3 突出交叉融合,强化协同保障,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着力原始创新。
3.4 强化科技供给,坚持健康公平,科技要服务医改大局,为解决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提供支撑。
(报告撰写人:薛宁、潘铮)
1 论坛综述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速城市化在推进城市的繁荣与空间扩张的同时,土地紧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伴随城市空间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所引发的社会极化、弱势群体利益的边缘化等社会问题凸显,并严重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目前,健康城市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许多城市发展的目标,并且健康城市问题也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要创建一个身心健康与有社会福祉的世界。WHO于20世纪80年代针对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给城市卫生状况带来的恶劣影响,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以保障健康为目标的一项全球性战略。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 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 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城市。它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而其中又以人的健康为核心。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其中心理健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卫生既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有10亿人正遭受心理精神疾病的影响,我国城市约有 20%的居民存在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等因素。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安全的社会环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低教育、低收入、失业、不良家庭环境、重大生活事件、缺乏社会支持、慢性疾病等,与之相对的是保护因素。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人们的健康心理,将精神健康与福祉纳入健康城市理念是本场论坛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城市的发展趋势。在可能对精神和情绪造成很大压力的城市生活中,增强和维护市民健康心理,促进健康城市的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公众积极参与。在开展心理健康建设工作时,政府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市民心理健康促进,要根据社会经济及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既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目标,又符合城市实际的促进市民心理健康的可行性规划与方针政策。同时,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各团体之间通力合作,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建立一个祥和、安定、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以及团结、和睦、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宣传与教育,普及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市民对健康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认识。三是加强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组织,为城市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卫生服务,实现“健康心理,健康城市”的愿景。
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健康成长、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基础条件,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为促进良好的精神健康和福祉,健康城市建设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大力推进政府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
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能力,特别是应对心理挫折的能力。
③增强社会支持系统,构成“家庭—朋友—社区—社团—社会”的社会心理支持网,更好地发挥支持作用。
④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报告撰写人:谢斌、蔡军)
1 论坛综述
在主题为“消除饥饿”的平行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如何通过政府跨部门行动加强有利于健康的良好治理,以及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实现进行了热烈讨论。专家们分别介绍了本国针对营养不良问题所实施的有效探索,并就如何促进农业、教育、环境、卫生、社会保障和贸易部门间的联合行动进行探讨。
肯尼亚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部长 Cleopa Mailu对肯尼亚在消除饥饿方面的探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他们在粮食供给不足、居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对提高农民生产率(包括给予贷款支持,帮助他们改进生产技术等)、立法(构建国家营养计划)、促进跨部门行动(成立食药监局,提高食品可及性等)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有效的措施使得肯尼亚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等指标显著下降。
巴西卫生部长执行秘书 Antonio Nardi首先肯定了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贡献和积极作用。他认为消除饥饿不仅仅是粮食问题,更是一个尊严问题,是基本的人权。他介绍了巴西在消除饥饿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如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承诺(明确路线图)、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健身计划、健康饮食指导计划等)、跨部门行动(定期医疗服务、食品与营养监测项目等)等。
芬兰卫生部长 Pirkko Mattila着重强调了跨部门的行动。她从积极整合不同的政策、强化整个食品供应保障系统、加强健康饮食的检测与研究等方面介绍了芬兰的探索。
伊朗卫生部部长 Syed Hassan Ghazizadeh Hashemi认为跨部门的执行机构是全方位解决饥饿问题的一种有效机制。在伊朗,跨部门执行机构在危险因素管理、对食品的改造与质量提升、制定健康食品标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朗把消除饥饿作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构建了包括12个子目标的国家行动计划。
2 论坛共识
①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国家的高层领导人要有持续不断的政治承诺,并力争能够明确路线图。
②要构建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机制。
③要注重通过立法来保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政府也要安排专项资金来支持该项工作。
④要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建立监测机制,保证所有人都受益。
3 论坛建议
①针对未来的挑战,大型食品企业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高食品可及性提供足够的支持,但也会带来不健康的食品或饮食习惯,未来需要格外注意。
②消除饥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因为政治的变化、资金的安排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动摇。
(报告撰写人:杜学礼、康琦)
1 论坛综述
本平行会议由4位演讲者分享了各自所在国家在终止儿童肥胖方面的实践和计划。
汤加卫生部长首先介绍了汤加及太平洋岛国所面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严峻问题。汤加人口少,但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并不轻,位列超重国家前10位。汤加1973年的儿童肥胖率为7%,现在是 20%,由此引起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肾透析、截肢等问题造成很大的医疗开支。儿童肥胖问题更需要引起关注,5~7岁儿童中有30%超重肥胖。具体措施包括:关注并解决行为诱导、易胖环境和在屏幕前时间过多的问题,以及关注大人行为影响。汤加儿童肥胖干预措施涵盖了WHO提出的6个建议,包括健康饮食、运动、孕期营养、学龄期运动和营养等。同时,成立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跨部门合作机制和咨询委员会,制定国家慢病2015——2020战略。另外,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含糖饮料和不健康肉类加税,营造支持性环境和实施健康教育等。
墨西哥卫生部长指出:肥胖问题在墨西哥相当严重,70%成人和34%儿童受肥胖困扰,疾病和经济受肥胖影响。他们的经验可以总结为:实施多部门问责制和总体推进。基本战略:①公共卫生。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传播,实施预防措施。②医疗保健。加强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③公共政策。从法律财政方面提供保障。具体的做法:减少含糖饮料和不健康食品的供给,增强医疗人员的意识,创新多部门政策(在不同级别的政府、社区和个人层面等落实国家责任,采取循证政策、利益相关者策略,财政、教育、社会发展、农业、环境等部门共同参与)。儿童肥胖防控方面,特别禁止含糖饮料进校;改进营养标签;增加税收;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调整。2014年,含糖饮料进口量大幅减少。全国开展慢性病研究,评估决策,学术界为政府提供政策及实施措施。肥胖是长久形成的,需循序渐进地解决。
英国副首席医疗官着重介绍了英国儿童肥胖计划,共有20条宏观计划。该计划涉及学校、家庭、政府和个人,并于2016年8月发布。其中,她重点介绍了针对软饮料的征税政策:①给企业2年时间调整饮料配方,要求食品行业糖含量降低20%,其他食品营养成分控制热量。②建立学校评分系统,自评和政府评分结合。要求学生在校每天必须锻炼30 min,父母带领锻炼30 min,一共60 min。③注重早教,在幼儿期开始,修改菜单,加强运动;开展儿童期体格测试计划,体现国家领导力。
阿联酋卫生部长介绍了本国儿童肥胖防控措施,该措施纳入了国家2021年愿景,希望建立世界级别的医疗体系、预防体系和生活方式。目前,儿童肥胖率为14.4%,期待到2021年降低到12%。具体措施涵盖了WHO的6个建议。他们的经验是加强监管,制定规范,从媒体曝光、审查、税收、商业营销等方面实施多重措施。
演讲结束后设置了讨论环节,讨论主题:①怎样让政府的政策持续推进?②怎样进行监测评估?4位演讲者认为政策评估和监测非常必要,可以委托第三方开展,有的国家已经在着手评估。圣保罗大学的学者提问,英国国家方案有无分析不同社会资源、社会阶层孩子的差异?他认为,女性学历高,不易肥胖,是否考虑进去?英国首席医疗官认为社会经济层次越低的孩子,肥胖可能性更大。由于不同群体孩子的肥胖差异大,需要社区和地方加入肥胖预防,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如:针对未进食早餐儿童的早餐俱乐部行动,为育儿妇女提供育儿知识等帮助。阿联酋的经验是学校家长委员会帮助家长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
2 论坛共识
①儿童肥胖已不是某个群体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需要共同应对的问题。在中低收入国家,儿童肥胖问题更严重。
②儿童肥胖是成年肥胖的重要预测指标,对终止儿童肥胖需高度重视,以降低成年期肥胖带来的疾病负担和经济上的严重后果。建议从孕前期、孕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持续关注,多部门参与,多种综合措施并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③儿童肥胖干预不能仅靠单一策略,要制定可持续性政策,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建立肥胖干预的支持环境。在餐饮行业中,对含糖饮料增税,逐渐降低食品含糖量(降低20%的用糖量);在基于学校的健康促进政策方面,鼓励儿童改善饮食行为,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禁止在学校销售含糖饮料;鼓励学生运动,并发挥家长在指导学生行为方面的作用;系统持续地监测儿童健康,及时发现问题。
3 论坛建议
①4个国家代表的经验和措施很有推广价值,值得各国分享,值得上海借鉴和学习。
②儿童肥胖越来越严重,各方都有责任,要有明确的愿景、手段和目标,各国国情和经济水平差异大,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持之以恒,继续努力。
(报告撰写人:彭咏梅、罗春燕、朱珍妮)
1 论坛综述
本分论坛主题为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由泰国卫生部长主持,土库曼斯坦卫生部长、加拿大公共卫生中心综合科学部主任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环境建筑与健康中心主任分别就论坛主题作了演讲。3位讲者从保障身体活动有效进行的具体措施、城市规划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制定领域进行介绍,内容既有重叠也各有侧重。
首先,土库曼斯坦卫生部长主要介绍了该国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括制定相关法律,固定运动日,在城市内建立公园,推进马拉松、自行车和足球运动的开展等。强调了立法保障全民运动健身。举例:在城市建立专门的自行车道,供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以及环保人士绿色出行;鼓励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设立专门的运动月。
加拿大公共卫生中心综合科学部主任则从以下方面阐述:为身体活动的开展创建环境,并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为身体活动的进行创造最大的机会;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到促进市民身体活动的开展;在工作场所创造身体活动的机会和未来所面临的障碍和挑战。以BC省(British Columbia)为例,在工作场所尽可能提供运动设施,如固定自行车、跑台以及沐浴设施等,以便工作闲余开展运动。提出健康城市,绿色出行,便于步行或者自行车到达公交转运站。提倡整个政府职能部门协同合作,比如2010年冬奥会在BC举办时,卫生行政部门与体育部门密切合作,突出体育运动对全民健康的重要性。城市规划部门也与公共健康部门密切合作,在城市规划中体现运动健身的需求。通过运动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减少慢性病等疾病的发生率,从而可以减少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投入,同时转加到教育上,以达到多赢。
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环境建筑与健康中心主任Fiona Bull介绍了2016年11月19日发布的《曼谷宣言》,主要传递了如下信息:身体活动是公共健康的核心、为了创建“可行走的社区”,需要有相配套的城市规划和公共交通系统,身体活动的开展符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身体活动可改善人们的身心和社会健康,有助于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改善环境的变化,有助于对土地的可持续使用,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性别平等)。
3位讲者从不同层面传达了 1个重要信息——需积极推进身体活动的开展,并为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进行保障。其中同样也提及对于城市规划中考虑步行和自行车的基础设施,体育运动的设施,以及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衔接,减少开车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公共安全问题。
2 论坛共识
①鼓励全民健身,鼓励开展各项运动,政府需要介入保障其实施,达到随时随地即可进行运动的目标。
②城市规划要增加运动健身的考虑,包括自行车专用道,步行可达的交通枢纽等。
③身体运动促进健康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并预防疾病的发生,进而减少医疗的开支,也促进环保、多赢的局面。
3 论坛建议
①建议政府多职能部门参与全民健身计划,重视运动,促进全民健康,互相协调保障。
②城市规划更多考虑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便捷,提倡健身出行。既环保,又可减少交通危害,也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减少医疗支出,达到一级预防目的。
③工作地点和社区也要投入更多的健身设施,以便可随时随地参与到健身运动。建议可在工作时专门留出健身的时间,如开展健身操、健身器械练习等,并为员工提供相关便利设备。
④对于如火如荼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不可忽视运动带来的伤害和伤病。对于全民健身,需要更多投入,对运动医学予以支持,以预防伤害,并治疗恢复运动损伤。
(报告撰写人:戈允申、陆蓉蓉)
1 论坛综述
在全球范围内,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抗菌药物在各个领域的滥用,进而催生多重耐药、广泛耐药,甚至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细菌的出现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播散,使感染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使人类的健康面临极大威胁。
本次论坛的召开,对于全球未来针对延缓细菌耐药、遏制抗生素滥用这一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Erio Ziglio教授的主持下,来自斐济、菲律宾、非洲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相关专家就抗生素滥用这一各国重点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明确指出抗生素滥用现象不仅仅是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全球,包括动物、农业以及人类等多环节的问题。抗生素的滥用将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的负担。预计至2050年,全球因抗生素滥用所花费的费用将达到100万亿美金。在此前提下,各国应联合起来,建立全球或国家级的行动计划,依靠公众关注、政府监管、实践经验、数据支持等多领域的协作,最终达到控制抗生素滥用和细菌耐药的目的,共同促进动植物和人类生态圈的健康。通过各种活动和媒体宣传等教育活动建立关于信息透明的环境,为控制抗生素滥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2 论坛共识
①抗生素滥用是涉及各行业的全球性问题。必须加强教育,使公众认识到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②控制抗生素滥用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也有赖于政府部门的监督执行和公众的支持。
③控制抗生素滥用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亦可协助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目标 3(健康与幸福)和目标 12(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的达成。
④提出“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One-Health”合作项目
(报告撰写人:胡付品、艾静文)
10.16117/j.cnki.31-1974/r.2017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