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委会主任、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 傅 华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专栏·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专栏介绍导读
本刊编委会主任、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 傅 华
在第一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30年后,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于2016年11月在上海召开。大会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健康促进”为主题,并发布了2份重要成果文件:《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简称《上海宣言》)和《健康城市上海共识》。《上海宣言》指出了未来健康促进的3个优先领域:①健康共治,通过良好治理实现健康目标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②健康城市,将城市和社区作为实现健康的关键场所;③健康素养,提升每个人的健康素养水平[1]。这些年来,我国在这3个领域有不少实践经验。本期围绕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尤其是《上海宣言》的这3个优先领域,邀请相关学者阐述他们的理解和经验,促进《上海宣言》在中国进一步贯彻落实。
健康共治(governance for health),是指中央及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整个政府和全社会的工作方式(whole-of-governments and whole-ofsociety approach)引导社会、企业和公众为了健康和福祉(wellbeing)而共同采取的行动[2]。健康共治一是强调政府各部门加强协作,“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二是强调动员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商业和公众的参与,承担健康的社会责任,做到健康的“共建共享”[3]。
健康共治正好表达了我国新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思想,即: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我国早在建国初期,政府为应对细菌战和解放前及战乱遗留的城乡环境卫生脏乱的状况,遏制传染病严重流行,倡导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就是从大卫生的角度,以“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指导、社会监督”24字方针为指导而提出的健康共治的社会创举,为提高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130余年才完成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其中爱国卫生运动功不可没。以后的“卫生城市”创建以及近些年不少城市开展的“健康城市”建设,重大传染病流行的控制,以及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立法和执法都是健康共治在不同层面的具体实践。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健康中国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大健康观的指引下,将会为促进全人类健康福祉提供中国版的健康共治典范[4]。
在本期里,由顾沈兵等人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处前任负责人K C Tang撰写的文章《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概述与实践》,总体阐述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包括其内涵及形式,证据基础以及当前对这一方法的有效实践。特别是从非卫生部门的视角评价这一方法的运用和实施,并分享各国采取干预行动以及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经验。叶博等选择老龄化这一主题,通过文献综述,介绍了在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年龄歧视”的偏见,从而在人文和政策上扫除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障碍。
健康源于人们每日生活的环境,源于所有年龄的人们共同生活、相爱、工作、学习和娱乐的邻里和社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社区的优劣对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公众的健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反过来,市民的健康又是任何城市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标志之一。所以,健康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且密不可分的。这次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呼吁以城市和社区为平台,建设包容、安全、具抵御灾害能力、可持续和健康的城市。通过城市领导者和市民的共同参与,实施健康促进,力求消除一切有碍公民增权的壁垒——尤其是为妇女、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扫除障碍,并充分实现城市中各年龄段人群的潜力和才能,使健康的选择成为可行和容易的选择,让每一位市民过上更加健康、安全和满意的生活[5]。
中国这些年来已有不少城市开展了健康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好成绩。2016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全面推开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是卫生城市的升级版,是通过完善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在建设过程中,针对更加广泛的健康影响因子和健康决定因素,秉持“大健康、大卫生”的健康共治理念,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本期邀请余金明教授及其团队等就健康城市进行专题解读,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国际健康城市论坛交流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文献资料,对健康城市的一些新理念和新趋势进行分析。
这些年来,我国通过《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以及“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等行动,健康素养理念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人员中已经比较普及。在这次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对将来的健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会明确指出:“健康素养不仅仅是指能够‘阅读宣传册子’‘预约挂号’‘读懂食品标签’或‘遵医嘱’”[6]。健康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与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有关的日常活动时,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来做出健康相关决定以维持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动机和能力。这既需要信息接收者本人有特定的认知能力,也取决于所提供信息的特性。个体的理解力、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程度、及时性和可信度都会影响健康信息的获取和使用。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评价会受到特定专业术语、信息复杂性等的影响。信息应用的有效性则取决于个体对信息的综合理解力[7]。大会还进一步强调“健康素养也不只是个人的资源,人群较高水平的健康素养也会产生社会效益,如通过动员社区来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健康决定因素”。“健康素养能够增权于公民个体,并使他们能够参与到集体的健康促进行动中。决策者和投资者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有利于他们采取影响力更大、协同效果更好、更有效的行动以应对健康决定因素”[6]。所以,除了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外,尤其需要提高决策者、投资者和专业人员的健康素养,使决策者能更加自觉地“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使投资者、企业家和商家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健康的社会责任,生产和销售更有利于健康的产品;使医务人员既能为患者治疗,还要在医患沟通中为患者答疑解惑,让他们能清楚了解所患的疾病并做出符合自身状况的健康管理决策和行动;使学校的教师能把健康融入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自我反思和公民意识的素质。
在本期里,本人就《上海宣言》中有关健康素养的内容,解读了健康素养促进增权和公平的缘由。另外,本期还选取了部分有关健康素养的研究论文,涵盖了学生、企业人员、社区居民、慢性病患者等各类人群的健康素养研究,他们利用当地的实践,讲出他们实践健康素养的故事。
另外,这次大会的6个主论坛和30个平行分论坛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涵盖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健康共治、政治承诺、经济发展、社会动员与多部门合作、消除贫困、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与基础设施、中医药、健康素养、妇女和儿童健康、老龄化、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烟草控制等话题。从本期起,将分3期简要介绍这些论坛的内容,以便读者了解大会的概况。
此次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呼吁世界各国要增强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将健康促进放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搭建多层次、宽领域、机制化的对话平台,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力,推动全球健康治理更加公正合理,提升健康供给和服务能力。展望未来,在迈向健康中国和实现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健康观”为指导,以整个政府和全社会的健康共治为路径,通过综合性政策举措,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人人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人人得到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构建全民健康型的社会而努力。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hanghai Declaration on promoting health in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 [2017-02-17] http://www.who. int/healthpromotion/conferences/9gchp/shanghai-decla ration/en.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Governance for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R].Copenhagen: WHO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2012.
[3] 傅华, 陶沙, 李江, 等.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16, 28(10):673-676.
[4] 傅华, 郑频频. 做健康共治的全球典范[J]. 中国卫生, 2016(10):7.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hanghai Consensus on healthy cities 2016[R/OL]. [2017-02-17]. http://www. who.int/healthpromotion/conferences/9gchp/healthycity-pledge/en/.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9th Glob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 policy brief 4: health literacy[R/OL]. [2017-02-17]. http://www.who.int/healthpromotion/con ferences/9gchp/health-lite-racy-moving-forward/en.
[7] 唐增, 王帆, 傅华. 国外健康素养研究最新实践循证[J]. 中国健康教育, 2015, 31(4): 393-395.
10.16117/j.cnki.31-1974/r.2017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