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之爱 智慧先行

2017-03-24 06:43
江苏教育 2017年38期
关键词:南师附属小学燕子

甘 泉

如斯之爱 智慧先行

甘 泉

68年的教学生涯,斯霞老师一直行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用心之诚,用情之深,令人叹服。她是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也像一位童心永驻的艺术家,让我们敬仰,让我们欣赏,更让我们深深懂得:如斯之爱,智慧先行。

1932年,斯霞老师来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附属小学,很快便被校园里浓郁的实验研究氛围所吸引,她心摹手追,好学不倦,尝试走出了一条将西方的教育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比如在教“南京”这个单元时,她就打破学科的界限,把关于南京的政治、地理、历史、文化等信息组织在一起:画关于南京的城墙,编关于南京的歌曲,算南京的各种数据,游南京的各处名胜……而语文课,则把这一切活动写成文章。这种智慧的整合,教改探索的精神,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领异标新的。

但斯霞绝不满足于此,她思考着如何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教好语文。她曾多次强调:“一切以加重学生负担为代价的经验,都不能称之为好的经验。”这句话放到今天仍然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

1958年,斯霞老师承担了五年制学制改革实验的任务,在没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前提下,她打破当时固化的教学模式,开创性地改进教学方法,自主整合创编教材,所教的五年制试点班的学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当时教育界省时高效的典范。这一切,都与她智慧的引领密不可分。比如她在教《燕子》一课时拿出一块橡皮泥,用右手的三个指头一撮,拼成燕子的嘴形去“衔”“泥”,然后把泥再“粘”到左手的小泥块上面,堆成燕子窝的形状。边做边讲,反复做了多次后,她突然提问:“你们知道燕子已粘了多少回泥吗?”学生们一下都愣住了。斯老师趁机往下说:“是不是‘不知道多少回’?就是不知多少次的意思。”在斯霞老师巧妙设置的文本环境中,学生轻松认识了“泥”“衔”“粘”“知道”“多少回”这五个生字词,还真切地体验了课文情景,提升了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正是这样长期智慧的实践,她最终总结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的原则,成为开宗立派的教育实践家。在智慧引领下致力于教改研究,已经成为南师附小人与生俱来的禀赋和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

放眼南师附小的今天,数学实验团队通过整合教材,将儿童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引入课堂,自主研发特色化的数学游戏课程;语文实验团队进行课堂“1+1”探索,将课外阅读带进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提升能力;书画艺术团将南师附小的版画与中国传统书法相结合,书画同源,以古立新,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STEM团队通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学科融合,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学习并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体育团队对奥运比赛项目、地方游戏和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改编,创编出适合各年级开展的游戏单元……南师附小人不仅是课程的实践者,更是课程的研究者和改革者。

“一个和孩子长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必定活泼似清泉”,这是诗人臧克家眼中的斯霞。在我看来,似清泉般活泼的心灵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才能产生“童心母爱”的伟大思想。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南师附属小学燕子
一所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办学气象
令我害怕的虫子
北京附属印刷学院附属小学
读《甲骨文捃》(二)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燕子叫
说不尽的南怀瑾
学生写话
燕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