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长宏 张建军
专家点评
大道至简 道法自然
冯长宏1张建军2
我们一直认为,课堂绝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要唤醒儿童的生命力。阅读课如此,书法课亦然。尽管书法课堂须致力于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强调一个“练”字,但必须认识到,“练字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因而,如何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促进儿童生命的发展和成长,实现书法育人的独特价值,是摆在每一个书法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对此,盐城市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李维生老师执教的《写好走之儿的字》一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李老师是一位懂书法、懂儿童、也懂教育的老师。在课堂中,他始终把儿童放在首位,遵循儿童的心理图式和认知特点,以走之儿为起点,延展至带有走之儿的汉字,让儿童读帖、临帖、评议、创作,感受领悟颜体笔势气韵的雄健风骨,揣摩习得颜体意象共生的书写规律,充分展示了书法的传习之道和艺术魅力。
1.文化启蒙:学书法就是学做人。
清代刘熙载曾说:“笔墨性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书法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更在于笔墨之中所折射的书家品行修为的境界。李老师所遴选的部首及范字出自《颜勤礼碑》。《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端庄遒劲,拙重雄健,是后人所推崇的“颜筋”的代表性之作。教学伊始,李老师让儿童对照碑文书法,通过“雄健有力与清瘦硬朗”“清正廉明与圆滑世故”“威武不屈与明哲保身”这三组词语的选择,由字及人,适时讲述颜真卿的人生经历:他文武兼备,既是读书人,又是将军;他两袖清风,贵为尚书却生活困窘;他刚正忠烈,不屈胁迫而慷慨就义……引导儿童感悟“颜筋”之中所彰显的书家的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这是书法艺术的认知,更是精神文化的启蒙。可贵的是,在教学法的设计上,教者巧妙地将儿童对碑文书法的直觉感受和喜闻乐见的故事融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渗透”的意蕴和价值。渗透,意味着不告知、不说教,意味着自然而然、润物无声。经历了这一过程,儿童将自觉意识到,书法风骨是书家精神的真实写照。没有良好的人格品性,是无法创作优秀作品的。所谓字如其人、见字如面,意即如此。
2.生活启迪:学书法就是学审美。
学书法,先临帖。临帖须读帖。读帖的过程,不仅是对书写技法和规律的发掘过程,也是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过程。常见书法课堂中有两种读帖方式:一是基于米字格,以日常话语读位置、大小、形态等;二是以按提顿挫、穿插避让等专业术语读笔画、结构等。并不否认,这两种读帖方式确有指导作用。然细究一下,不难发现,这两种方式只是阐述了技法层面的“何为”,却道不清美学意义的“为何”。李老师从《颜真卿求学张旭》的故事入手,引导儿童认识到,读帖要“从生活中获得启发”。以“走之儿”读帖为例,李老师出示两组人物姿态的图片,以“头和身体保持一条线显得精神勃发”和“身体前倾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分别引导学生读点和横折折撇这两个笔画;而后借助河流图片的对比,以“一波三折的河流呈现灵动之美”引导学生读“捺”画。在读“道”和“通”时,李老师将部件譬喻成兄弟关系,读出组合时的“彼此谦让”和“紧密有间”。这样的读帖是“儿童方式”的读帖,既形象又生动,既吻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又调动了儿童的生活经验。这样的读帖又是“审美意义”的读帖,儿童从中读出的不仅是书写的可执行技法,更有书法中所蕴藏的生活美学。
3.练评感悟:学书法就是学创造。
练评,是书法课堂的重头戏。一般认为,练和评的目标指向于“像”,就是说,要促使儿童的临写入格,形越似越好。这当然没错。然而,启功老先生曾提醒我们说:“临学范本……是以范本为谱子,练熟自己手下的技巧。”事实上,作为初学者,儿童临写大家的书法要做到“像”何其之难!因而,小学书法教育中练评的核心要义在于借助“像”,让儿童体会笔墨运用的规律和奥妙。如果一味强调“像”,而淡化甚至忽略儿童书写的“天真”与“灵性”,反而是违背儿童心性的揠苗助长之举。李老师深谙其道,在练习时,他强调要追求手摹心追、心手双畅的境界,让儿童临摹、比对、再临摹、再比对,如此循环往复,有利于儿童在实践中逐步体悟运笔要领。在讲评时,他结合读帖要点,启迪儿童展开联想,发现、赏析同伴的书写之美。对于写得不“像”的地方,他指出,临写也是创作,可以保留自我色彩;要达到神似的境界,非勤学苦练不可。儿童书写即是自我对美的实践和创造,李老师的练评环节能始终贯彻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出对儿童的理解、尊重、信任和激励。这一点,我们尤为赞赏。
书法传习之道,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李老师的课告诉我们:教学书法就是教儿童学书法,就是用中华优秀的翰墨文化浸润儿童的生命成长之旅,让儿童在对书法艺术的触摸、经历和享受中,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1.冯长宏,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2.张建军,扬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