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慧
让生命“在场”:音乐审美体验的诉求
杨 慧
当下,音乐教育更加注重人的发展,然而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尚存在着学生生命缺场的现象:有教师片面地将学生的认知当作审美,将实践当作体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应是有“生命在场”的交流、内化、感悟、提升的过程。为此,教师应当唤醒、激活学生生命,并带领学生超越生命。
音乐;审美体验;生命在场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音乐课程经历了“知识中心论”到“学生发展论”的转变,音乐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内在审美品质的发展。《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有机结合。音乐教学的价值在于通过丰富的音乐体验激活学生的审美感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感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审美体验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人们在认识音乐艺术的活动中表现出的意识与情感。音乐审美体验是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其精神品质的途径。而在当前的音乐审美活动中存在着学生生命缺失的现象。
1.缺失一:认知=审美?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少版《音乐》四下歌曲《忆江南》时,教师范唱歌曲然后提问:歌曲是什么情绪?旋律线像什么?然后教师讲解连音线的概念,并提问:歌曲中有没有连音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互动,很快认识了连音线。
音乐教学中,学生交流了、认知了,是否就是审美了?以上教学停留在认识、分析层面,学生的音乐审美处于机械的感知阶段,表现为审美主体(学生)对审美对象(音乐作品)的单向体验,这样的教学往往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音乐学习被窄化为音乐知识学习。
2.缺失二:实践=体验?
教学苏少版《音乐》三上《司马光砸缸》时,学生在问好歌中学习第一部分,然后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分句表演第二部分,最后唱一唱夸奖司马光的乐句并选择打击乐器伴奏。整节课,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流程中,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教学非常流畅。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但实践了、活动了,是否就是体验了?本节课,教师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简单移植,学生机械参与实践,看似热闹的音乐活动,实则缺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批判,缺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生成,学生以旁观者的姿态参与活动,当然也不会成为审美创造的主体。
(一)唤醒生命,追寻音乐的本体价值
儿童审美的过程是音乐与儿童生命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唤醒儿童的审美意识,以音乐本体价值引发儿童情感的觉醒。
1.借助视觉符号,感知音乐结构。
奥尔夫说:“音乐始于人自身内。”提升儿童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培养儿童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以视觉符号沟通听觉,暗示音乐结构段落与表现方式的关系,催生儿童审美知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
教学苏少版《音乐》六上民歌《森吉德玛》时,教师边演唱歌曲边依据歌曲乐句、结构、旋律的走向,画出三个高低不同的蒙古包,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巧妙暗示,学生迅速知晓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二乐句旋律最高,第三乐句旋律最低。三个乐句结构规整、曲调短小、节奏欢快。
儿童的听觉体验是建立在能够感知音乐内在结构的基础之上的。本课,教师将歌曲结构巧妙地融入学生的视听之中,以期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其审美能力。在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与时空环境组成的“音乐审美场”中,儿童潜移默化地进行音乐审美,积累感性经验。
2.进行身体律动,表达音乐情感。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身体的律动体验音乐,并使这种体验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
在苏少版《音乐》四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课的教学中,第一乐段教师引导学生用单手划弧线的 “连”体现微山湖的宁静与战士的乐观豁达,第二乐段用声势动作的“断”体现战斗的激烈与战士的英勇,第三乐段是乐曲的高潮,且再现第一乐段,可以采用双手打开划弧线的方式体现乐曲力度的“强”,突出战士们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在具有结构性的情感表现中,学生的音乐体验与对音乐的情感完美结合,体现了音乐的以情化人。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是随着音乐情绪与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为此,在一系列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对乐句结构、力度变化、音乐情感的推动进行多维度、多方式的探索,通过思维与身体的同步,逐步建立和完善音乐感性经验。
3.利用空间变化,传递音乐能量。
儿童音乐审美是从点到线再到面的逐层递进的过程,是从一维空间到多维空间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空间运动感受音乐的张力与活力,发挥音乐想象,释放音乐情感,体悟音乐意境,获得共通共融的审美体验。
在苏少版《音乐》一下《小松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走步与跑步的节奏运动,体会音乐织体与情绪的变化,可以创设情境:一棵小松树会怎样长大?一排小松树、所有小松树会怎样长大?随着情感的推进与身体的运动,学生自由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体会音乐多层次的变化,并获得情感的升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儿童在“聆听”中首先获得音乐感觉,进而产生音乐体验,感觉和体验形成音乐感性经验。情境的创设,能量的传递,在音乐张力的作用下,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且乐曲的审美价值也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激活生命,洞察音乐的内在情感
教学中,以审美的方式构建审美体验,激活学生对审美表现性要素的感知和反应,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1.激发儿童审美兴趣,引发想象。
在苏少版《音乐》三下歌曲《编花篮》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特色乐句“甩腔”的学习与动作亮相,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然后问题引领:姑娘们采了几朵红牡丹?几朵黄牡丹?什么时候过小桥?什么时候下山坡?富有指向性的语言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完美结合。
音乐审美的过程应该是认知、感知、选择、内化、思考、想象的过程。情境式的语言能引发学生的想象,能让学生将知识技能巧妙地融于音乐感知之中,当知识技能学习为体验的产生服务时,学生便会产生深刻的理解,也就自然成为审美创造的主体。
2.遵从儿童内在需要,丰富审美经验。
音乐审美的过程是儿童与文本、音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变化、学生的身体律动,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变化,进而让其对音乐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并更好地表现音乐。
在欣赏苏少版《音乐》五下《森林狂想曲》时,在学习第一主题,初听音乐阶段,教师鼓励学生用手指随着音乐跳舞,体会音乐的情绪;再进行范唱、展现图谱,引导学生学习乐曲中“同头异尾”的表现形式;最后体会主奏乐器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并给音乐命名“灵动的舞蹈”,如此,便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
对音乐本体的认知与音乐审美体验,应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在创设的情境中,教师结合范唱与图谱,引导学生将聆听感受通过身体表现出来,不断积累学生的审美经验,提升审美修养。
3.联系儿童生活体验,进入审美之境。
音乐来源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依托音乐本体,联系儿童生活,构筑生活化的体验情境,并以此让学生对音乐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更加灵敏,从而获得美的感受,进入美的境界。
在苏少版《音乐》六上《山村来了售货员》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 “生活中你是怎样购买物品的”来吸引学生,然后抓住特色乐句“叫卖调”,让学生聆听、演唱并记住特色乐句。学生整体聆听时找出特色乐句,产生对乐曲情境的审美意象,然后逐步体会乐曲的变化及民族乐器唢呐的特色,这体现了音乐教学的连续性和音乐与文化的交融。
个体审美经验的形成与审美感受的提升是同步的。以上教学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并从音乐的特性和儿童的内在需要出发,将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和体验转化为审美感性经验,进而将这些内心感觉和经验转化为外在的音乐形式,并把音乐感觉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三)超越生命,走向儿童的精神生长
1.多形式的结合,从有意到无意。
审美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的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知觉和音乐审美判断全面调动起来,并对音乐审美对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创造,然后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如:苏少版《音乐》五下《森林狂想曲》一课的教学中,学习第三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在音乐最高音“la”处敲击碰铃,并让学生用双手打开的形式体验音乐,感受奇异花共开5次,再用课件标注、接唱的形式,让学生感知“la”的节奏及力度变化,这样学生便在多形式的体验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2.多维度的渗透,从整体到局部。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在教师精心的教学预设中,要经过多次碰撞、交融、对话、生成,才能最终走向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这个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体验生成,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仍以《森吉德玛》的教学为例,教师范唱引发学生的情感,学生随着教师的演唱画旋律线条(蒙古包),体会歌曲乐句的特色与音高变化,再用接唱方式学唱歌曲。在听觉体验的不断积累中,教师指导学生突破第二乐句的高音难点。
本课,教师通过范唱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画蒙古包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审美感知,以接唱、指导性歌唱解决高音难点,逐层深入,化难为易,让学生的审美经验逐渐向更高层次发展。
3.多层次的体验,从共性到差异。
学生是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审美体验,拓展人文体验的。在《小松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活泼的小松树怎样歌唱?迎着风雨的小松树怎样歌唱?歌曲的速度、音色、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雨过天晴后的小松树会怎样演唱?问题的引领让学生的情感在角色变化中不断地生成、升华。
教育的过程是帮助儿童形成自我经验,引导儿童领悟生命价值的过程。以上教学,以音乐变化的张力体现儿童音乐表现的张力,触动儿童的“移情”潜能,在共性的发展中体现个性的差异,并以知识、能力、审美素养的提高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总之,音乐教育应关注儿童审美感知力、审美判断力、审美想象力、审美创造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在以构筑“生命在场”的音乐审美体验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浸润式的育人方式,唤醒儿童的审美兴趣,调动儿童的情感,让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提升中获得发展。
[1]张璐.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情感与想象[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5-108.
[2]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齐雪,赖达富,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注:本文获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G623.71
A
】1005-6009(2017)49-0056-03
杨慧,江苏省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江苏连云港,222006)教师,高级教师,连云港市音乐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