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志杰 张 皓 董瓅瑾
(天津市西青医院胸心外科,天津 300380)
氟比洛芬酯对老年胸外伤手术患者镇痛中应激反应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裴志杰 张 皓 董瓅瑾1
(天津市西青医院胸心外科,天津 300380)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在胸外伤手术中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需行胸外伤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麻醉,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记录两组血压、心率(HR)、血氧等应激情况,并对镇痛效果及内皮素(ET)-1的水平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肾上腺素(NE)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能够有效减轻麻醉诱导引发的注射痛,减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氟比洛芬酯;麻醉;镇痛;应激
胸部受到外伤时,其临床表现存在显著的疼痛,特别是在咳嗽、身体活动时,疼痛尤为剧烈〔1〕。此外,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因药物引起的注射痛也困扰着患者。氟比洛芬酯属于非甾体类镇痛药,通过抑制脊髓及外周的环氧化酶(COX)降低前列腺癌的生成达到镇痛作用,在手术中使用无中枢抑制,不会影响患者的麻醉苏醒〔2〕。本研究旨在探讨氟比洛芬酯对老年胸外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胸外伤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排除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及不能耐受麻醉者。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诱导,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9.07±7.38)岁,肋骨骨折15例,血气胸6例,肺挫伤6例,心脏损伤3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使用氟比洛芬酯,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0.11±7.92)岁,肋骨骨折17例,血气胸7例,肺挫伤5例,心脏损伤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疾病构成等不存在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2 mg/kg、东莨菪碱0.01 mg/kg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均采取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2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微量泵入丙泊酚及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依据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时间决定是否追加舒芬太尼。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静脉推注,术毕再次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毕拔管时的机体应激情况,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同一时间点通过电化学方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内皮素(ET)-1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1、6、12 h的疼痛进行评分,观察镇痛效果。对术后的不良反应等住院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1 两组应激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MAP、HR、Sp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NE〔(2.78±1.40)nmol/L〕及ET-1〔(150.49±28.64)ng/L〕水平与对照组〔(2.39±1.21)nmol/L,(144.27±26.31)ng/L〕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表1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2.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 h 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不良反应等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嗜睡、恶心呕吐(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4例、7例),且住院时间〔(8.69±2.51)d〕明显少于对照组〔(12.53±3.36)d〕(P<0.05)。
麻醉诱导中因药物引发的注射痛发生率极高,尤其是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丙泊酚药物,通过浅表静脉注射引发的疼痛发生率可达90%以上,不仅会导致患者机体上的不适,而且因为应激反应引发的炎性介质增多、相关激素蛋白的水平上升均不利于患者的麻醉苏醒及术后恢复〔3~5〕。本次研究在局部静脉注射丙泊酚时疼痛会立即产生,随着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内皮细胞后,会激活激肽系统,释放炎性因子及前列腺素等导致细胞充盈、血管扩张,促进了药物与神经末梢的接触概率,从而出现疼痛〔6〕。
有学者发现,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应用可有效减轻麻醉过程中产生的疼痛症状,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7〕。根据氟比洛芬酯的药物学分析,其超前镇痛的作用在于其能够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前列腺素可诱发炎性反应,促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肿痛的症状〔8〕。因此,在麻醉诱导前使用氟比洛芬酯进行镇痛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也有研究发现,氟比洛芬酯与丙泊酚的注射间隔与镇痛效果明显相关,这个时间在1 min以内时,效果明显,而超过1 min后效果明显减弱,可能是由于氟比洛芬酯在进入血管后于血管内皮上形成一个脂层,可以防止后续丙泊酚与内皮细胞的接触,从而降低了丙泊酚的疼痛效应〔9〕。
本次研究发现使用氟比洛芬酯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各项生命体征可以维持在正常平稳的范围,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苏醒速度。 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及拔管均会引发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相关激素水平会明显上升,本次研究中氟比洛芬酯可明显的将老年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控制在一个平稳较低的水平。内皮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缩血管药物,其在损伤的后续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控制了该蛋白的水平,自然有效控制了疼痛。在疼痛的控制上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作用得到了有效的验证,术后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有研究显示氟比洛芬酯的术前用药要优于术后用药〔10~12〕,而本研究结果证实,增加给药次数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增加,相较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能够有效减轻麻醉诱导引发的注射痛,减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1 韩友奎,杨炳军,姜春阳,等.931例胸外伤及其合并症的诊治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13):96-7.
2 Chai XQ,Ma J,Xie YH,etal.Flurbiprofen axetil increases 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by decreasing intrapulmonary shun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ne-lung ventilation〔J〕.J Anesth,2015;29(6):881-6.
3 许铁翼,张瑞霞.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最短预处理时间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5):472-4.
4 张 斌,刘成龙.预注射舒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1):67-9.
5 姜慧芳,方 军,连燕虹.小剂量艾司洛尔对丙泊酚注射痛的缓解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7):676-8.
6 陈树秀,汪 涛,周巧林,等.利多卡因不同剂量、不同顺序给药预防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5):107-8.
7 Ogata K,Takamura N,Tokunaga J,etal.A novel injection strategy of flurbiprofen axetil by inhibiting protein binding with 6-methoxy-2-naphthylacetic acid〔J〕.Eur J Drug Metab Pharmacokinet,2016;41(2):179-86.
8 Wen Y,Wang M,Yang J,etal.A comparison of fentanyl and flurbiprofen axetil on serum VEGF-C,TNF-α,and IL-1β concentrations in women undergo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J〕.Pain Pract,2015;15(6):530-7.
9 Fujii Y,Itakura M.Efficacy of the lidocaine/flurbiprofen axetil combination for reducing pain during the injection of propofol〔J〕.Minerva Anestesiol,2011;77(7):693-7.
10 张旭彤,黄志莲,李兴旺,等.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9):1006-11.
11 刘宗明,高 嵩,李中举,等.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老年青光眼患者乳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4):3873-4.
12 高 嵩,刘宗明.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乳腺癌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47-9.
〔2016-06-22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董瓅瑾(1979-),女,讲师,主要从事分子药理学研究。
裴志杰(1981-),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胸部创伤及胸部肿瘤的诊治研究。
R614
A
1005-9202(2017)04-093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4.067
1 武警后勤学院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