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耀
摘要:文中主要从更新教育观念来探索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与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贯彻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之路。
关键词:新思想;新观念;主动;创新;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9-02
1.更新教育观点是课改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转变教育观念是课改的先导
通过培训和学习,笔者认为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上应该有以下几点转变:
1.1 指导思想的转变。由注重"三基"像重视健康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体育课注重"三基",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础技术和基础技能,忽略了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2 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由阶段体育的意识向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门期和打基础的阶段,而不是终身体育特点。人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太多和习惯。
1.3 素质教育转变。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
1.3.1 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以往的体育课以体育知识为中心组织体育教学内容,强化知识的系统化、运动技能和正规化,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1.3.2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的注意学生在身体的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使每个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1.3.3 素质教育重视可接受性,更重视可发展性。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更关注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可能性。体育与健康课程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程,充分发挥课程功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实践操作中的体会
三年多的实践过程中笔者理论联系实际,将新思想、新观念运用到教学之中,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兴趣是学生巨大的动力。学生如带着深厚的兴趣学习,便会变得积极主动,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2.2 满足需要,激发兴趣。
2.3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到新异刺激的影响。因此,笔者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上常常换新,使每节课有新东西、新收获、新活动。
2.4 鼓励成功,激励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例如初一年级有位学生长得较胖,身体协调能力差,上立定跳远课时,他跳得很近,同学们都笑他,他自己也不愿意再练习了。针对这一点,笔者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并单独教学,逐渐树立他的自信心,他稍有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并让其它同学知道他进步了,他能行。渐渐地,他对自己有了信心,他从跳0.8米到会跳1.45米,他有这么大的进步,笔者在全班表扬了他。同学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自己也增强了信心。新课程倡导课堂生活是师生共同营造的。课程资源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体育教学中,笔者把学生的自主权和创造性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展个性特长,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1)转换角色;(2)变"主宰"为"主体";(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力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是在活动中才能发展。如在一年级上立定跳远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笔者依次让学生模仿小兔子、袋鼠和青蛙跳的动作,并分别谈谈感受,再比较分析哪一种动物跳得远一些,为什么会跳得远,从而归纳出手臂向前向上的摆动可以帮助身体向前向上跳跃,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思考,很快就找到了立定跳远的好方法,学习效果很好。(4) 鼓励大胆创新,(5)勇于实践。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教学中笔者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一般运球技巧之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除了这种方式运球,你们还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式来运球?"于是胯下运球、背后运球、模仿NBA……各种方式层出不穷。笔者又启发他们用篮球做游戏,学生通过尝试,许多有价值的创新比我想象的还好,还丰富。以前笔者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太小不适应创新,通过尝试,笔者发现他们的能力比我想象高得多,因此创新是人类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压抑的机能,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3.评价设想
评价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試评价方式。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笔者设计了一个"我参与,我成功"的成绩考核评价表,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能更全面、具体对学生进行评价,但也有它的弊端,即这种评价方式增添了教师的平时工作量。如何制定一种既简便由科学的评价方式将有待于教学中去实践去摸索。笔者坚信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将使我校体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建平著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大教育出版社)
[3]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北京师大教育出版社)傅道春 徐长江编
[4]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师大教育出版社)梁平编
[5]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大教育出版社)王海燕编
[6]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北京师大教育出版社)张莉莉等
[7]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参(华东师大版)胡增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