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奎庆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而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
关键词:探究式;美术;实践;研究
本文力图以《美丽的拉花》一课为例,通过“探究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新课改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寻找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故事描绘、实物演示、生活实践、游戏活动、录像、课件展示和音乐渲染等手段,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为学生自我发现、激发创造动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中,首先,教师创设一个用拉花布置好的教室,当学生走进教室立刻产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不由发出一声惊叹,教师抓住这一时机马上说:喜欢这个环境吗?那就先请你们摸一摸、看一看。通过这个小小的活动,使学生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感受到无限的美感,得到无比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问题,启发想象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境激发、感性体验,然后结合本课学习训练的重难点,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让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大胆想象,进入角色、自我发展;或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通过体验、发现性学习,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中,在学生兴趣至高时,老师问学生:通过看、摸有什么想法和问题?一石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向老师倾吐出来:“它与其他教室不同,这里很美,我喜欢这个教室;通过欣赏,我知道了拉花有什么用处;我还看到了教室里有多种拉花;我想知道这些拉花是怎么做成的?我想知道这些拉花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等,这种情境设计,不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入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中。
三、观察讨论,分析探究
这个环节在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相互探讨、集体相互交流和师生相互解疑等自主创新形式进行亲身体验,使学生自己观察分析、独立思考;操作实践、自我感悟;联想归纳、获取新知,达到解疑的目的。教师在学生观察、讨论、探究过程中要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和点拨,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我得到锻炼,开发潜能。在课堂中,这一环节教师打破了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而是在每小组的桌子上,放置几种制作好的拉花,让学生通过欣赏、展开、还原拉花,仔细观察、初步尝试探究出拉花的不同制作方法。在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剪剪做做中,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拉花的折剪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教师的点拨、诱导下知道了拉花剪断的原因及避免剪断的方法。
四、创造表现,自我完善
这个环节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在交流中所反馈的信息,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让学生将新的认知结构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并大胆进行构思和创作,进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内化。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求异求新,拓宽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想象,促进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创新形式可以自主设计练习,进行想象创作;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共同设计,将个人学习成果分享给集体,同时接受集体的帮助,享用集体学习的成果,达到自我创新的目的。在课堂中,教师在学生上一环节学习探究的基础上,请学生到前面当“小老师”把各组学习探究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项介绍给全班同学,并诱导学生变通训练,想一想,还有哪些新的剪折方法,请同学们大胆实践、创新,看看哪一组方法多而新,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又以小组探讨的形式,进入新的探究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探究,有的把直线剪成曲线、折线,有的将一层折变成多层折,出现了举一反三的创新拉花,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评价总结,审美体验
评价总结的目的是通过欣赏、审美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竞争意识和对本课知识和技法的学习。在课堂中,这一环节先分小组展示表演,进行审美体验,然后,各组将拉花粘连一起,装饰教室,共享成功的乐趣。在此教师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中,教师进行了课后延伸,进行了审美教育:请你们用所学方法或尝试新的方法将自己的卧室和校园装饰得更美丽,好吗?这节课就在学生美好心灵的启迪下结束了。学生不但掌握了拉花的多种制作方法,还受到了美的熏陶,更懂得了如何装饰生活、美化生活、热爱生活。
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该模式就是表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的转变,特别强调由教师讲授说明的过程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表现创作和评价的过程,努力建构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