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主要依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在讲解后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的语文课堂是非常高效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除了学生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课之外,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有更大的提高。
一、学生倾听,加深语文学习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且心智不太成熟,所以,上课学习时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特别是在听别人讲和看别人做的时候。学生的聆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在教师讲授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要点时的倾听;(2)学生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时的倾听。教师在课上的讲解和指导往往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详细讲解的,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无聊,而某个学生的发言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会觉得不具有参考意义、没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学生会听得不认真。针对这些状况,教师就要在上课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感到有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倾听。教师讲课的方式也可以有所改进,如果只是一直口头讲课,那么学生势必会感觉无聊,所以,教师讲课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图片、视频、音频等,与口头讲述相结合,学生倾听的效果会更好。在某一个学生进行发言的时候,教师应该在旁边一直提醒班上的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让学生在走神的时候及时回到课堂中去,让倾听变得更加有效。教师全方位地提醒帮助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聆听。
二、教师倾听,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除了学生更好地聆听以外,教师也应该学会倾听,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思考。语文课堂上,学生应该是主体,所以,教师一定要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刻意朝着标准答案靠拢,忽视了学生的想法。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总结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体会课堂中的知识点了。教师只有在学生发言时更好地聆听学生所讲的内容,才能发现学生一些值得思考的想法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不足之处或是将学生的宝贵想法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小学语文课堂中,并不是每一堂课学生都会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总会有一些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或是没答到点子上,这时候教师往往会考虑到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而打断学生的发言自己直接说出文章的意思,这种做法是比较欠缺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应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在学生说完以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补充和鼓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又可以认真地聆听到学生的想法。所以,教师一定多多聆听学生的发言,这样才能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
三、互动倾听,构建语文和谐课堂
在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有效的聆听之后,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应该在聆听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及时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可以适时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除了内容上的互动之外,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应进行态度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师可以在互动中多了解学生对一些文章情感的想法,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更好的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让学生仔细地聆听所讲的内容,在讲完之后提出几个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答案,然后让学生进行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地倾听并思考学生回答中的可取和不足之处,在学生说完之后进行总结和指点,截取学生发言中的精华之处与全班学生分享,针对不足的地方教师给予其指导,并进行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也可以及時地了解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善弥补,这对师生双方都起到了一个较好的作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提供给教师一些新鲜的宝贵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想法,让教师对同一个知识点有一个全新的思考,这对双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在聆听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互动,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会有更好的提升。
总而言之,倾听是一种理解,学会倾听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一个认真的学生应该学会仔细地聆听教师的讲解,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进行较多的互动交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相互影响、补充,和学生一起进步,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