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2017-03-24 18:50吴沛良
唯实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

吴沛良

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把富民作为强烈的发展导向,富民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着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起来。这是今后五年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三农”工作的发展导向、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深入贯彻党代会精神,要把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第一导向,切实把“创新”、“富民”基因深深植入“三农”工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使广大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让农民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解放思想,大力发展让农民能赚钱的产业

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扩面、多元复合经营、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以来,粮食等部分农产品出现价低卖难问题,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减产减收,对农民增收构成不利影响。要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把农业效益作为追求目标,引导农民“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效益高种什么”,放开手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高效化、产品品牌化、生产绿色化、功能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效农业结构。扩大提升结构调整重点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推进粮改经、粮改菜、粮改特、粮改饲,大力发展高效名特优新稀农产品,优化粮经饲结构和区域结构,提高经济、高效作物比重。為有效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省农委组织专家和相关业务人员排出了全省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16个产业。各地可以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列出更加具体的产业发展计划,积极发展绿色高效蔬菜、应时鲜果、花卉苗木、品牌稻米、生态肉猪等,重点建立一批高标准的规模化产业基地,加快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县域特色产业,打造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产品质优、产业融合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培育壮大农业新业态。打破产业界限,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高附加值。以互联网带动“加二连三”,让现代农业插上“互联网+”翅膀,推动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为农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智能决策体系,着力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创新高地、农业电商云集高地和新农民创业创新高地,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市场营销效率和为农服务效率。以旅游业带动“隔二连三”,大力发展创意休闲农业,把文化元素、历史元素、设计元素融入农业,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整合,提升农业全产业链价值链。突出发展科技型、文化型、功能型、生态型、服务型等创意农业“五种模式”。每年建设40个左右集特色产业、田园观光、农家美食、休闲娱乐、康体养生等多功能交集的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打造一批主题创意农业园。以加工业带动“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业态。加快推广高效种养模式。围绕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产业,立足省工节本、优质高效,着力总结发展一批稻田综合养殖、农牧结合高效种养、农田立体种植、林下经济等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农田综合效益。着力推广一批省工节本技术,通过科学肥水运筹,减少种子、化肥、农药、灌溉等物化投入,推广适宜机械,减少劳力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着力推广一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提高发展层次。

改革创新,增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动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既有产业结构层面的,也有体制机制层面的,既涉及生产力,也涉及生产关系。要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瓶颈制约,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培植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抢抓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创意嫁接到农业农村发展上来。强化农业重大技术需求导向,突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现代种业等重点领域创新,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形成一批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打造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省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成果创新、转化、推广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专家团队,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建立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推广服务能力。树立新理念,加快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打破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经营方式,建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绿色生产经营体系,让绿色成为现代农业的鲜明底色。全面落实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263”专项行动,加强畜禽污染综合治理,抓好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关闭搬迁,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治污。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农业降成本、农产品提质量和农田减污染。创建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加强耕地地力保护,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增加生态农产品有效供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空间,加快发展开放型农业。打破农业“双向挤压”的困境,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全方位分析江苏农业相关产业比较优势,打造一批高外向性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高标准出口示范基地,建设一批高层次的农业对外投资项目、园区及基地,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发展要素,做强一批高效率的营销载体,实施一批高融合度区域合作平台。大力推进技术合作、产业合作、人才合作,构建以综合效益为导向的“有进有出”双向开放发展格局。激发新活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围绕中央和省里出台的农业农村各项改革政策意见,扎实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推动各项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改革红利。切实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试点,打牢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人才基础,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行业协会等新型主体,打造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深化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联耕联种、农田托管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资源性资产确权、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尽快出台《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着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加快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业务运营,建立完善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扩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开展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融资能力。

统筹协调,凝聚农业调结构增效益的推进合力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突出一批重点工作抓手,在已有载体基础上,打造一批新的发展载体,真正把目标变为行动、理想变为现实。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行政推动作用,开展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县、特色乡镇、“一村一品一店”三项示范建设。通过示范创建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加大行政组织推动力度,营造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氛围,对达到创建要求的,给予授牌奖励,培育一批可看、可学的农业结构调整典型。各地围绕示范创建,从项目倾斜、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强资源整合,加大推进落实,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面上工作开展。充分发挥农业部门服务指导作用,实行结构调整重点产业、技术推广、专家团队三个清单。细化、实化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产业,排出重点区域,筛选出重点推广的技术、模式、产品,制定相应的调整目标和落实计划,向社会广泛宣传推介。农经农业部门紧紧围绕三个清单,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与推进计划,开展技术指导与信息服务,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村、农业园区、规模基地、新型主体等,实行挂钩联系和指导服务,把结构调整重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主体作用,启动农产品质量品牌创建行动。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为重点,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创建,创建一批“苏”字号的农产品大品牌、区域公共品牌。积极探索推进政府为品牌背书,提高品牌的公信力。组织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大力开展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等评选推介活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品牌农产品销售比例,以品牌引领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作用,启动农业对外合作“两区”建设。加快农业“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发挥部分企业在印尼、乌兹别克斯坦、坦桑尼亚等国家已有基础,引导企业、科研院所等抱团出海,建设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在有条件的市县规划建设一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争创国家级农业对外合作“两区”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全省开放型农业发展水平。

(作者系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区域发展篇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