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性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2017-03-24 14:49牟晓璠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牟晓璠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当前,只有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才能重塑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顺利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性;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①这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和准则,追求人与自然同生共进的理念,就是生态理性。只有弘扬生态理性,重塑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才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佳选择。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培育生态理性人格,促进科技理性生态化,超越经济理性,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一、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经济理性,他认为:每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怀有理性的利己之心,从而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客观地说,经济理性重视人们的需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只考虑经济因素这种单向思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甚至是危害,因为绝对化的经济理性会把自然仅仅当作人类的工具,而不是生存环境,进而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势必会导致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人与自然原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以损害自然为代价的发展,只会带来短期的可观的效益,而长远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资源枯竭。这就是说,任何主宰、统治自然的想法,带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人类的灭顶之灾。对此,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②

面对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不能再继续坚持单一的经济理性以自然交换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经济理性与传统的生活与行为模式,深刻反思经济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的确,一味破坏环境、侵害自然,最终深受其害的也只会我们的社会、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用生态理性来匡正经济理性,将生态观念融入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得其脱离单向度的利益至上状态,促进人类自然观与价值观的深刻变革,从而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生态经济理性比经济理性的视野更广阔,它把经济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损害为零的一个特例包裹在自己的体系之中,时时调整、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规训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塑造和张扬生态经济理性:要以生态经济规律为准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还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更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通过走“绿色道路”和生态现代化之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但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渗透在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推动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是,随着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也在不斷膨胀,科技的片面发展正在日益暴露出它自身的巨大破坏力,生态问题也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尤其是在现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一方面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提高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科技对生态环境干涉影响的进程被极大加速,其程度愈来愈深刻,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衰竭退化、自然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如果想实现自然在人类心中“返魅”,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打破对于技术的崇拜,从科技理性的角度上去反思、检讨自身的行为,限制科技自身的合理性限度,跳出科学技术造就的“以征服、改造自然”为主题的生产模式。正像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所指出的:“我们不应该把人类技术的本质看做统治自然的能力。相反,我们应该把它看做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控制。”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构建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的亲近自然态度,确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引导科技价值观还魅自然,发挥科技在生态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给予科技理性以必要的“生态”补充、促进科技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对科技进行生态重塑、引导科技体系结构的生态化,扶持和推广生态技术、推动科技社会功能的生态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塑造生态科技理性的观念,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

事实上,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生态科技理性的塑造,促进科技的生态化,还特别强调如果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科技生态化的发展,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和驱动力功能将会进一步显现。

三、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

生态文明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一项全面的建设。因此,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还要积极培养和造就适合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格,实现“人格转型”。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格,而任何名副其实的文明,其最根本的外显特质就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但是,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与特定的生产条件、社会环境、发展状态和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即是说不同的社会形态塑造出不同类型的人格。在工业主义的高歌猛进中,一种对生态环境保持冷漠状态的非生态人,或者是那种只想占有和享受自然生态资源而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反生态人占据着整个社会,这种对自然的冷漠占有、对工具性价值取向痴迷的单向度人格,非常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反,取而代之的则应该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即生态理性人格。一般来说,生态理性人格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工具理性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以及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们顺应自然、遵从自然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但是,塑造和锤炼生态理性人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其中,首先就是要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社会氛围和风尚的优秀文化。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则是非常巨大的,只有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宣传生态文明,营造涵养生态人格的良好氛围,才能感染大多数人关注自然、关心自然,并能付诸于行动。其次,要加强生态教育,培育公众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格离不开环境教育的内化,要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生态道德的长期教化和引导,使生态意识得到社会主体的认同和接纳,并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加强生态实践的锤炼,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完成“人格转型”,达成人、自然、社会协调永续发展的价值旨归。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人们只有以积极态度与行为参与到生态实践當中去,通过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鸿沟, 才算是形成了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的人格范式,也才能真正切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上述可知,只有匡正经济理性,使经济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只有实现技术祛魅,确证“科技理性”的合理性限度,实现科技理性的生态转化只有培养和造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性人格,才能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程度,才能坚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注释

①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559-560.

③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72.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5-05-06.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
古丈毛尖制茶工艺的调查报告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的意义
浅析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