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3-24 01:43杜春华王相博
冰雪运动 2017年4期
关键词:后备竞技冰雪

杜 唯,杜春华,王相博,韩 冰,李 彤

(1.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8;2.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08;3.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8)

1 引言

在世界竞技体育的舞台上,冬季竞技体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1]。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比赛成绩直接彰显出一个国家在冬季竞技体育方面的竞技实力。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冬季竞技体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加大了的冬季项目发展支持的力度,近几届的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夺取奖牌的结果表明,国家大力支持的优势项目已经成为我国取得冬奥会牌的主要途径。训练实践表明,只有高度重视冬季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2-7],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冬奥会比赛竞争中取得优势。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如何发展[8-11],特别是直接关乎冬奥会比赛成绩好坏的优势项目的后备人才如何培养已成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首要问题。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那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只有重视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冬季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才能保持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使我国的体育事业逐步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之路发展。

冬奥会优势项目是指一个国家在历届冬奥会比赛中多次取得优胜,具有项目整体的优势,并且在后续的冬奥会比赛中处于竞技有利位置的运动项目[12]。优势项目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重大竞技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项目[13],即一个国家的重点夺牌项目。1979年中国奥委会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从1980年美国普荚湖第13届冬奥会至今,我国在连续参加的10届冬奥会上共获得奖牌数53枚,其中包括12枚金牌、22枚银牌、19枚铜牌(表1)。

表1 1980~2014年我国冬奥会获奖项目统计Table 1 1980~2014 China O lym pic Winter Games w inning project statistics

从表1可见,我国冬奥会重点夺金项目为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和速度滑冰,这四项是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分析历届冬奥会我国代表队所取得的奖牌成绩,可以看出我国冬奥会夺金项目主要集中于冰上比赛项目,雪上比赛项目优势不明显,这与我国冬季项目冰上与雪上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2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近几年我国将逐渐进入筹备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的关键时期,除了全面致力于建设好相关场馆设施的建设,对于社会氛围的营造也很重要,在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更需要加大力度。优势项目后备人才是在未来的竞赛中能够代表国家出赛,并有一定创造优异成绩可能性的人[14],是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只有加大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使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根据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规律[15],未来5年时间将是我国冬季奥运会项目后备人才迅速成长的黄金阶段,了解和研究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在2022年冬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2.1 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现状

2.1.1 后备人才地域分布

目前,我国冬季项目的运动员多来自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解放军队等,其中尤以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为主。以短道速滑项目为例,短道速滑项目在我国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是一个冲金项目,但我们不能一直沉溺在过去的辉煌中,随着老运动员的相继退役,如何持续保持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在冬奥会的优势地位并不断发展成为了急需解决的当务之急。

表2 我国短道速滑注册运动员分布区域统计Table 2 China's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registered athletes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从表2的我国短道速滑注册运动员分布情况可以,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运动员多集中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尤以黑龙江省所占比例最重,达到总人数的53.7%,吉林省次之,占总人数的22.3%。我国共有34个省市自治区,注册运动员分布却只集中在东北地区,明显呈现出不均衡的状况。这种情况不局限于短道速滑这一个项目,花样滑冰项目、自由式滑雪项目、速度滑冰项目这些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分布情况均存在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地域条件和场馆设施的限制。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在自然和地域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此外在硬件设施上也具有极大的规模上的优势,相关运动的经验也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此这两个省份是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重点省份。

2.1.2 后备人才年龄情况

目前,我国1992~2002年(含)出生的冬奥会优势项目运动员数量统计情况(表3)。

从1992~2002年(含)出生的运动员数量统计情况表3可以看出,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项目的年轻运动员人数相对较多,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年龄梯队相对比较合理,后备人才储量相对较多;反之,花样滑冰与自由式滑雪项目,年轻运动员的数量相对较少,后备人才储量明显不足,急需补充与培养。

表3 1992~2002年(含)出生的运动员数量统计Table 3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athletes born in 1992~2002

2.2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从人才培养体制来看,现阶段我国冬奥会项目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基本上仍沿用“举国体制”。所谓“举国体制”是指以世界大赛的冠军(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15]。具体来说就是,后备人才统一由国家统筹发展,并采用“三级训练网培养体系”,市、区、县业余体育学校为第一级,省市级专业队为第二级,国家队为第三级。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历经30多年,这种培养体系使我国短道速滑项目、花样滑冰项目、速度滑冰项目和自由式滑雪项目在冬奥会上形成了集团优势,培养了一批批冠军。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这四项优势项目的发展需要。袁伟民[16]曾说过:“一个项目要保持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重视后备人才的队伍建设,这样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会有后劲,否则势必造成人才的断档”。因此,体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寻求多元化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这些冬奥会优势项目继续保持住优势地位继续创造佳绩。

2.3 后备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就业与安置是每个家长在考虑是否同意让孩子成为运动员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运动员的成才之路是漫长而艰苦的,可是付出的艰辛不是一定就能得到回报,不是每名运动员最后都能站上最高领奖台、摘得荣誉的桂冠。这种情况下,许多家长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辛苦训练多年,最后没有进入专业队,也没有任何就业保障。因此,许多未能进入专业运动队或升入大学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就业与安置问题是每个家长是否同意自己的孩子练体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与安置是一个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成年运动员退役就业与安置问题上各方都在努力尝试寻求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在2011年根据《黑龙江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管理暂行办法》,从运动员的实际需求出发,经过长期地努力争取,促使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黑龙江省体育局在2012年联合颁布了《关于为退役运动员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重视和关心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失业登记工作,积极为退役运动员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17]。但对于未能进入专业队的青少年运动员就业与安置问题还缺乏国家政策性文件的支撑与保障。

每个优势项目的奥运冠军只有一个,能够站在金字塔顶尖的选手为数不多,所以必须有足够量的后备人才储量,才会有更好的人才选拔出来,否则就无法优中选优,成就金字塔顶尖的凤毛麟角。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和关心成才之路中被“淘汰”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就业与安置问题,解决好青少年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使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储量充足,使更多拥有无限潜力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体育训练中来。

3 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对策

只有加强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输入庞大的体育人口,从而优中选优,才能使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持续保持集团优势,并不断向前发展,为我国成为真正的奥林匹克运动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3.1 走体教结合之路,强化体育院校作用

体教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于一身的重要方式,是进行各种资源整合的有效措施。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很大的意义,体现了体育、教育事业最根本的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教育是一个整体,只有全方位的教育才是顺其自然的教育,真正的人才应该既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又拥有某项专长的人才。这也就是要求在培养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时候除了要关注其技战术的不断提高同时要坚持体育与教育并行,为国家储备优质的青少年后备力量。同时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在面临退役后就业与安置时也多了一些选择。走体教结合之路,尝试形成冬奥会优势项目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条龙的训练体系和体育传统学校、业余体校(小、中学)—体育运动学校(中专)—运动技术学院或进修学院(全日制、成人)的一条龙教育体系[18],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长期以来的分离问题。

走体教结合之路,更应强化体育院校的作用。目前,我国运动员的单招单考政策的重心主要放在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上,并未将培养重点放在体育院校上,而体育院校只能接受二、三线运动员,阻碍了本应是奥运冠军摇篮的体育院校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弱化了体育院校的竞技作用,使体育院校为我国奥运争光作用严重受限。因此,应加大对体育院校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强化体育院校作为行业院校的作用,同时体育院校也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为国家输送优质的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普及冰雪运动,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

学校体育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提高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国是人口大国,中小学数量非常可观,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具有十分夯实的群众基础。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可以协调合作,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开展以中小学为主的“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广泛普及冰雪运动,尤其是注重冬奥会优势项目的普及,广大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度要大力提升,要形成一种潮流,要在广大的青少年中找到合适的后备人才。将冰雪运动带进校园,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科学的结构比例,建议小学、初中、高中的分布比例为6∶3∶1[20],这样可以确保这项活动能够均衡地发展。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学生对冰雪运动兴趣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应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冰雪运动技能的培养;进入高中后,应加强对学生冬奥会优势项目知识普及和专项技战术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

3.3 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

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资金主要用于场馆设施投入和运行管理投入这两方面。为了更好地备战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继续保持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的集团优势地位,除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外,应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可适当颁布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团体、社会团体、个人等以合理恰当地方式积极关注和参与赞助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

除了鼓励加大资金投入外,还要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民营冬奥会优势项目体育俱乐部的作用,同时国家也要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使体育俱乐部的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使其不断职业化,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优质的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进而拓宽了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

3.4 申办大型冬季项目赛事,推进优势项目对外交流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是组成竞技体育的重要部分,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后备人才的竞技能力,而最好的检验后备人才通过训练取得的竞技能力的方法就是让其参加各种专门组织的体育运动竞赛。参加体育运动竞赛同时也可以使年轻的后备人才积累更多的比赛经验,锻炼其心理素质,使有天赋的后备人才在今后有机会参加冬奥会的时候,不会因为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自己正常竞技能力水平的发挥。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国也可以尽可能的多申办和举办大型的甚至是国际性的冬季项目赛事,推进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与外界的更好地交流,同时成功的大型赛事举办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冬奥会优势项目的关注,为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进一步促进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更好地向前发展。

3.5 加强科研、信息、保健与后勤保障工作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冬季运动项目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与夏季项目相比,大多数的冬奥会项目的成绩突破中科技装备都功不可没[21]。各种运动装备的及时更新,引用甚至可以自我研制出测试运动员疲劳程度、分析体脂、分析运动技术等先进仪器,对提高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冬奥会优势项目的相关内容的科研力度刻不容缓。同时为了更好地克服科研人员的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一部分科研人员长期跟队服务,实时了解后备人才的训练情况,对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实时的生理、生化指标的科学检测以及心理训练等等,为教练员的训练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应加强对冬奥会优势项目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工作,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档案,比赛影像,国际最新的科研成果等等,并且建立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资料库,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要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反兴奋剂教育,使反兴奋剂的观念深入人心,科研部门、训练单位等要履行监管的职责,坚决杜绝运动员使用兴奋剂。

伤病一直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甚至终结运动员职业生涯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保健与后勤保障工作也是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加强对冰雪运动损伤康复方面的科研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一些体育院校中增设“冰雪运动康复学”二级学科,培养更多的冰雪运动康复方面的人才,进而使我国冰雪运动优秀的后备人才在训练和比赛中减少后顾之忧,使患有伤病的运动员能够尽快以健康的姿态重返赛场。

3.6 加强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是我国建立的优秀后备人才库的基石,对后备人才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冬奥会优势项目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队伍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地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使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持久保持活力,并不断向前发展。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崇高的思想觉悟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宽泛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定期对各地大、中、小学、体育学院、业余体校等现有冬奥会优势项目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进行培训,同时也可聘请专家特别是国内外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要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这样才会在最大的层面上保证相关项目的发展。了解现代冬奥会项目的运动技术特点,并且掌握最新的技战术训练方法以及冬奥会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常见伤病的预防方法等,全面提高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理论水平、运动技术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等,从而全方位地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为国家输送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而促进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蓬勃发展。

3.7 拓宽青少年运动员就业渠道

青少年运动员转业的就业与安置问题一直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加强对青少年转业运动员就业和安置问题的关注,建立更加完善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才能解决好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才能有效地吸引更多的具有潜力的青少年成为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的后备力量,保障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储量充足。可以在有条件的省市建立退役运动员培训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的培训理念、运行机制,结合退役运动员本身对技战术、赛事、运动伤病预防和康复等充分了解的优势,让其转变身份,向着体能教练、技战术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营养师等方面发展,这不仅可以拓宽青少年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渠道,同时也正好迎合了世界竞技体育训练发展趋势,有助于建立复合式教练团队,将退役运动员自身的成功经验代代传下去,使后备人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突破创新,创造出更多优异的成绩,推动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更快更好地发展。

4 结束语

短道速滑项目、自由式滑雪项目、花样滑冰项目和速度滑冰项目,这四项是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集中优势、突出重点、走精兵之路,加大对冬奥会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更加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延续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的发展优势,并不断创新,争取早日实现飞跃式地发展,使冬季项目与夏季项目齐头并进,为我国从体育大国发展成为体育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1]刘丽丽,刘巍.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冰雪运动,2007,29(6):48-51.

[2]王海,谷化铮,胡文.黑龙江省越野滑雪后备人才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16,38(1):13-14.

[3]张志鹏,刘庆闯,许水生.中国冰壶后备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2014~2015年度全国青年冰壶锦标赛评述[J].冰雪运动,2015,37(4):29-33.

[4]陈伟光.黑龙江省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冰雪运动,2015,37(2):6-11.

[5]任玉梅,刘涛.冰雪体育后备人才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13,35(6):36-41.

[6]宁文静,王淑华.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冰雪运动,2013,35(6):23-25.

[7]姜龙江,张卫新,姜馨.我国冰雪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3,35(1):79-83.

[8]孙若凯,刘陈.冬奥背景下我国冰雪项目发展的理论研究[J].冰雪运动,2017,39(1):9-11.

[9]李刚,罗大林.北京冬奥会与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J].冰雪运动,2017,39(1):12-14.

[10]王锦国.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发展战略[J].冰雪运动,2017,39(2):1-6.

[11]吕韶钧,裴孝成.冬奥会项目发展的基本规律及项目改革研究[J].冰雪运动,2015,37(2):29-36.

[12]董欣,朱佳滨,朱红.我国优势潜优势冬季奥运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3):66-69.

[13]徐泽,麦雪萍.优势项目在奥运会中的特点及作用[J].体育学刊,2009,16(4):69-73.

[14]张斌.中国、韩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对比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15]马毅,吕晶红.我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体育科学,2016,36(4):3-10.

[16]吕立.第18~22届冬奥会各竞技强国优势项目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4):60-64.

[17]王诚民,王丽娜,尚书.对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J].冰雪运动,2002,(2):23-25.

[18]刘宏辉,赵秀云.黑龙江省冰上运动员后备梯队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5,37(1):41-46.

[19]杨琥.长春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0]杨勐.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与弱势项目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1]朱志强.我国冬季奥运项目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C].第十一届冬运会论文汇编,2008.

猜你喜欢
后备竞技冰雪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花与竞技少女
冰雪幽默来袭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