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教育的生活化策略

2017-03-23 10:20郭力嘉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

郭力嘉

【摘要】初中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科学教育过程中,如果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去观察和感受丰富的科学现象。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策略,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本文讨论了初中科学教育的生活化策略,希望对初中科学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学教育 生活化 学生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88-02

一、生活化的知識构建

通过学习可以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如果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杯白开水,毫无所知是不正确的,他们之所以“不知”是他们原来脑海中所学过的知识和日常积累的经验与现学知识少了连接的桥梁。作为一名授课者,教师可以用直接的语言和直观的行为或者提问问题或者做实验等方式去将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里有所启发,能够实现心灵互通,这样学生脑海中的新知识构建也可更加容易。

例如,在讲浙教版科学《摩擦的利与弊》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现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自行车,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针对自行车运行中会出现的摩擦力等科学知识进行讨论,学生跟据日常所见所感相互讨论后积极举手发言,通过老师的帮助和学生的经验总结得出下述结论:自行车的轮胎,把套,脚踏板和刹车块的设计都有凹凸不平的图案并且采用摩擦力大的材料以加大摩擦力。当我们面对突发情况必须立刻刹车的时候我们会使劲捏住刹车把,使得车块和车圈在碰撞中产生压力,达到加大摩擦力以停住车的效果。面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老师首先要对之表示肯定满意、鼓励表扬,然后就可以将课本中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的利弊引入讲述了,紧急刹车可以通过加大摩擦来及时停车,避免危急事件发生,这是他的好处,另外润滑油可以帮助减少不良摩擦;但是也有弊处,摩擦会磨损自行车的器件从而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缩短。

二、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如果让你空口吃芥末,不管怎样你都咽不下去。但是如果将芥末放入面包中,你就会在享受面包的美味时将放入里面的芥末都吸收了。情境对于知识,就像面包对于芥末。芥末要放到面包中,才能被咽下吸收,将知识放到具体情境中才能展现出知识的风采。这就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考虑教学目标分析,更要构建出对学生有益处的情境。教师要时常留意生活中的事情,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料,认真解析教材,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轻松愉悦的领悟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窍门。

例如,在《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一节教学中,为了给学生讲明白植物油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不同,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我们会把植物油滴到只装有水和只装有汽油的试管中,对比两种现象得出结论,了解到溶解性的不同。但在使用情境创设这一方法后,我们就有了别的授课方法,比如说“我们吃油泼面时很容易将里面的油溅到衣服上,而这通常很难用水将油渍清洗干净,原因何在呢?”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面对问题,我取来一块带有植物油油迹的布,然后我先用一块干毛巾来擦有油迹的地方然后蘸水擦拭,但是无论怎样用劲总是弄不干净。于是我便拿起带油迹的布问学生们“水无法将油清洗干净,那有是不是说明了有不能溶于水?”学生答“是。”然后我又尝试提问引导“那有没有别的溶剂能将油去掉呢?”“大家会把难以洗掉油迹的衣服送到干洗店,他们会帮我们清洗的很干净是用了什么办法呢?”我从容不迫的取出预先备好的一小瓶汽油,告诉学生这是汽油后将汽油抹到布上有植物油的部分,然后用毛巾轻轻一擦,油迹不见了。于是“植物油可以溶入汽油等物质中却不能溶于水”的结论得出,构建的教学情景,通俗易懂,对学生的知识及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生活化的实验器材选择

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短期内将设备完善有一定的难度。而我们器材资源不仅来源于实验室设备,我们身边的物品和器具都可以作为我们使用的资源。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不仅易于操作,现象明显,而且有利于更加容易的领会科学要意,增强对科学对生活的热爱。与此同时,也方便我们在课后开展实验,减少限制,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可用于做实验的物品来弥补设备短缺问题。

例如,在进行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关系的实验中,通常会取两个不同的音叉,使他们发声,然后比较两个音叉音调和振动快慢的不同,但是这种方法不容易直观的比较音叉振动的快慢。这时我们就可以从市场生活中取材了,取一把梳子,用手指以变换的速度拔动梳齿,让他发出不同的声音,来研究音调跟振动的快慢的关系。如果想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我们可以利用喝剩水的饮料瓶,分别往瓶中注入不同的水量,来观察装有不同水的饮料瓶在水中浮沉的不同情况,从而得到物体浮沉的条件。在进行压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取一把菜刀,使用相同的力来让刀刃和刀背分别切割橡皮泥,观察不同的效果。

四、生活化的举例论证

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协助讲述课本内容效果甚佳,但是不乏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和理解程度都不够,尽管使用例子讲述,难免一些同学仍然不懂。因此,需要生活化的举例论证。

例如,在教授浙教版科学《大气的压强》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在一个杯子里加入水,然后在瓶口处放一玻璃片,然后将装满水的瓶子倒立,玻璃片不会滑落,这样的例子能非常直观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但是具体的道理必须要有老师的引导,否则学生很难明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大气压的存在。教师需要针对“大气压”“压强差”这些抽象的概念详细解说,引导着学生感悟大气压所产生的“吸引力”。初中生对大气有压强这个观点难以理解,这时如果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老师还可以选择“排完了气的瘪篮球”、“两片紧贴的玻璃片”、“挤尽水和空气并拧紧盖子的热水袋”等等作为教学道具,要求学生将以上三种东西的夹层分离开来,通过夹层很难被拉开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通过这些方法,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大气压的含义,学生掌握知识也更轻松。

生活化的例子不仅要体现科学的原理,还要注意现有教学器材是否支持。生活化的举例论证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从优性原则。在同一个知识点中,能够用于教学的例子会很多,这时老师应该从中挑选最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子;(二)教育性原则。所选择的例子应充满正能量,而非反科学或者反社会等带有消极作用的例子,这样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三)适度性原则。使用生活化的例子,要短小精悍,要求质量而非数量,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理解更精确的知识;(四)科学性原则。采用的生活化例子应是科学客观的,不能为了迎合试题中的数学意义而随意编造例子,这样能避免误导学生;(五)针对性原则。采用的生活化例子要与课本中的知识点关系紧密,所设计的场景要有针对性,以此获得更佳的课堂教学效率。

五、从教材理论到回归生活实际

通过回归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展现科学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将小课堂、大生活的教学理念融入实践科学教育中,将教学实践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科学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科学,增强对科学的认识,提高自主探究科学的能力,以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例如,在教授浙教版科学《空气污染与保护》这一课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咨询环保局和生产企业相关人员控制空气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同时采访群众对当地环境保护的意见,再对当地的实景进行拍摄,最后小组成员合作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实地调查结束后,回归课堂,让每一个小组派代表采用文字、口述、图片等方式介绍小组调查的结果,教师就其表现打分。这种回归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思考科学问题。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结合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认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能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结束语

在教学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结合,将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和能够做实验的物品引入实验中,从生活本质中发现科学现象,掌握科学知识。课堂上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知识增强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不过,课本知识与生活现实相联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初中科学老师应该善于将科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不断总结并完善生活化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杨文娟.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徐海波.初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4.

[3]李秀芹.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教学设计[J].价值工程,2011,04:279-280.

[4]黄凯.紧抓课本,链接生活——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联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155.

[5]陳国华.初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以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中学研究为例[J].学周刊,2015(02):29-31.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