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吕叔湘中学 茅利平
让你的作文亮起来
——浅议作文语言润色技巧
江苏省丹阳吕叔湘中学 茅利平
历年来江苏省高考作文得分较低,学生在考场内快速作文的能力较强,但作文的语言贫乏、空洞、缺少文采,造成作文的发展等级分较低。本文旨在从作文语言的角度,分别就语言表达的准确、通顺及句式、修辞等方面做一简单的探究,以求有所借鉴。
作文润色 技巧 准确通顺 文采
高中作文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考场上快速成文的能力,还要将学生作文的语言能力训练摆在重要位置。高考作文作为一种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选拔性工具,具有速成性、被动性和迎合性,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里对作文的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其中,语言通顺是基础等级要求,有文采是发展等级要求,但语言的训练并非一蹴而就,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根据高考作文考察的要求,归纳几点作文语言出彩增分的对策。
语言通顺就是用词得当,句法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以普通话为标准来写作,要做到语言通顺,就要尽可能使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准确,这是一个学生的作文语言能力最基本的部分。
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
二是句与句之间通顺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句子内部组合得当,句子之间上下衔接,顺序合理。通顺流畅,即隐藏在文字流畅背面真正的流畅是思想的流畅。
三是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对象、场合乃至说话方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把语言表述得恰如其分。不能半文半白、半中半洋、半雅半俗。避免概念不清、表意不明、啰嗦、语意重复等病句。
就是句式要富于变化,如对偶、排比、整散结合、反复、设问等。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等灵活搭配,语言就会产生特殊的美,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比如“抛不完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幽幽”。
从整体上看,句式相同,读起来气势充盈后面的分句又比前面几个分句分别多个字,整齐而有变化,多样而又统一,给人新鲜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
运用修辞手法,指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恰当的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审美因素。比如“生活是爱的海洋,人人都呼吸着爱,感受着爱。生活就像一片夜空,在流星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壮丽的美;生活就像一涓细流,在穿石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坚持的美,但人间最美的,是爱”。此句运用了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爱”的重要。又比如“世上再也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地摘取青春幻梦的花朵的时刻,它都是同样分秒不差地滴答着”——高尔基《时钟》,这句话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写出了时钟的无情,提醒我们珍惜时间。
又如“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朱自清《匆匆》,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和比喻成大海的时间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日子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实际上,这里有自己日子的踪迹,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声音。诗人竭力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它,搜寻过去的日子。可是八千多日子却悄无声息地“溜去”了。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诗人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语文教材中的有很多成语、谚语、格言、名句的素材,这为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对于那些写作时感觉素材贫乏的同学来说,将课文提供的相关材料同自己的写作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其中的写作素材,变换写作角度,加以灵活运用、化用,充实自己的作文,这不失为一个巧妙地解决素材贫乏、提升写作能力的办法。
正确而恰当的引用课文中的名人名言、古诗词及哲理性的语句可以给自己的文章增加亮色。比如写到“乡愁”的话题,可以引用唐诗人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诗句。再如,写到“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话题时,可以引用苏东坡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诗句化用前人成句,需要学生对传统经典大量诵读识记。教师可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大量古诗词、名言警句、谚语的积累,这样学生的行文才会在化用的层面上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妙语连珠自然形成。
高考作文的时间有限,写作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左右,这就注定了考生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要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的一些套路来写出得分不低的作文来。考生要得高分,就注定了在写作的时候,除了体现评分标准以外,还要在语言等方面与众不同,而最后考生体现在外的都是语言的好坏,来区别学生之间的写作水平的差异。所以教师作文教学中,体现对语言训练的重视非常有必要。
【1】郑文波.缘情造境.谐情发声——读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名作欣赏,1983(03)
【2】郭冬梅(导师:秦凤珍).挖掘课文写作资源进行片段作文训练的教学研究.鲁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