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明
中小学书法高效课堂的探究
刘利明
中小学专、兼职书法教师在专业知识、书写能力、教材应用、教学方法等方面应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样才能使中小学书法教学工作得到良性发展。课堂是开展教学的载体,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书写水平、审美能力、人文素养、道德观念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师素养;课堂;兴趣;展示
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各个学段书法教学的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使得书法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有了国家标准。按照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书法进入了中小学课堂,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师资问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课堂教学的模式及评价问题以及书法学科教学的深度广度等问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突出。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教研工作,就如何高效地上好每一节课,谈一些个人看法。
目前,中小学书法教师是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队伍,专职少兼职多,兼职教师以语文、美术、教辅人员等为主。很多教师在学情分析、课堂掌控、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不足体现在书法专业知识匮乏、书写示范能力弱、书法教材分析不到位等方面,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补足短板。
(一)文史为基,锤炼专业技法
书法教育教学是一门人文性课程,教师不但要基本掌握书法史、书法美学、文字学、碑帖学等书法基础学科知识,还要有与书法相关的知识,如文学、历史、绘画、篆刻等。教师对各种字体的演变、各个书家的历史背景、书法风格特点等知识点应牢记于心,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形成知识体系,课堂教学具有延展性。
书法教学除了要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书写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帖和创作能力。对于教材中的范字教师要认真练习,仔细揣摩书写要领,在课堂中能用专业的语言表述出临帖示范的过程,并进行准确、生动的演示。对于所教书体的风格特点要了熟于胸,达到自由创作的水平。
(二)立足教材,深度挖掘内涵
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灵活地运用教材是教师获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如不同学段所用的教材基本以《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勤礼碑》《赵孟頫三门记》《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等为学习范本,课时安排从点画、结构、章法等方面循序设置。因此,不同年级间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教师要做到整体把握,分段清晰,对学生贯通培养。
1.丰富文化内涵。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通过书法教学使学生了解条幅、斗方、楹联等常见的书法作品幅式,通过欣赏经典碑帖,初识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初步感受不同字体的美。教学可通过一些简练的教学环节加以渗透,如字体溯源、名作欣赏、章法欣赏等。
字体溯源:如教材中的范字以楷书为主,教师可以把范字的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不同写法都出示给学生,并能结合图片大致讲解字体的演变过程,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就能把汉字几千年的演变过程清晰完整地呈现给学生。
名作赏析:现行中小学书法教材中都设置了“书法园地、读碑赏帖”等欣赏内容,字体涉及篆隶草行楷,内容遍及诗词联赋,教师应深度发掘这些内容的文化内涵,适度扩展知识的宽度,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全面地感受到书法的艺术和文化之美。
章法欣赏: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题款、印章三部分构成,常见的形制有条幅、横幅、斗方、楹联、扇面等,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趣。教学中可通过欣赏古今经典作品和集字创作练习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贯通技法分析。
不同版本的教材选用的例字不同,基本以“欧颜柳赵”为主,欣赏的字体涵盖了篆隶草行楷。教师要初步掌握楷隶行的书写方法以及不同风格书体的表现方法,在书写和讲解的过程中若能做到不同风格的分类示范、贯通示范、总结性示范,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楷书、隶书等不同风格的“横画”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其实体现的是书写方法的不同,不同之处体现在起笔的方法有“藏露”之变、收笔有“收放”之异。相同之处体现在书写的过程都是“起、行、收”三个步骤,行笔都是中锋用笔,只是起收的表现手法不同而已。
书法课的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落实笔头”,因此课堂的结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做到精心设计,有效实施。在一节课中学生的书写练习时间应控制在15至20分钟,在此前提下教师去设计其他的教学环节,如复习、导入、新授、书写示范、学生观察探讨、自评互评、拓展延伸等。
(一)精心导入
导入环节的设计要力求简洁高效,要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目前中小学书法课的课程设置为每周一课时,课时少且间隔时间比较长,所以导入设计最好能起到温故求新的效果,可以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视频、实物欣赏等方法,选择适合于新授内容、指向明确的导入方法。比如在讲“忠、孝、仁、义、勤、德、善、贤”这些字时可选择如“精忠报国、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凿壁偷光、孔融让梨、见贤思齐”等有意义的典故作导入。在讲单纯的笔画技法时可以选择实物、视频欣赏等方法直接切入教学主题。总之,导入的设计要做到丰富而不失精炼,为整节课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二)有效提问
很多非专业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设计问题空泛,缺乏指向性,使学生的回答成为无效回答,浪费时间。书法教师的教学语言极具专业性,只有教师的语言规范了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规范语言。
如在用笔方法的教学中,教师要讲清“露锋、逆锋、中锋、侧锋”“铺、拢、转、折、行”等用笔的要领,围绕这些专业知识来设计问题;在分析笔画特点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在“长短、粗细、方圆、直曲”等方面多加引导,使学生在自己分析的时候有针对性,语言表达有条理性;在结构的教学中可结合数学图形的知识,如字的轮廓似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常见图形,这样容易把握住字形的外边缘形状;在结构的内部构成方面,可结合“相向相背、宽窄高低、聚散收放、穿插避让”等对比因素进行讲解提问,这样又能从局部上掌握细节特征。
(三)重视示范
教师书写示范的环节是一节课中必备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书写技能,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准确、生动的演示,这种能力是书法教师的立身之本,书写的过程也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榜样的最佳时机。
教师通过展台演示,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方法和书写要领。在例字书写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整体示范即连续完整地呈现书写过程、只写不讲,分解示范即分步书写、边写边讲,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在学生书写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近距离的辅导演示。
(四)落实笔头
中小学书法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落实到笔头,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将成为检验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
书法课中学生的有效练习时间应该不低于15分钟,练习时间的分配上可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练习的过程中要重视执笔、坐姿习惯的培养,在技法的训练上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辅导的形式可以个体与集体相结合,争取做到既能照顾全体又能关注个体。当然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有体现在理解接受能力上的,有体现在技法基本功上的,也有体现在情感态度上的,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细心耐心。另外,学生练习的过程要伴以悠扬的古琴乐曲,营造出惬意的书写氛围。
(五)鼓励评价
课堂中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来实现多角度评价,教师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不同方式对学生多做鼓励性评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从不同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建立学习信心。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进行评价,可从“执笔、坐姿、笔画、结构、章法”或“回答问题、课堂纪律、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字形结构写得不是很好,教师可以从笔画方面多做评价,完整的笔画写得不是很好,教师可以从用笔的“起、行、收”分别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书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书写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在书写实践展示的平台中找到自信,在书写实践的结果中找到成功的体验。
(一)培养学生兴趣
书法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教学和书写实践的过程中都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可通过字体溯源、欣赏名家名作、书法家学书故事、书写实践探索等教学环节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生活中有很多“常见资源”可用来辅助教学,资源的利用得当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例如:通过收集身边的牌匾、对联、题壁以及报纸、杂志题字等书法作品,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在结构教学中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常见图形分析字形结构来降低书写难度,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在笔画教学中引入“兰叶撇、悬针竖、浮鹅钩”等形象化书写训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二)化差异为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除了自身教学外,还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化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可用的教学资源。例如在笔画、结构的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基础好的学生会带着其他学生去发现例字用笔特点以及结构特征,并在组内进行书写示范和书写指导,这样在树立学习榜样的同时也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课堂中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方式。
在学生书写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写得好的学生轮流在投影仪下书写,将完整的书写过程投射到大屏幕上,这样不但在同桌间、小组内形成“师徒”关系,在全班也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实现了以强带弱、以优促差的教学目的。
(三)树立作品意识
现有中小学书法教材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不同书家的笔画、结构、章法等特点依序设置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学生在练好单字的基础上,教师若能逐步树立起学生书写完整作品的意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作品字数不论多少,一字一成语、一联一古诗都可以,如“善、孝、诚信、勤劳、积跬步、惜寸阴、惠风和畅、见贤思齐”等,这些书写内容一定要由例字扩展而来,所延伸出的内容要做到自然生发。书写的形式可用常见的横幅、斗方、条幅、扇面等,再加上简单的落款就成为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提供展示平台
课堂教学中,展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展示既能给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又能对学生起到无形的激励作用。
课上展示的方式包括“组内展示”和“班内展示”,展示的内容包括“书写展示”和“作品展示”。在课堂书写的过程中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展示,还可以选派写得好的学生到投影仪下书写,进行全班展示。课上作品展示可以通过“小小书法家”“我来题字”“我的书写档案”等主题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长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课后可以通过学校的板报橱窗、各级展览比赛,以及各种书法活动等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书法,使得书法教学不只局限于课堂之上。拓宽学习路径,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中小学书法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教材、教法、教学实践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探索。书法教学应依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以提高书写技能为基本目的,力争知识与技法并重,实现技能与审美的渐进式提高,通过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J292.1
B
1005-6009(2017)37-0065-04
刘利明,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2100)中小学书法教研员,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