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你还读书吗

2017-03-23 21:55许梦婷
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笔者

□许梦婷

网络时代,你还读书吗

□许梦婷

现象:许多中小学生只读教辅书

日前,笔者来到一所中学,在老师的协助下,61名中学生填写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87%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1小时,有31人表示“学业繁重”是没时间阅读的主要原因,还有11人认为自己“没有阅读习惯”。三分之二的学生一年课外阅读量低于10本。

“学习已经很累了,不想再读什么书。”高中二年级的思瑶同学一边填写问卷,一边回答笔者的提问。在她的口中,一天的生活是这样的:早上6:40出门上学,晚上8:30左右放学回家,通常写作业到夜晚12:00左右,周末还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仔细算算,一周也就只有周日能休息。

“老师会布置一些课外阅读,规定每天读几页。但都是些名著之类的书,不仅读起来费劲,还要写读书笔记,所以不喜欢。”初二女生静怡告诉笔者,有次老师布置阅读《文化苦旅》,但她实在看不下去,最后还是大学毕业的表哥帮她写完了读书笔记。而静怡身边的不少同学也表示,闲暇时间更愿意拿起手机聊微信、刷朋友圈和QQ空间。

“应试教育把青少年绑架到分数里,孩子们读书根本没有时间。”谈及这一现状,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访问学者许建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把目标聚焦到一个点上,第一层次是考试,第二层次是分数,第三层次是名次,第四层次是升学,第五层次是成功。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占用了孩子们所有的时间,中小学生成了最没有自由的人,无法支配自己的时间,也没时间读书,谈何自由思考?”

“我们的孩子与国外孩子相比,在阅读量和知识面上有着很大差距,对世界理解和人的关怀也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就是将读书片面地等同于‘阅读教材’。”提起青少年的阅读问题,陕西省图书馆馆长马民玉分析说。

“一个人一生所读的书,远远不是学校里学到的那几本。实际上,课外阅读比课本更重要,它是人们理解社会、认知社会以及适应社会的途径和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外阅读决定了一个人的素养。”许建国说。

趋势:青年人阅读倾向“碎片化”

在笔者的调查中,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读书很重要”,但是面对具体的阅读调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32岁的周琪是某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忆上一次看书的时间,他显然有些模糊。“每天工作加班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经常还要应酬吃饭,回到家里只想躺着上网,根本没心思看书。”在他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中,虽然存储了大量电子书,但他也承认很少翻阅,下载这么多书更像是“心理安慰”。

“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睡觉前也是看手机。”27岁的西安女孩刘明丽坦言,虽然喜欢读书,但已经难有大段完整的阅读时间。“即便是读书,也都是用手机看微信朋友圈、微博里分享的文章。有时候觉得手机像个‘时间黑洞’,一低头再一抬头,时间就没有了!”她笑着形容说,“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经不住‘诱惑’,打开书本超不过5分钟,就想看看朋友圈谁又更新了,微博上又在讨论哪些热门,所以读书计划也就泡汤了。”

笔者通过数据还发现,“午休及工作休息时”“节假日”“睡前”仍是读者主要阅读时间,然而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也较高,达到了46.42%,“上下班、上学途中”“如厕时”“排队候车”“医院候诊”等都成为现代人的阅读选择。

笔者观察到,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读书习惯,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字阅读的发展。

“数字资源的浏览和下载量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差不多在六年的时间里翻了两番。”陕西省图书馆馆长马民玉告诉笔者,2014年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浏览和下载量达到370万篇(册)次,同比增长26.27%;图书外借量则为204万册次,同比增长10.28%。从这一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不论是借阅量还是增幅,数字阅读的发展态势更迅猛。

争议:“网络阅读”算是真正的阅读吗?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尽管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客户端、电子阅读器等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呈现“碎片化”“数字化”阅读趋势。但大多数人仍心存疑惑: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站形成的“微阅读”,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网络阅读”算是真正的阅读吗?

“在朋友圈看文章,也是一种阅读。”教育专家许建国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现代社会我们拥有的是碎片化的时间,不可能有完整的时间坐下来阅读,恰好数字化提供了碎片化的文章,可以说‘一拍即合’。”如今已经76岁的他,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看看微信朋友圈,他认为“里面还是有很多好文章”。

不过对于以上这样的观点,一书城的负责人则明确表示“不认同”:“朋友圈、微博那些文章,充其量只能算是浅阅读,与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两回事。人们应该更重视纸质阅读,书是人的良师益友,它使人充实而不寂寞,纸质阅读作为一种深度阅读,被称为真正的文字阅读。”

书友们口中的一家“知名老书店”,有25年的历史。书店老板也是个爱书之人。说到读书,他侃侃而谈:“读网络文章,性质和浏览新闻一样,就是看看,不能算阅读。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丰富自己、指导自己,给予自身智慧和启发。有些人天天都在读,但是没有获得启发,那就不叫读书。真正的阅读一定要拿起书去触摸、去感知、去体会书里那种历史的沧桑感。”

链接: 青少年该怎样读书?

对于青少年应该读哪些书,怎样读书,这样的文章很多。最好的做法是选择教育部门及学者推荐的书目。对此,建议家长在指导孩子读书时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读课外书要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多读对学习有帮助的课外书,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刀刃上”;

二是为孩子订阅知识面宽泛的报刊,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不要选择内容猎奇、情感缠绵的报刊;

三是让孩子多看一些科学方面书籍;

四是鼓励孩子阅读《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

五是多读些伟人传记,了解杰出人才成长经历,激发孩子奋进的精神;

六是让孩子适当读些中外名著,不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而且,这些经典名著的节选也经常会出现在课本内容里;

七是为孩子选择有关人生修养的书读,从中获得关于怎样读书的指导。

(摘编自《陕西日报》)

(责编 宋行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笔者
老师,别走……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