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庄鸿萍
原来作文可以“游戏”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庄鸿萍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我们的习作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是为考试而教的,大多数学生是为考试而写的,写作活动是被动的,是根本体会不到习作的需求、习作快乐的,这样,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甚至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如何走出习作教学的困境呢?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孩子可以轻松、愉悦地表达,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习作寻找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游戏。
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从“命题”教学开始,教师并没有注重怎样教学生进行“下锅之米”的收集。命题作文开始以后,写作过程的本质也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过去已摄取 “米”重新通过自己的记忆拿出来“淘米烧饭”。学生由于其年龄等特征决定他们的生活阅历较浅,这样,让孩子学生生硬地习作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渐渐地孩子们就对作文失去了兴趣。而培养学生“摄取生活素材”和调动学生表达激情的方法也许有很多,但实践表明,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激情参与,“诱导”他们在这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加强观察、认真体验,可以让学生做到“情动而辞发”。
例如:写一件有趣的事。我在教学时,设计了《木头人》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两支队伍,相对而站。然后,由老师来喊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口令开始,学生可以随意活动,并且思考自己等会儿如何摆个最有创意的造型。口令一停,立即原地静止。并且坚持二十秒,如果违反规则者将被罚表演节目,同时所站队伍此轮为输。如此循环。这个游戏很简单,但却很好玩,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昂。在每一轮游戏前都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如观察同学的动作,观察当时的场面以及自己的感受等。这样此次作文是学生写自己觉得有趣的一件事,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就有了“米”,那么,此时让学生“下炊”,以及要求学生“炊”出来的“饭”就能做到真情实感,另具一格。作文就变得简单得多了。
孩子在游戏中接受的教育是润物无声而且极为高效的。游戏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素材”具备了,写作就水到渠成了。因此,用先做游戏后写作的方法,既可以向孩子们提供生活素材、可以在游戏的进行中将生活的片段展示给孩子们看,帮助他们学习用五官进行观察,又可以激起他们的“投入”兴趣和“表达”热情,这就解决了生活体验和写作激情的问题。
在一次教孩子“如何抓住事物细节描写”的习作中,我拿来了一个大玻璃杯,还有一包茶叶。起初,让孩子先猜,要做什么?孩子们都知道:泡茶。再问,茶在浸泡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一脸茫然。的确,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东西,可能也是最容易忽略的。接着就引导孩子观察干的茶叶,到开水冲到杯底,茶叶上浮、展开、变化……最后,一起品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兴致盎然,在智慧的相互碰撞中,产生的一系列细节的描述更是让人惊喜不已。如:“随着老师把袋子剪开,干的茶叶像一个个被惊醒的孩子,揉着惺忪的眼睛,骨碌碌跳到玻璃杯底……开水像一条银白的瀑布冲进了‘潭底’茶叶们跳起了水中芭蕾舞……有的茶叶慢慢展开了它们柔美的身姿,啊!原来是一整片叶,翠绿得就像一块玉……尝一口,香味沁人心脾,直逼肺腑……”等。
就这样,我们还可以因势利导学生要不断拓宽生活的领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更好地体验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前提。游戏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方便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表达、写作的积极性。
1.快乐来源于有趣。小学生都喜欢竞赛所以,“比一比”成了我在游戏作文教学中的主要形式。譬如进行成语接龙,扳手腕、抢椅子等;竞赛的出现,使学生忘却了这是在写文章,而把它错误地当成了一个游戏。游戏就是玩,玩是轻松而愉快的。进而,学生由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而在体验的基础上激发自主表达的欲望,完成习作。于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快乐来源于新奇。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游戏初始老师都先“吊足”学生的“胃口”,以此来调动孩子思维,促进更多孩子参与游戏。例如,游戏:“拔书”,教师事先做好铺垫将两本重叠在一起的书,轻轻一推就分开了。问:如果要把书页交叉夹在一起的两本书拉开,也会这么容易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断有孩子上来挑战,都以为轻轻一用力两本书就会分开,可是发现事实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两本书好像紧紧地粘着了,根本没有松动的迹象,结果全失败而归。再问:难道就让这两本书就这样?有什么办法将它们分开吗?生众说纷纭。此时老师再说,自己可以在五秒钟内将书分开,老师往书两侧吹几口气就将书完好无损而轻易地分开了。学生在自己动手试一试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体验,同时,一个新奇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乐于将其记录下来与他人分享,这样,作文的第一步就迈了出去,只稍再进行创作技巧上的点拔,习作也就不是难事了。
3.快乐来源于参与。“捏泥人、画鼻子、猜钱、我来比划你来猜”等游戏,每一个学生通过参与游戏中的“做、演、猜、想……”在欢快、活跃、气氛高涨的氛围中获取直观而生动的感性知识,在参与游戏中认识世界,并在其中吸取成长的种种经验,得到了各学科的融合。进而激发写作兴趣,有动笔的愿望,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在游戏过程中的习作技巧的渗透。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就开始慢慢培养了。
游戏、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进行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习作的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游戏虽说只是习作教学中的一种途径,一种形式,然而如果学生喜欢作文了,还怕没有“活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