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思不断,语停意不停
——小学语文课结尾艺术初探

2017-03-23 18:08江苏省句容市石狮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课文情感

江苏省句容市石狮小学 陈 杰

课堂思不断,语停意不停
——小学语文课结尾艺术初探

江苏省句容市石狮小学 陈 杰

在语文教学中,没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便不能称其为一堂好课。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动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终曲”,余音绕梁,因此结尾和导入艺术一样,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总结提升式、激思发散式、激情回味式和激趣延伸式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小学语文课结尾的艺术方法。

小学语文 课结尾 艺术方法

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不仅开头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讳的却是真的完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容易被人忽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总结提升式

苏教版课文中很多都是总结式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也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总结式的结尾,进行情感和内容的提升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入而有效,让语文课堂简洁高效。

例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广玉兰》这篇课文的结尾,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广玉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同时也总结了整篇课文的内容。但这样的结尾,并不代表着课堂的结束,为了能让学生对广玉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更为直观的印象,仅仅靠课文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由此,我让学生上网去查找关于玉兰花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使学生对玉兰花有了全面的了解,上课也就轻松多了。又如《郑成功》这篇课文结尾,只有简洁的一句话,既概括全文,又突出中心。教到此处时,教师可以追问:“对于郑成功这样的一位民族英雄,除了收复和建设了台湾,他还有哪些丰功伟绩吗?”促使学生去探寻郑成功的其他事迹,既学习到了课文的写作方法,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感。填补了课尾的空白,语文课堂就更有效了。

二、激思发散式

语文课如果以“填鸭”的方式进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这课结尾时,我让学生再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学生话匣子大开:爱是妈妈平时劳动的工具;爱是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爱是妈妈疼爱父亲的装睡;爱是父亲直奔医院时的焦急;爱是父亲熬夜的陪伴;爱是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爱是家庭成员的心心相印;爱是家庭联结在心中洁白纯净的缕缕幽香……简单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回答如散文诗般滔滔不绝,简朴的语言内化为学生朴素的真挚,升华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学生也接受了爱的洗礼和熏陶。学生这样的情感共鸣越出了课堂,让人回味无穷。

三、激情回味式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结尾时教师能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情感,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教学《史记》时,结尾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司马迁卑微而高贵的生命在血泪中升华,最终凝结成千古绝唱《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这部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是多么高。老师读这篇文章时,想起这样一句话:苦难给一般人带来的是叹息、伤心、沉沦,但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让我们坚强的面对苦难,笑对人生,执着追求,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教师的真情点燃,打动了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一堂课如果只能完成课本的内容并不算是出色,可贵的是教师能够在结尾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情感,登高望远,适当点拨、拓宽,挖掘出教材内部更深一层的意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后跳出文本,体会作者的感情,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样学生才会尝到学习的甜头,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情感和信心。

四、激趣延伸式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不做任何延伸,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学生所知甚少,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拓视野,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延伸式可以结合讲解进行,也可以在课终完成。

例如:学习《我和祖父的院子》一文,它是根据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节选出来的,课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以及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结束教学时,我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指导他们去找《呼兰河传》阅读,了解全貌。又如学习了《卢沟桥的烽火》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同学们加深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痛恨的情感。再如《负荆请罪》一文,课后我布置同学们以6—8人小组排演课文剧,在班上表演,并选出优秀的一队,老师再作辅导,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同学们通过朗诵表演,蔺相如和廉颇的高大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课堂思不断,语停意不停。课终安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无非是因文而异罢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结尾搭桥铺路做得好,处理灵活,课内外联系紧密,就能使语文教学低耗高效。

【1】麻彩霞.小学语文课结尾艺术初探.吉林教育,2009(20)

【2】张永刚.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成才之路,2008(13)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课文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