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小藩
教书育人,责任神圣
文│龚小藩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并终身为完成这一使命而努力。教书和育人是一个整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新时代里,教育成为优先发展的战略要地,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得以实施,培养目标得以实现,使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先进之列,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又该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完成好这一神圣使命呢?
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该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受到社会一些负面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发生着深刻变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耐得住寂寞,要有献身精神,要甘于清贫,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的岗位就是课堂,要喜欢自己的行业,喜欢施教的对象(学生)。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天生需要被爱护,渴望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师要有亲和力,与学生平等相处,因材施教,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气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动的发展。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与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思想、生活中的益友。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是不可缺少的职业品质。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讲修养,讲师德,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德以修己,教以导人。
教书育人要突出时代性,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通过多种渠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引导,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对于问题学生,要不放弃,不抛弃,要更加关心他们。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名师德高尚、人格魅力无限的教师,一定有好的育人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要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二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三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要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尊重并信服。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都不能自由发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真心真意地爱他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
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教育,更需要教师的自我修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更好地育人、教书,肩负起人民教师的神圣责任。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大学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