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莲
“是什么”与“为什么”差别为何如此大
□凤莲
普通学生通常都问“是什么”,聪明的学生则爱问“为什么”。前者只想知道大概,后者却希望深入了解。
上小学三年级的陈鑫(化名),在学校和家里表现都不错。在学校,他团结同学,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劳动也积极主动,班里抬张桌子、拎桶水什么的,他总是抢在前头;在家里,他孝敬长辈,有什么好菜,常常先夹给爷爷奶奶;他还经常做家务,扫地、洗碗、洗衣服等家务活都会干。但陈鑫的学习成绩一般,每次考试或测验,往往处在中游,特别是数学中的应用题,经常有几道题不会做,语文的阅读题和作文失分也较多。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陈鑫的父亲来到学校,向有着丰富教学和心理辅导经验的周老师咨询。
周老师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对陈鑫的父亲说:“这孩子品德好,手脚也勤快,但脑子却不够灵活,这不代表他笨,而是没有爱动脑的习惯,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关键是引导他平时多动脑。你孩子现在刚上三年级,还来得及。”
“怎么引导他开动脑筋呢?”陈鑫的父亲连忙问。周老师想了想,提了几条具体的建议。
对这一点,周老师没有具体说明,她拿出一本小册子,翻开其中的一篇文章让陈鑫的父亲看。
这是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一篇短文:《是什么和为什么》,文中这样写道:
我有一位朋友正在教小学,她说班上有几个天才儿童,我就问:“你认为天才儿童跟一般学生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她说:“很简单,普通学生通常都问‘是什么’,聪明的学生则爱问‘为什么’,教到‘四季’,对于前者你只要告诉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就行了;对于后者却非把四季更替的道理讲出来不可。因为普通学生只想知道大概,天才学生却希望深入了解。”
“是什么?”“为什么?”没想到一字之差竟然有这么多不同之处。所以我们不但要让学生问“是什么”,而且还要引导他们能够更深一步地问“为什么”。
等陈鑫的父亲看完,周老师说:“平时在家里,要引导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深刻性和钻研精神。”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多问几个“能不能”。比如,自行车的车胎是橡胶做的,可问问孩子能不能换成塑料或其他材料,为什么?电视机的屏幕是长方形的,能不能改换成椭圆形或正圆形,为什么?能不能用灯光替代日光来照射农作物,为什么?写字一般都是白纸黑字,能不能换成黑纸白字呢,像黑板上写粉笔字那样,为什么?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问题,很有趣,但都要冷静地思考一番,甚至查阅一些资料才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因为,在这些问题中,都渗透着求异思维的因素,如果孩子经常能自己提出疑问,并努力探讨,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同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养思维的广阔性。
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案。
平时,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问几个“还有没有其他答案了”。比如,衣服湿了要想快点干,通常的办法是太阳晒或烘烤,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了呢?应该说还是有的,比如电熨斗熨、洗衣机脱水等。
双休日到附近的景点游玩,通常的办法是乘汽车或骑自行车,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好好想想。竹竿除了能够用来晾衣服,圆珠笔除了能够用来写字之外,在生活中还可以当什么用,让孩子至少说出10种用处。例如,可以当短尺用、够不着时可以拨东西、可以塞缝隙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都是训练发散性思维的极好材料,经常这样训练,有利于拓展孩子的思维和培
争辩,特别是互相毫不退让地长时间争辩,听起来似乎有失风度,实际上争辩也是一种很好的智力竞赛,它和大学生辩论赛一样,对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尖锐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家长平时可有意识地就一些实际问题与孩子展开争辩。比如,是春天好还是冬天好?是住一楼好还是住六楼好?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争辩的。当孩子提出一种观点时,家长可当“反方”,故意提出不同的观点,然后大家各自摆事实讲道理,看谁的理由更充分、有力。争辩时,要力求把问题争论得深,不要浅尝辄止。
(责编 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