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圈:让阅读更具批判性

2017-03-23 15:36马春凤
教育家 2017年22期
关键词:批判性教师应成员

文 | 马春凤

文学圈:让阅读更具批判性

文 | 马春凤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文本往往是由专家或教师来做解读。课外阅读大多也是在专家或教师的导读下进行,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在信息爆炸时代各种资讯更是泥沙俱下,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文学圈教学法”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学圈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台湾吴敏而教授认为,“文学圈”是一个协同探究和阅读的团体,它的过程是在每个人选择读物之后,先独立阅读,再分享个人对文本的回应,然后共同决定探究的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个定义有三个重点,一是“协同”,二是“探究”,三是“选择”。

“文学圈”倡导以阅读为中心,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学生通过“文学圈”所设计的阅读活动,发现自我,提升自信,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与思维品质。

文学圈教学法深受师生欢迎,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理论在文学圈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自由挑选阅读书籍,自发组成合作小组,自主选择研讨角色,自行安排讨论议题。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达到预期最好的阅读效果,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协同学习理论协同学习以学生的想法为核心,重视探索;在小组互动中,强调彼此的默契、尊重以及团结协作。

读者反应理论阅读并非被动地反映文本内容,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文本中,与文本积极对话。教师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注意学生推论是否有充分的支持。

这三种理论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基本一致。它们是文学圈教学法的引擎,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最持久的动力,也是鼓励学生阅读的最佳方法。“文学圈”的独特魅力也恰在于此。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文学圈教学法呢?

文学圈教学法在运用中虽然可以灵活变通,但基本程序还是较为一致的,即选择书籍—分配角色—独立阅读—开展讨论—汇报展示—总结评价。

在选择书籍的环节中,如果是第一次开展“文学圈”活动,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介绍书籍的方法,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了解所介绍的书目,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书,但选择之前要考虑到阅读任务。在此基础上,挑选相同书的4~5名学生组成一个“文学圈”。各个“文学圈”成立后,根据个性与爱好分配好角色,根据阅读任务制定活动计划表。然后由各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要求独立阅读、整理笔记、拟好讨论的问题。在开展讨论环节中,务必要基于合作学习的原则,成员间互相聆听,互相尊重。各个“文学圈”不论是阅读相同还是不同的作品,均可在汇报展示环节中达到交流与分享的目的。最后,对本次活动开展多元化评价。

阅读文学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文学圈里的讨论加强了内部成员的参与和合作。在讨论实施之前,教师应做好以下两点:

制定讨论原则“棒棒糖策略”是一种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方法。只有拿到棒棒糖的学生才有权说话,其他成员若想发言,需要举手来得到棒棒糖。这对于激励学生参与讨论,促进学生单独发言特别有效。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还有一些原则要遵循,如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目视讨论的人以示在认真听;针对讨论的观点分享看法,不可以批评别人;与圈里所有成员进行讨论,不要私下交流等。

教师的语言艺术如果讨论的气氛比较沉闷,教师要多用提示性语言及开放式问题,如“我注意到……”“我感觉……”“假如……”“我预测……”等,来引导成员自由、愉悦地参与讨论。“文学圈”中的各个小组都不是小派系、小团体,在讨论中不能孤立任何一个成员。

文学圈教学法可能没有直接教学生阅读,但却能最大限度让学生学会多元思考,与同伴愉快地分享自己的收获,学会批判性阅读,学生会因创意的阅读生活而更加充满智慧。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批判性教师应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