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刘东升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如何落实选择性教育理念,顺应“选课走班”的教育新常态,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和现实需求,构建新的育人模式,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为此,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系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园一导”育人模式,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引领,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核心理念,以“培养高品质有活力的附中人”为育人目标,由理论基础、育人理念、育人目标、内容架构、实施载体、评价方式等组成的育人系统。“三园”分别是:行政班——成长的家园,教学班——学习的乐园,自治共同体——自治的乐园;“一导”即成长导师。
定位为成长家园的行政班主要任务是形成班主任主导的道德养成体、文化共享体、精神归属体。在选课走班模式下,行政班级依然是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是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集体组织。行政班应建立与完善民主的班级规章制度,并在高中三年保持稳定,以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持续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行政班班主任是行政班教育、管理、协调、服务的第一责任人。选课走班对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要在原有的传统班级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弹性化管理,重视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和选课选考指导工作,加强同教学班科任教师和学生成长导师的联系,指导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协调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工作。
在浙师大附中,学校会在不同的学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形成适合学校的课程。如在高一入学之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学校组织新生见面会和校园军事夏令营系列活动,将国防教育、生命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集体教育等渗透到系列活动中。学校的读书月、社团活动周、艺体活动月等,能够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凝聚力,主题班会、最美寝室评比、个性化教室评比等活动,都是助推养成共同体形成的活动课程。
教学班是根据“分类、分层、分项、特需”的原则,由学生自主选课组建的基本单位。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行政班,以走班形式组织教学。教学班旨在形成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的学科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班教师一岗双职,既承担教学工作,又是教学班的班主任。
在行政班模式下,课堂教学变革更多是从教学的实施环节设计去寻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受到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限制,发挥空间十分有限。教学班的教学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变革真正发生的地方,以课程带动课堂,落实课程目标,让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为了更好地营造教学班的学习氛围,在浙师大附中,学校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师课前候课制、学生双重请假制、学生自我管理制、过程导师介入制、信息互通制等具体管理制度,建立教师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同时,教学班的教师会结合学科特点开展课内和课外活动,如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前5分钟进行演讲、话剧表演和阅读分享;历史老师会引导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历史小报;英语老师组建的英语学习俱乐部,定期开展辩论赛、短文展示、情景短剧表演等活动;在化学实验课上意犹未尽的学生组建了化学社,志趣相投的学生一起探索。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学生在相互促进中焕发了学习热情。
学生自治共同体组织相对松散灵活,成员数量不定,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伙伴互助、团队(包括社团)合作,其主要任务是形成共同发展,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珍视学生个体的价值,鼓励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进行管理方面的探究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呼唤班级管理文化的重新构建,树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的班级管理理念。学生走班上课使班级管理不再是班主任的“独唱”,而是全体科任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合力“交响乐”。
浙师大附中年级管理中心成立年级学生会,由学生自己组织,是沟通年级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培养学生干部的阵地,也是学校组织年级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核心。年级学生会与校学生会最大的区别在于,校团委学生会主要是学校层面的引领和社团活动组织,年级学生会则强调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自主管理,建设优良班风学风,为培养“高品质、有活力的附中人”提供助力。用学生的话来说:“年级学生会提高了我们自主管理的意识、能力,让我们有一种自我成长、自我负责、人格历练的美好成长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被激发出来,逐渐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成长导师是学生生涯教育的指导者。学校成立成长导师团队,每位导师与5—15名学生组成伙伴关系,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我们学校的生涯教育为“三层、四线”,“三层”指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四线”指生涯导师、生涯课程、生涯渗透、生涯体验。每年寒假,浙师大附中会组织学生进行生涯微电影的制作比赛,主题不定,如围绕父母的职业特点做出5—8分钟的小视频,并向同学展示。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各类职业,了解高中各学科和社会职业的关系,增强社会体验。
实行“三园一导”模式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他们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正确评价、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得最适宜的发展环境。育人模式是在学校育人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创新发展的开放系统,需要根据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挖掘和提升内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浙师大附中“三园一导”育人模式将更加注重学生潜能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激发与培养,在开放中不断吸纳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