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顾韵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顾韵雯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学生通过全班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积极自主地探索问题,寻找答案,进而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热情的火种。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思考,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欲望,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探索创造的推动力,是推进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如我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时,释题后向学生质疑:“如果有人送你礼物,你会收吗?怎么会有人这么傻?居然拒绝收取他人送的礼物?”接着学生便开始发言:“如果别人送我礼物,我一定高兴地收下,再向他说声谢谢”“公仪休可是鲁国的宰相,他怎么可能会傻,他不收礼物一定是有他的原因的”……学生们畅所欲言,此时,每位同学都对公仪休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适时引导他们打开书本,来看一看公仪休到底为什么会拒收礼物”。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们了解到公仪休知道收了别人的礼物,要替人办事,难免会违犯国家的法纪,因此才拒绝接受自己最爱吃的鱼。最后,同学们通过探索学习,自己便能得出结论,公仪休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因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结论,所以同学们印象十分深刻,记得特别牢固。
2.创设悬念情境,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果说探究材料是问题,那么促使探究的动力便是悬念,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融入于情境之中,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需求便自然产生了。在导入新知时,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就能快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例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揭题时,我问:“我们都知道苹果里有一个苹果核,可怎么会有五角星呢?”很容易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样设置疑问、悬念,既创设了悬念情境,又为学生的思维导航,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跃跃欲试的兴奋状态,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学生自己探究的积极性从而被调动了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便随之高涨了。
3.运用多种媒体渲染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朗读“我”第一次抱母亲的相关段落时,我适时插入煽情动人的音乐,让女生配着音乐朗读,男生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女生温润恬静的声音再配上动人的音乐,使得整个课堂充满温情感人的氛围,读到“母亲的眼角流下了两行泪水”时,甚至有的同学也红了眼圈。再提问同学们此时的感受时,他们便能有感而发的说出“发现母亲非常伟大,今后要好好孝顺母亲。”这样一个思想的过程,教师并没有多费口舌,而是学生自觉意识到的。这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探究性。
疑问是思维的源泉,学习的动力。由于小学生天性使然,生性调皮好动,求知欲旺盛,若放手让其自由探究,那么在这过程中其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那么能否解决这些疑问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和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有新意的疑问更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信知水平的体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质疑、解疑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诱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问题。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课题自主质疑,有的学生会问:“桂花还会下雨吗?”有的问:“这雨是不是会有香香的味道”“哪里有这种雨啊,我也好想去看看”……此时,我要求学生先快速浏览课文,再谈谈自己对这桂花雨的印象。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这桂花太香啦,飘满了整个村子,我好想都能闻到香味了”“这么香的桂花做出来的桂花卤和糕饼一定特别好吃”“我家乡以前也种桂花树,我想起小时候了,这桂花雨可以带我回到快乐的小时候”……看似七嘴八舌,没有重点,实则在不经意间,同学们已经基本说出了本课所要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了学生更好地自主探究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追求把知识讲深讲到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自认为能让学生尽快的掌握知识,其实这种知识的输送学生的大脑是无法接收的。这样的“勤奋”会令学生产生“惰”性,学生调动自己思维的机会减少了许多,从而使学生的头脑减少了运转,思维空间越来越狭窄。因为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并不需要想什么,等到自己独立解答问题时需要想什么的时候,他们往往就懵了,什么也想不出来。也就是说学生对其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在自己头脑里走一遭就似懂非懂的“知道了”,其实是一知半解,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那么运用相关知识去解答问题就更是无从谈起了。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和采取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例如,在教《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同学们刘备尊重人才,再进行深入分析。而是引导同学们反复朗读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对话,以及刘备去隆中见诸葛亮的做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同学们自然发出感叹“刘备对诸葛亮真是诚心诚意啊!”“刘备真是太需要诸葛亮了!”再穿插介绍一些刘备与诸葛亮的趣事。这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在朗读中也有了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反复多形式的朗读中,既训练了读音,又能自然领会到刘备是尊重人才的,学习就不再被动乏味了。
学习中我们提倡自主探究,但这里说的“自主”也绝对不是放任自流,随心所欲的学习。要想真正把握住学习的窍门,成为学习的主人,必然是要讲求一些正确方法的。当学生有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与行动时,教师对其方法的正确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如《开天辟地》中,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是漫长的,为什么又说一转眼就过去了呢?根据这个问题,教师能够巧妙设计出其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的另一个潜在障碍是思维定势。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定势点,反向思考,拓展空间,引发探究与创造。如我在教学一篇探讨问题的议论性习作时,先提出了一个讨论题目“武松到底是不是英雄?”顿时,班里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会说“武松当然是英雄,大家不是都这么说的么”,有的同学却说“但是如果把武松放到当今社会,他打死了老虎,老虎可是保护动物,他非但当不成英雄,还违犯了国家法律”……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明白了,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不能太早下定论。此次的习作,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生动有趣,清晰有条理。所以,教学时要适时引导学生考虑问题的两面性或是从逆向的角度来分析探讨问题,提高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的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应时刻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加以注意,引导学生多去问为什么,去探究未知领域。总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人类群体的智力资源便能够有效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是能得到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健康的社会情感形成,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这样学生才能达到“自能读书不待教师教”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