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加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中心卫生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545616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西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考
覃加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中心卫生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545616
如何更好的避免冠心痛,是当前医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更是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最为重视的课题。结合当前的情况分析,活血化瘀中药赢得了学术界的认可,还有部分医生认为,冠心病患者接受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可以有效根治疾病,同时也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素质。由此可见,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西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深入探究。
活血化瘀中药;抗凝抗血小板西药;冠心病
在医学领域,冠心病也被称为“胸痹”[1],主要就是以气虚为主,同时常见瘀血和痰浊现象。根据《医林改错》[2]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冠心病的主要病机是心脉痹阻,所以活血化瘀逐渐成为治疗心脉痹阻的最有效方式。现阶段,国家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选用了中西结合的治疗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冠心病属于西医诊断下的病名,而在中医记载中,只有相类似的症候,如“胸痹”、“厥心痛”等,所以在具体的诊断方面,应该实现西医与中医的结合,也就是辨证与辨病的结合,还需要明确辨病的过程并不是只明确病名,而是结合整体分析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同时还需要了解冠心病的病理组织变化和相关的生理功能紊乱等,在具体的诊断之后,按照中医的“望闻问切”对疾病进行系统的辨证分析。
2.1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具体的特点是纤维帽厚,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胶原蛋白的含量较多,脂质核心较小,炎症细胞较少,不容易出现破裂情况。在治疗方面,西医主要采取的是传统的药物治疗,也就是硝酸盐,劳力型与心率快的患者需要接受β受体阻滞剂[3],可以有效的维持斑块的稳定性,并且在长期搭配阿司匹林药物展开治疗;中医则结合着活血化瘀及益气活血的治疗方式。在众多的临床试验中,还没有对稳定型心绞痛作出较为辨证的分型,因此无法充分说明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功效。
2.2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就是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让局部血流量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引发了缺血性心绞痛。在治疗的过程中,西医采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介入性冠脉成形手术治疗;中医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的方式,标本兼治[4]。多种临床试验没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展开辨证治疗,观察的患者例数较少,药物的使用时间较短,因此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还需要深入研究。
2.3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就是因为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导致管腔内出现了血栓,导致管腔闭塞。这种疾病的病情较重,还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及休克情况。在治疗的过程中,西医往往采取抗凝抗血小板的方式,中医则是采取活血化瘀、补气养阴的治疗方法。诸多临床试验没有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来治疗,同时观察的患者例数较少,用药时间较短,未能在分子生化水平上观察具体的疗效,关于此方式的治疗结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2.4 冠心病心力衰竭
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等引起,呈现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及全心衰竭等症状。西医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积极治疗原发症,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及心肌营养,控制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情况。依照中医的判断,冠心病心力衰竭属于胸痹、心悸等范畴,因此采用补气温阳、除湿利水的基本疗法。在临床试验中,仍然没有辨证分型,大多是经验疗法,观察例数较少,用药时间较短,无法充分说明活血化瘀中药与抗凝抗血小板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具体的疗效。
2.5 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属于冠心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在西医疗法中多采用化学药物治疗,也采取介入治疗的方式,如射频消融、起搏器等。在中医治疗中,注重将益气通络、活血化痰法贯穿其中。在多种临床试验中,未能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只是根据经验疗法,体现出盲目随机性,无法充分说明活血化瘀中药与抗凝抗血小板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具体的疗效。
抗凝抗血小板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显著,药效十分明显,但是其作用单一,往往只会体现一种作用。冠心病在具体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多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共同作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此以往,会增加不良反应,同时也会产生耐药性,不利于全身症状的改善。活血化瘀中药疗法多是由数味药共同组成,包含着诸多的化学成分,其发挥出的疗效较慢,但是较为温和,适合持续用药的阶段,通过具体的实践表明,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中药能够提升人体的生理功能,及时改善血液循环,这是西药难以替代的价值。通过两者的密切配合,能够有效的取长补短,取得更优质的治疗效果。
多数临床试验采用的联合治疗手法较为混乱,并且没有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也没有及时对中医辨证分型,只是根据症状与体征判断相应的临床疗效,在没有结合分子生化指标的基础上评价联合治疗的效果,无法更好的协同活血化瘀中药及抗凝抗血小板西药之间的关系;另外,临床试验的观察时间较短,无法准确判断长期用药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所以在评价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西药共同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更好的推动中西医疗法的结合,起到良好的冠心病治疗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1]赵金凤,阮志勇,徐燕,周彬.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抗凝、抗血小板作用药物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2):1654-1657.
[2]吕仕超,张军平.活血化瘀中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研究[J].转化医学杂志,2014(03):158-161+179.
[3]冯妍,张京春,王以新,郭芳,陈顺华,吕树铮.超敏C反应蛋白在活血解毒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意义及其辅助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64-1968.
[4]刘玥,殷惠军,陈可冀.血小板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血瘀证与活血化瘀中药研究中的探索应用[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08):619-625.
[5]闫晓霞,王建昌,李忠东.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西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1):4841-4843.